【上套记】张学勇:这并不是什么小事儿

教育   2024-11-28 05:30   山东  


这并不是什么小事儿

  20241127

W老师坐班办公桌里的棒棒糖之类的小奖品少了,开始她以为是自己班的小馋猫们忍不住偷偷拿走了。

经过一番“威逼利诱”,深入地调查研究,她怀疑不是本班孩子所为。

于是,在又一次“失窃”之后,她去查看了录像回放。果然找到了那一只“小馋猫”。

外班有一名学生,离家比较远,冬季的中午一般不回家,吃过饭便来到自己的班级里,然后,又闻到了W老师班级里的棒棒糖的味道。于是……

从监控回放上来看,他不止一次到这个班级的办公桌前翻动物品……

W老师和他的班主任沟通了一下,简单问了问,他却不承认,便不想再深究下去——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但我看了监控回放之后,却觉得这个小馋猫儿就是他。从时间上来看,这个时间段学校里基本上就他一个人;从体形、校服上来看,更是非常相似。

事虽小,我觉得不能这么糊弄过去。

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又去接待室仔细观看了视频回放。然后,把他喊到了校长室。

“你知道我喊你来干什么不?”

“不知道。”他很平静,没有一点儿心虚的样子,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

“不知道?”我提高了嗓门,“那你先站在这里,想想最近干过什么不好的事儿?”

他站在一边,我忙完手头的活儿,又把他喊过来,问他:“想起来了吗?”

不知他是装傻还是真的忘记了又或者认为自己做的不是什么“坏事儿”。他还是摇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我提醒你一下,中午,你提前进到学校,除了写作业、打扫卫生之个,还干过什么?有没有到其他班里乱窜过?”

他一愣,看了看我,似乎没想到我作为“一校之长”也会问这些小事儿,但依然没说什么。

“看看,这是你不?”我看手机上翻拍的几段视频给他看,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微微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想清楚再告诉我,你偷偷去人家里班里都干了什么?”

“拿我的本子盖了两个小奖章……”

“还有么?”

“拿了棒棒糖……”

“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他摇了摇头。

“那班主任老师问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承认?”

他不说话。

“我们学校教室里,楼道里,到处都是监控,任何人做了不好的事儿 ,都能拍下来。不要觉得别人不知道,老师找你的时候,手里就已经有了证据。

“这件事,你有两个错误。你不该不经允许跑到其他班级盖奖章、拿棒棒糖,更不该在老师找到你的时候,还咬着牙不承认。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不要紧,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如果死不承认,就是错上加错。谁都不喜欢这样的孩子!你想做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

“好孩子……”

“老师也相信你能改正错误,重新做一个好孩子。但现在你必须去给W老师和你的班主任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领着他去了W老师和班主任那里,让他自己去解释,去认错……

中午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他的家长,我又专门把她喊到一边,叙述了一下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

“这个事儿不大,但我觉得有必要和您说一声。孩子犯错误不要紧,但我们不能惯着孩子,得让他知道错在哪里,希望家长也要叮嘱一下,以免从小养成坏习惯。”

家长说:“好好好……”

事关孩子的品行,就不是小题大做。教育没什么小事儿,教育也没什么大事儿,这些不大不小的事儿蕴含着教育的契机。抓住了这些契机,就可能给孩子一个机会,从而避免更多的问题。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高级教师。爱心与教育研究会骨干会员,泗水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泗水县首届儒学讲堂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泗水县第八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泗水县第九届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湖南等地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长按    关注我








麻雀校长张学勇
碰撞思想,交流心得,感悟生活,分享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