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套记】张学勇:谁那里多了一件马夹?

教育   2024-12-21 12:09   山东  
谁那里多了一件马夹?

20241219

星期二下午,我们在四楼录播室举行了“迎元旦课桌舞大赛”,孩子们表演得都很精彩。

大赛结束后,三年级的班主任连续在班主任群里发了三遍信息——哪个班里多一个马甲?

往往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看来这个“马甲”不一般啊,重要的很。

群里无人回应,我以为找到了呢。

中间隔了一天,到了周四,“马甲”事件又起风波——竟然还没找到!

下午快放学的时候,刘老师给我打电话,要查看录播室的监控。说是看看谁拿出了那件“马甲”——我这才知道,那件重要的“马甲”是参加课桌舞比赛时“丢”的。

可是,谁会拿一件不属于自己的马甲呢?别说是穿在身上多半新的,就算是刚买的,现在扔在路边都少有人去捡。校门口,好几件校服,都没人认领。甚至有一件羽绒服,在校门口那里放了几乎一年,到了第二年冬天才有家长来认领拿走的。

现在的孩子,不缺衣服,更不会去拿、去穿别人的衣服。

“他去录播室找了吗?”我问刘老师。

“找了……”

“挨个桌洞里看了吗?”其实,问完我就觉得多余。参加课桌舞比赛,每个孩子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服装整齐划一,他把羽绒马甲脱下来,塞也只能先塞自己前边的桌洞里,直接去那里看看不就行了吗?

“他说他看了,没有!”刘老师说。

“你去看了吗?”

“没去,他说挨个看的,确实没有。”

真是奇了个怪了!

正好上去巡课,我便逛到录播室一看究竟。

课桌舞排列的桌椅还在原位置,因为不知道这个孩子在哪个位置。我从后边挨个桌洞里看,直到最前边一排,一个桌洞里黑乎乎的一片,伸手一掏,一件黑色的羽绒马甲拿在了手里。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是挨个找了吗?

我拎着马甲,来到三楼接待室。

刘老师正坐在监控屏幕前,瞪着眼看回放……

“找到了吗?”我笑着问。

“没有!”她头也不回地盯着屏幕——可能家长那边给他施加“压力”了,她非得破了这个“案子”,给家长一个交待。

“看看这是什么?”

刘老师回头一看,非常惊讶,“你在哪里找到的?”

“就在桌洞里呀!这么大个马甲,怎么看不见啊?还挨个找了,找的啥!”

“哈哈哈,我太相信学生了!”刘老师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们要相信学生,但不能太相信学生,更不能相信学生的一切。”

孩子当然是无心的,说挨个看了也不是欺骗老师,可能只是当然太匆忙,再加上录播室光线不好,没看仔细,就认为自己的马甲被人拿走了。

作为老师,不要‘听其言,信其行’,要有自己的判断。处理事情时,要从根上开始捋,回到起点,回到案发的“第一现场”,只在事情的末端着力,可能会走许多弯路,事倍功半。

盐从哪里咸,醋从哪里酸,来龙去脉搞清楚了,理清了线索,离真相大白也就不远了。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高级教师。爱心与教育研究会骨干会员,泗水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泗水县首届儒学讲堂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泗水县第八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泗水县第九届道德与法治教学能手。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湖南等地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长按    关注我








麻雀校长张学勇
碰撞思想,交流心得,感悟生活,分享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