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国子监里的红三代

文摘   2025-01-30 00:03   山东  

唐朝国子监在长安皇城南邻务本坊,跟平康坊东西相对。有了国子监,务本坊非常类似现在的大学城。坊内除了国子监这样的官学,也有不少名家私塾。

因为明年春闱在即,坊内的旅馆客舍住满了全国各地来赶考的读书人。酒肆乐坊随处可见,想来一定流传着不少才子佳人的凄美故事。

“每年这个时候,是长安城最热闹的时候。大家都在翘首以待,明年谁能金榜题名。”岳父刘浚带着杨大仁,前往国子监报到,“希望你能成为刘家第一个进士。”

刘家三代,没有一个进士及第。

刘仁轨虽然年少好学,但那时候还没有大规模开展科举,他是凭着个人能力崭露头角,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位置。

刘浚等人在朝为官,自然是沾了老子的光。

“岳父放心,我一定拿个状元,为刘家争光。”杨大仁走马观花,两眼四处乱瞧。

“国子监很严读书很苦,别让人辞退就好。”刘浚对杨大仁不知从何而来的自信很不屑。

能有多严多苦?难道比衡水一中还厉害!

杨大仁衡水一中毕业,那可是吃苦受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啊!

国子监算啥?

可是让杨大仁没想到的是,国子监规矩太多,繁琐得很。

国子监的助教先给他来了个入学培训,着装打扮,仪容仪表,言谈行为等等,就跟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封闭式管理不得随意外出,半个月才放假一天,校内未经允许不得串联等等。

这些还好说,最讨厌的是清晨四点钟就得起床。

杨大仁骂骂咧咧跟着助教进了“甲”字第壹号宿舍,见到了宿舍里的三个舍友,一听介绍不由乐了。

一个大胖子是秦琼的孙子秦钟,一个中胖子是徐懋功的孙子徐良,一个瘦麻杆是薛仁贵的孙子薛蟠,全是十六七岁的纨绔子弟。

秦钟,薛蟠?这两人难不成是从红楼梦穿越到唐朝了?杨大仁哑然失笑。

“草他,规矩再多,能管得住咱几位爷?”秦钟操着一口山东口音,听杨大仁抱怨这里规矩太多。

“刘府的子弟,谁敢管!”薛蟠笑道。

“等等,你姓杨?难不成就是刘家新入赘的孙姑爷?”徐良上下打量着他,面带不屑。

“怎么?正是你家杨大人。”杨大仁笑嘻嘻看着仨人,他准备收拾收拾这几个李唐功臣后代。

“孙姑爷?入赘,哈哈!”三个小子讥笑了起来。

“入赘怎么了!”啪啪啪,三个耳光分别抽在了三人的脸上。

“我靠,想死啊!”薛蟠先是愣了一下,冲上来就打,其他两人也一拥而上。

杨大仁脸带微笑,又是三个耳光,把哥仨扇在了地上。然后就跟打地鼠一样,谁想爬起来脚掌伺候。

仨人先是连声咒骂,很快变成了鬼哭狼嚎。

“饶命,饶命!”徐良先哭着讨饶。

“以后都给我老实点。”杨大仁这才停住了手。

“去把老子床褥铺好!”杨大仁抬脚欲踢,徐良慌忙抱起被褥。

秦钟和薛蟠虽然恨恨不已,面对强敌只能好汉不吃眼前亏。

这些公子哥,家世显赫,家仆众多,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哪能忍了这口气。

杨大仁也没打算一次就收服这几个小子,他准备让这几个小子习惯被他欺负,把挨打挨骂当成家常便饭。

不过这几个家伙也有甜头可吃。

第二天早课,助教老学究突然宣布例考提前,学堂里顿时唏嘘声四起,一众唐朝生徒像极了后世的学生们。

“老不死的,整天考试。”身边的薛蟠连声咒骂。

“卧槽,这次再不及格,我就得回家挨抽了。”秦钟沮丧道。

这时,前排有几个同学回头朝他们幸灾乐祸。

“妈的,武氏外戚,该死!”薛蟠咬牙切齿。

杨大仁暗自惊讶,原来武则天的娘家人也在这里上学。看情形,李唐大臣跟武氏外戚的争斗,已经延伸到了下一辈。

“大哥,一会儿我给你递纸条。”徐良谄媚道。

“管好你自己吧!”杨大仁不屑。

老子带着外挂,还用得着作弊!

他打量着厅堂,这里坐了大概六七十个学生,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最前排坐着的几个穿着日本和服的倭国人,应该就是来大唐学习的日本遣唐使了。

今天考试的内容是默写《诗经》和《周礼》,杨大仁轻松搞定,又誊抄了两张纸条,偷偷丢给了薛蟠,这才交卷离场。

看着老师同学一脸惊讶的样子,杨大仁暗暗好笑。

闲来无事,杨大仁在国子监大院里闲溜达,赚点能量。国子监共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几个区域,占地面积相当大,几乎可以跟后世的普通大学面积相当。

杨大仁进修的是国子学,这里的学生都是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学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

这么多官二官三代代在这里,必然有个三六九等,搞好了是人脉,搞不好就是拉仇恨。

也怪不得秦钟等人看不起杨大仁,人家是根正苗红的开国功臣子孙。刘仁轨的资历肯定比不上秦琼,徐懋功,更别说他还是入赘的孙姑爷了。

事实上,秦钟、徐良、薛蟠也互相看不起。

论祖辈资历,薛仁贵算是后起之秀,秦钟和徐良看不起薛蟠。可在薛蟠看来,他爷爷薛仁贵是当世名将,还在替唐朝征战边疆。秦琼和徐懋功再牛,也早去世了。

徐良的爷爷徐懋功和秦钟的爷爷秦琼都是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也互相不服。

秦钟:“我爷爷玄武门之变大功臣,你爷爷缩头乌龟。”

徐良:“要不是我老爷爷支持,当今天后能顺利当上皇后,能有今天?他老人家死的时候,天皇亲自主持葬礼,谁有这荣耀?”

“富不过三代,又不是你们厉害,有啥好吹牛的!特别是徐良,物极必反小心报应。”杨大仁骂了一句,他这是有所指。

徐良的父亲徐敬业两年后在扬州造反,徐家满门抄斩不说,就连陪葬昭陵的徐懋功也被武则天掘墓鞭尸。

“大哥果然厉害,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秦钟和薛蟠高兴道。他俩本来就觉得徐良有点阴,没想到杨大仁也不待见他。

“谢谢大哥提醒。”徐良嘿嘿一笑,心里却恶毒地想,有朝一日一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谢谢大哥前日考场相助之恩。”秦钟拱手再谢。

“咱四个都考满分,或者错题一样,会不会被怀疑?”薛蟠嘻嘻笑道。

“放心,老子全对。”杨大仁正色道。

没想到第二天发试卷,薛蟠和秦钟位列乙等前两位,徐良没敢抄位列乙等末位,而杨大仁居然没有等次。


胖鱼讲故事
讲述都市情感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