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本正面临本世纪最严峻的流感疫情,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从2024年秋季至2025年初,累计流感感染病例已达952.3万例,每日新增病例依然过万!尽管疫情报告显示,日本流感趋势有所下降,但累积的病例规模及社会广泛传播仍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挑战。
根据我国的全国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四周)显示,目前我国流感疫情正处于下降趋势,但目前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流感仍然是主要的病原体,占比仍然在30%以上。流感的快速传播、高发病率以及潜在的致命危重症并发症风险,也都提醒我们,应该做好应对流感的各种措施,避免流感病毒感染带来的巨大健康危害。面对这样的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今天的这篇,就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是对抗流感的最佳方法。
接种流感疫苗是减少流感感染风险,降低危重症风险的重要手段。尽管流感疫苗的有效性不能完全阻止流感感染,但可大幅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建议每年流感高发前(如10月或11月)接种疫苗,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同样也很重要。在流感高发季,更要注意勤洗手等卫生习惯的保持,同时应注意避免共用毛巾或口罩。多开窗保证室内通风,减少人群高密度场合的暴露机会。
对于药物储备来说,应该需要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对于家庭中有老年人、高危人群的患者,应适当多备抗病毒药和解热镇痛药,以应对突发的感染。
家庭储备药物的必要性
流感病毒传播迅速,其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或空气气溶胶的方式在人群中急速传播。患者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常出现高热、咳嗽、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并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等危险性并发症。相关指南指出,较高比例的重症病例和住院患者集中在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群体。
统计数据表明,流感高发地区因医疗资源紧张,无法及时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应尽早开始家庭应急处理,这使得日常药物储备变得至关重要。
在此次的日本流感大潮中,约70%的流感患者并发普通感染症状(如高热、咳嗽),而10%-20%可能发展为肺炎或重症。在这种情况下,家庭防护、早期对症治疗成为控制病情和减少住院负担的一线措施。
应对流感,建议常备4类药物
1. 抗病毒药物:抑制阻断病毒复制
推荐药物:奥司他韦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出芽和扩散起到抗流感作用。多项临床荟萃分析显示,奥司他韦能够在改善症状,缩短病床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流感并发肺炎的风险,能将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44%,细菌性肺炎降低37%。
美国CDC和WHO均建议在流感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可减少病程1-2天,并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家庭用药建议:
1. 成人剂量为每次75 mg,每天两次,使用5天。
2. 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出现流感症状时建议尽早使用。
3. 奥司他韦可作为家庭紧急备用药,但需要医生开具处方。
需要注意的是,奥司他韦仅适用于确诊流感的病例,不可用于普通感冒,另外,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自行服用,如确需用药,应遵从医生指导下,权衡风险后使用。
2. 解热镇痛药:缓解高热和肌肉疼痛
推荐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应对流感感染引发的发烧,浑身疼痛等症状,有着良好的疗效。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缓解高热和疼痛。
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治疗发热的首选药物,对降低体温和缓解儿童及成人的肌肉酸痛均有显著效果。 2022年《BMJ》的一份报告指出,对乙酰氨基酚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表现卓越,是流感患者家庭常备的解热药。
家庭用药建议:
1. 成人建议根据药物类型按剂量服用,每日服用次数不宜超过4次。
2. 儿童应根据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同样不可过量服用。
3. 持续高烧超过48小时需及时就医诊察,不建议长期服药。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复方感冒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应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以免造成药物过量,引发严重的肝损伤风险。布洛芬也是一样,过量用药会导致急性肾功能损伤,一定要注意合理剂量使用,另外,不建议有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使用布洛芬。
3. 抗组胺药:缓解流感相关的鼻塞和流涕
推荐用药: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
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减少流感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如鼻炎、流涕与打喷嚏)。欧洲过敏学院数据显示,抗组胺药在缓解流感引发的鼻部过敏症状中的总有效率超过85%。双盲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无镇静作用的氯雷他定是家庭常用药物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或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另外,此类药物不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严重肝病的人群。
4. 止咳化痰药:缓解咳嗽和气道阻塞
推荐用药:愈创甘油醚和溴己新
愈创甘油醚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化痰剂,可刺激气道分泌稀释痰液,帮助湿性咳嗽患者更容易排痰。溴己新可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改善呼吸道通畅。
荟萃分析显示,愈创甘油醚能显著减少患者的咳嗽次数,并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呼吸舒适度。另一项分析研究表明,溴己新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改善率为68%-80%。
对于上述两种药物,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剂量应严格遵医嘱调整,避免过量。愈创甘油醚也溴己新都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等,应在进餐时服用以减少胃部刺激。另外,使用化痰药时需同时多饮水,以促进痰液稀释和排出。
目前的流感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流感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整体风险仍未完全消除。科学防控需要结合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居家管理与药物储备四大措施。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和科学管理,我们将降低流感疫情的危害,为自身和家人提供坚实的健康屏障。唯有防大于治,才能主动迎战流感带来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