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分析】影响力作战:以锐实力进行非动能颠覆
文摘
科技
2024-10-29 20:00
北京
2024年4月,印度著名智库“马诺哈尔·帕里卡国防研究所”发布报告《影响力作战:以锐实力进行非动能颠覆》(Influence Operations:The Sharp Power of Non-Kinetic Subversion),该报告研究了影响力作战的概念、历史演变以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对俄罗斯、美国、巴基斯坦等国以及部分非国家实体实施影响力作战的实际案例,分析影响力作战行动的规划与执行,并针对印度面临的外部威胁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
1.影响力作战的概念:指通过外交、信息、心理、情报、金融以及其他常规军事手段之外的颠覆性手段,对特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进程——公众舆论、看法甚至决策产生影响
2.影响力作战的主要形式:
①公共外交(传统型和颠覆型)
②出于政治目的动员侨民
③影响力媒体(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
④经济战(市场扰乱、工业间谍活动)
⑤文化与教育(认知领域的战争)
⑥网络影响力作战(CIOs)
①俄罗斯:被指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举干预、网络攻击和信息战,恢复苏联时期的“积极措施”行动,影响目标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②美国:历史上多次进行政权更迭、选举干预和“颜色革命”(2003年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2004年乌克兰的“橙色革命”等)。美还利用经济制裁、媒体操纵和宗教冲突等手段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③巴基斯坦:通过“三军情报局(ISI)”和“军种公共关系部(ISPR)”等机构,利用宗教极端主义和跨境恐怖活动影响周边国家,特别是在印度进行心理战和宣传战4.印度针对外国影响力作战的三类对策:恢复力建设措施(如公众教育、法律和监管框架建设)、威慑措施(“胡萝卜加大棒”)、反制措施(如直接回应、法律起诉和技术反制)。针对印度的具体情况,提出加强机构研究、立法改革、社交媒体审查、侨民外展活动和宗教学校改革等具体措施5.结语:在军事力量直接对抗之外,各国在认知、外交、宣传、文化、信息、网络和经济领域的较量也一直在暗流涌动。“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综合运用好各种军事手段外的力量,在攻防两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极具战略价值,也值得深入思考。
【认知科学】影响战场决策的8类认知偏差
荷兰海牙战略研究中心“影响人类行为平台”:基于信息的行为影响系列研究
【认知科学】认知战:数字灰色地带的“灰质之战”
【认知中心战】认知中心战:未来战争中的间接方法建模
【认知研究】北约公布最新认知战研究项目
《大英百科全书》将“影响力”定义为“影响、改变或控制某人或某事的力量”。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在对“软实力(Soft Power)”的描述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术语,“软实力(Soft Power)”是影响他人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能力”。在国际关系层面,约瑟夫·奈认为,“影响力”本质上要么是诱惑性的,要么是强制性的。他认为“软实力”是“拉拢而不是强制”的能力,并认为“诱惑”是一种更有效的影响形式。概念:指通过外交、信息、心理、情报、金融以及其他常规军事手段之外的颠覆性手段,对特定国家的政治制度和进程——公众舆论、看法甚至决策产生影响。兰德公司对“影响力作战”的定义:早在2009年,兰德公司在其报告中将“影响力作战”定义为“在和平时期、危机时期、冲突期间和冲突后协调、综合和同步运用国家外交、信息、军事、经济和其他能力,以改变外国目标受众的态度、行为和决策,从而达成美国的利益和目标”。影响力作战的目标是“使用非军事(非动能)手段削弱对手的意志力,迷惑和限制其决策,摧毁其公众支持基础,从而不费一枪一弹即可赢得胜利”。影响力作战的主要形式
影响力作战主要通过非军事手段颠覆和“不当影响”来完成。与使用武力威胁的“胁迫”不同,“不当影响”通过说服或操纵来获得不公平优势。现代影响力作战的形式既包含政治战、信息战和心理战所采用的传统颠覆手段,也包含利用尖端创新技术散布虚假信息、钓鱼/引战、人肉搜索和深度造假等现代手段。2.1 公共外交(传统型和颠覆型)
概念:公共外交是指政府与外国公众直接沟通,以赢得外国民众对其政策或战略目标的接收和支持,目的是向海外受众提供信息和影响,以促进国家利益并达成外交政策目标。
领导人、官员、外交官、发言人和专家的活动/演讲
图书馆和信息资源
公共外交通常传播支持国家“民族文化、政治思想和政策”的“战略叙述”,被广泛认为是合法手段。主要包括文化交流和公共倡导两种类型,前者侧重于推广国家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重点在于对外国民众长期认知的改变;后者侧重于赢得外国民众对行动发起国现行外交政策的支持,或诋毁行动发起国的对手。但有些国家通过“锐实力”的形式开展外交,例如,向目标人群提供有关国家行为、政策的虚假信息,甚至带有政治偏见和隐藏议程的信息,打着“公共外交”的旗号,进行带有“信息战”相关的叙事,迷惑、诱骗舆论。2.2 出于政治目的动员侨民
在影响力作战中,侨民往往被认为对东道国政治和安全利益产生负面影响。但侨民中的某些部分也可能被东道国或东道国境内的第三国特工利用,在其母国发起煽动性活动。侨民也有可能独立行动,发起不受任何国家(无论是其原籍国、东道国还是其他任何国家)影响的政治运动。2.3 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
影响力作战可以通过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实施。“威权国家”可投巨资创建可疑叙事网络,用于传播虚假信息和诱导性叙事。政府可雇佣作家、学者、记者甚至影视名人,精心制定与事实无关的战略信息。这些国家的影响力遍布全球,针对报纸、期刊、书籍、电影、电视、广播、数字平台、智能手机甚至手机游戏开展行动。目前,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作战已经变得高度复杂和精密,某些政府雇佣“喷子和假草根”以及“网络评论员”来“引导”公众舆论。影响力作战已从网络领域转向认知域。
2.4 经济战(市场扰乱、工业间谍活动)
经济战是指削弱目标国家的经济,以损害该国进行战争甚至有效发挥国家职能的能力。其传统手段包括破坏一国的经济基础设施、经济封锁、列入黑名单以及切断经济供应线等。在现代,更多使用制裁、关税、暂停援助、冻结资本资产以及虚假交易信息传播等手段。为应对西方“自由文化”的主导性影响,很多“专制国家”开始生产和推广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播往往由国家机器本身资助和生产,在认知层面“潜移默化”地传递政治信息,有目的地影响,甚至误导国外民众对该国活动的看法。例如卡塔尔,已开始对美国的教育系统实施影响力作战。一些国家还派遣学生赴国外学习,通过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取目标国家正在研发的知识和技术。网络影响力作战(CIOs)通常包括技术赋能的影响力作战(CeTIOs)和社会赋能的影响力作战(CeSIOs),在全球范围内对信息传播、公众意见和决策过程产生深远影响。俄罗斯在影响力作战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复杂的策略。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长期从事政治和隐蔽行动,包括建立“前线组织”、支持“友好政治运动”、培养和保护海外亲俄知识分子和领导人等。随着“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的增加,俄罗斯重新感受到西方威胁,开始复兴其隐蔽政治行动。在策略方面,俄罗斯一是通过战略通信来“塑造政治叙事”,如:“今日俄罗斯(RT)”和“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 News)”即被西方视为这类媒体;俄还通过创建虚假身份、社交工程、原生广告和隐形营销等手段,精准定位特定用户群体,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其“颠覆性信息”。
美国在实施影响力作战时,综合运用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和军事等多种手段,旨在维护其全球霸权和利益。一是政权更迭与选举干预。美国历史上多次参与政权更迭活动,通过秘密行动支持或推翻特定国家的领导人。例如,在伊朗、危地马拉和古巴等地的政权更迭行动。二是“颜色革命”与民主推广。美国被一些国家指责为幕后推手,通过非政府组织(NGO)、社交媒体等手段煽动抗议活动,推动所谓的“颜色革命”。三是经济制裁与施压。美国频繁对敌对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冻结资产、暂停援助等措施,以迫使这些国家改变政策或行为;通过算法交易、发布市场报告等手段影响金融市场,甚至直接干预他国经济,以达到政治目的。四是媒体操纵与信息传播。通过控制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有利于美国的信息和叙事;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国际社会对某些事件的看法。五是文化与教育渗透。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传播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全球对美国的认同感和亲近感;通过资助研究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渗透和影响他国的学术和教育领域。六是宗教与意识形态斗争。通过支持特定宗教团体或利用宗教差异煽动冲突,以实现地缘政治目标。七是建立军事基地和结盟体系。美国在全球关键地区建立军事基地,通过北约、“五眼联盟”等多边机制巩固与盟友的关系,以增强美国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巴基斯坦充分利用其情报机构和宗教极端主义组织的力量,通过媒体操控、外交手段、心理战和经济手段等多种方式,试图在国际社会和印度国内制造有利于巴基斯坦的舆论环境以影响印度的国际地位和稳定。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ISI,Inter Services Intelligence Directorate)”和“军种公共关系部(ISPR,Inter-Services Public Relations)”等是实施影响力作战的核心机构。ISI负责情报收集和秘密行动,而ISPR则负责公开宣传和媒体战。一是构建信息战专家网络。精心设计实习计划和人才发掘项目,建立由高素质信息战专家组成的网络。二是媒体操控与宣传。利用广播和电视:通过运营非法广播频道,传播针对印度的虚假信息和激进言论,煽动克什米尔和旁遮普邦地区的紧张局势。三是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利用Facebook、WhatsApp、Snapchat等社交媒体平台创建伪装群组,传播亲军队和亲巴基斯坦的信息。四是宗教极端主义与圣战组织。在印巴边境地区资助大量宗教学校和清真寺,激进化伊斯兰青年,传播激进伊斯兰思想;与巴基斯坦境内的圣战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利用这些组织在克什米尔等地区制造暴力事件,煽动反印情绪。五是经济影响力手段。通过边境贸易和走私活动为“圣战”组织和宗教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增强其活动能力。其他还包括有效利用侨民、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互动以及实施心理战与认知操控等。印度针对外国影响力作战的对策
印度在面对外国影响力作战威胁时,采取三类对策:恢复力建设措施、威慑措施、反制措施。具体策略和手段如下:一是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中心。监测、分析和应对外国影响力作战,包括情报收集、信息分析、策略规划等。二是加强军民融合。确保军事、安全机构、私营企业、民间社会组织和学术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三是立法和司法措施。推动国内立法改革,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框架,以起诉参与外国影响力作战的个体和组织。四是推动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协议和条约,共同打击跨国影响力作战。五是媒体和社交媒体监管。加强对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内容的监管,设立审查机制,防止虚假信息和煽动性内容的传播。对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和内容提供商实施更严格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六是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公共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外国影响力作战的认识和警惕性。七是推广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公众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八是加强网络安全。提升国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渗透。监测和打击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恶意软件,保护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其他还包括外交手段、侨民和留学生管理、宗教机构监管、经济反制、加强自主创新并研发专门的反制技术和工具等。
结 语
在军事力量直接对抗之外,各国在认知、外交、宣传、文化、信息、网络和经济领域的较量也一直在暗流涌动。“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综合运用好各种军事手段外的力量,在攻防两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极具战略价值,也值得深入思考。idsa.in/system/files/monograph/monograph85.pdf
(全文完)
Build a community
Share the future in cyber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