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意大利《管理科学季刊》(Rivista Trimestrale di Scienza dell'Amministrazione)第3期刊登文章《21世纪战争中的社会秩序模式探讨》(Warfare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ls of Social Order in Discussion)。文章考察了当代战争与社会秩序间不断演变的关系,探讨了现代冲突受技术进步和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对现代战争进行了分类,并认为新形式的冲突模糊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挑战了传统社会秩序。
该文章特别关注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操纵破坏社会稳定的第五代战争(5GW)和认知战争,强调有必要重新评估现有的社会模式和伦理框架,以解决现代冲突的复杂性。文章强调了跨学科方法对于理解和管理战争不断变化的性质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重要性。
1.当前战争式社会秩序模式的六大变化:主要包括网络冲突和网络战争、全球恐怖主义、混合冲突、代理战争、环境冲突、叛乱运动;过去的战争(直接对抗)、当代战争(信息、经济、文化等领域)
①认知战的关键特征:信息操纵、蓄意造谣、心理影响和心理战
②认知战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在不诉诸武力的情况下,通过破坏敌人稳定获得战略优势;影响对手战略决策;增强己方权利与合法性
1
当前战争式社会秩序模式的六大变化
网络冲突和网络战争
全球恐怖主义
混合冲突
代理战争
环境冲突
叛乱运动
2
从古典战争到21世纪战争
2.1 古典战争简单粗暴
传统上,战争被视为民族国家之间的直接对抗,其特点是以军事力量为决定性因素的决战。这种经典的战争概念以使用野蛮武力为中心,是其他政治手段的延续,目的是解决国家间的冲突,在现代战争之前一直主导着人们对武装冲突的理解。
2.2 现代战争涉及多重因素
3
第五代战争(5GW)
3.1 战争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战争(1GW):大规模军队→战争机器 一个以大量使用步兵为特征的激烈冲突时期,以密集的队形行进,并根据相对严格和可预测的原则进行激战。17世纪至19世纪军队的典型特征是战线、线性和纵队队形,这种社会组织模式帮助军队从大规模军队转变为战争机器; 第二代战争(2GW):运动战→阵地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着堑壕战的引入和大炮、机枪以及后来坦克和飞机的大量使用,将冲突从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 第三代战争(3GW):机动战/闪电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出现了机动战或闪电战,即快速、出其不意、协调地使用几支联合部队,迅速穿透敌人的防御并瓦解其力量; 第四代战争(4GW):民族国家冲突→不对称冲突 将重点从民族国家冲突转移到不对称冲突,即非国家团体利用游击战术、恐怖主义和远程可控技术来对抗技术优势国家,以实现特殊的政治和/或经济利益或颠覆现有的社会秩序; 第五代战争(5GW):融入先进技术 其特点是使用先进技术,强调网络战,操纵信息,以影响、误导和制服对手,而不一定诉诸常规的物理力量。
3.2 第五代战争(5GW)
广泛使用虚假信息和宣传技术,影响公众舆论,破坏对手社会凝聚力 除了包括攻击关键基础设施和使用网络武器在内的网络战外,影响公众舆论和社会秩序的攻击还包括传播虚假信息、操纵社交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数字宣传。这些战术的目是在公众、专家和政策制定者中制造混乱和分裂,使敌人难以有效应对。 军事行动分散化 与常规战争不同,5GW作战可以由非国家组织、黑客、激进分子和其他独立行动的实体以协调的方式进行。这种分散化使得5GW极具流动性。 利用新兴技术提高行动有效性 5GW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收集情报、分析行为,并预测敌人的行动。这些技术使5GW参与者能够进行高度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虚假信息和网络攻击活动的有效性。 利用现代社会的脆弱性 如对技术的依赖和政治两极分化。5GW可针对这些弱点,动摇政府,破坏公众对民主制度的信任。例如,在健康危机期间,利用虚假信息活动影响选举或制造恐慌是典型的5GW策略。
4
认知战的关键特征:信息操纵、蓄意造谣、心理影响和心理战
这些作战的目的是利用人类的认知脆弱性,如认知偏见、情绪和信念,来引导公众舆论和行为。例如,通过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运动,认知战行动者可以使个人激进化,使社会两极分化,并制造内部分裂,破坏民主制度和社会凝聚力的稳定。认知战的特点是它能够在多个层面上同时运作,影响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种极其通用和普遍的冲突形式。
认知战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不诉诸武力的情况下,通过破坏敌人稳定获得战略优势。包括削弱指挥和控制结构,在平民中制造不确定性和恐惧,并威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稳定;
二是影响对手战略决策。寻求通过利用扭曲或虚假的信息操纵决策过程,从而影响对手的战略决策;
三是增强己方权利与合法性。可以通过将认知战行为者呈现为主导力量并能够控制全球叙事,从而在国内和国际上增强自己的权力和合法性。
下表比较了5WG 和认知战的特点:
5
评述
5.1 研究认知战理论仍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介绍了战争的演化历程,重点详述了认知战的主要特征。认知战涉及技术、政治、资源、心理、舆论、金融、贸易等多重复杂因素,与战争相关的内容、形式和意义与过去的战争都有很大不同,模糊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挑战了传统社会秩序。认知战是每一场战略和军事冲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其作用不亚于传统冲突。从学术角度不断发掘、深入研究认知战理论仍具有重要意义。
5.2 新兴技术赋予了现代冲突新内涵,促进了认知战的演化和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认知战的形式和手段不断翻新,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生物科学等新兴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物理维度限制,从数字域重新定义了现代冲突的模式,赋予了现代冲突新内涵。一方面,人们对大脑运作方式的深入了解以及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进步,为认知攻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在线购物和AI聊天机器人等技术的普及,使得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个人数据,为认知攻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新兴技术的融合,使认知战得到快速演化和发展,使21世纪冲突呈现全新的面貌。
5.3 21世纪战争是“无限制战争”,涉及所有可能的因素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认知战争作为一种新型战争形态,其影响因素愈发复杂多样。一方面,21世纪战争双方竞争的领域是不仅包括对技术优势和自然资源控制的争夺,还包括影响心理维度、公众舆论、全球层面的政治决策愿望等,同时数字化也改变了战场态势,引入网络空间维度,可用于攻击一个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瘫痪金融系统,传播虚假信息,影响公众舆论。另一方面,战争正在转向“无限制战争”,涉及综合使用复杂多样的工具和策略,没有战争不能使用的领域,信息战、金融战、贸易战等全新的战争形式,几乎没有不具有进攻性战争模式的领域,涉及所有可能的因素,完全颠覆了传统战争的模式,使得传统的战争范式彻底过时。
5.4 提高公众对新形式冲突相关风险的认识,积极应对认知战
认知战是针对人类思维的阴险而强大的冲突,须积极应对。除了制订全球安全规则外,还需要公众了解认知战机制和策略,并实施全面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抵御复杂叙事的攻击,维护其信息环境的完整性。教育民众认识到信息操纵技术和虚假信息策略,培养批判性思维、媒体素养和对可靠信息来源的信任,有助于加强社会复原力,并在面对这些威胁时保持内部凝聚力,以更好地抵御认知攻击并从中恢复。
参考文献:
(全文完)
Build a community
Share the future in cyber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