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的故事
文/信真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的故事
作者 信真
他隐姓埋名28载
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美国称,他能抵10个集团军!
他就是:于敏院士。
于敏是天津市宁河人。他的故乡与我们宝坻一河之隔。
1976年唐山大地震,我所在的天津警备区独立师二团奉命赴唐山抗震救灾,行至宁河芦镇蓟运河大桥被震断,我们奉命就地救灾。就驻在当年于敏上小学时学校的操场上。
今年“八一”战友聚会,我提议去于敏故居看看。
我们在于敏的塑像前久久肃立,追忆这位"中国氢弹之父”的动人故事。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市宁河区),原名于慜[mǐn],字敏之。父亲于振霄是天津市财政局的一位小职员,母亲王氏是个普通妇女。于敏在芦台镇上完小学,举家搬到天津,到河东中学就读初中。高中时进入天津木斋中学。因为成绩太好了,老师推荐并帮助他转到耀华中学读高三。于敏就读木斋中学时,父亲已染病在身,家境越来越差。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同学父亲以公司的名义的资助下,进入大学。1945年,于敏被美国在日本投放的两颗原子弹所震惊,于次年转入理学院读物理。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时北大第一届毕业生,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的前身)理论研究组,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53年开始,于敏在广泛阅读核物理文献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国际上核物理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有关的物理规律,进行核理论研究。
1955年,于敏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1959年,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后来将他们的讲稿编成《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出版。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4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5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调入原子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65年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副院长,核工业部第九研院副院长、研究员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于敏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在氢弹理论突破中解决热核武器物理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共和国勋章等奖项与荣誉;1994年于敏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氢弹之父”。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这个消息令世界震惊,所有的中国人都为之振奋。于敏对着爆炸方向,泪流满面,他为了等这一刻,等了太久。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国家面临重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也深知核武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便发出明确的号召:必须加快原子弹、氢弹及导弹的研发。
当时的中国,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资金,十分匮乏,科学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核武器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发出氢弹,几乎是一种奢望。然而,于敏和他的团队对此毫不退缩,就在这段时期,于敏站了出来,他要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在接到研发氢弹的任务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隐姓埋名,踏上了氢弹研究的征途。氢弹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困难与挑战。科研团队的条件极其有限,只能依赖传统的方法进行实验。很多时候,算盘、木尺,都成了他们计算的工具。
1965年,于敏的团队不断进行冷实验和热实验研究。为了拿到第一手真实数据,他们从青海跑到新疆,冒着生命危险,玩命的进行数据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67年6月17日,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引爆。这一成功,不仅令美、苏两国震惊,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更厉害的是,于敏早在40年前,就写好了一篇学术文章,阐述了关于氢弹的理论。然而,出于国家利益,他并未在当时发布这篇文章,防止印度给偷学了。一直到2015年,这篇文章对外发表时,印度仍然没有制造出氢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于敏的技术水平之高,足足领先了世界40年!
于敏与他的团队,所展现出的奉献精神和高超技术,是中国核武器成功的关键所在。他们的故事,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与梦想,镌刻着一个时代的印记。
🔺氢弹理论突破:于敏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在氢弹理论突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领导核武器研究:他领导并参加了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带领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卓越成就。中国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远快于其他国家。
🔺氢弹领域研究成果:于敏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于敏的贡献对中国的国防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的成就不仅使中国在核武器领域拥有了强大的威慑力,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他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共和国勋章等诸多奖项与荣誉。1999年9月18日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于敏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在氢弹理论突破中解决热核武器物理学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统计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爆轰物理和辐射流体力学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的突破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留校任教;1951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调入原子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65年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副院长,核工业部第九研院副院长、研究员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
1955年,于敏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光荣称号。
1959年,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共同担任主讲。后来将他们的讲稿编成《原子核理论讲义》一书出版。该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科学工作者,开始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项工作在当时是国家最高机密,参与者需要隐姓埋名,他再没有公开发表论文。
氢弹原理研究需要使用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95%的时间供核武器研究所突破原子弹使用,原子能所每周只能使用十几个小时。为用好每周的这十几个小时,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在上机前,进行细致的物理分解,深入分析物理过程,抓物理实质,反复琢磨物理模型,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仔细地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修改手编程序,核对穿孔纸带,以便确保程序一次通过计算,结果正确。
1965年1月,于敏调入第九研究院(简称九院)理论部;7月,他被正式任命为部副主任。同年,为验证氢弹研制方案,于敏和科研人员们赶赴上海,借用一台每秒能运算5万次的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于敏从杂乱的数据中逐渐厘清了头绪,制订了一套从理论到构型的基本方案。这年10月下旬,于敏在上海做题为“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他详尽地论证了实现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内因和必要条件,提出了两级氢弹的原理和构型的设想。
1966年12月28日,中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的速报数据,与理论预估的结果完全一样。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
1969年,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并行准备连着做。于敏参加了这两次试验。
1971年4月,于敏任九院一所(一所、九所合并期间)副所长。此后,于敏多次在九所讲述ICF物理课、“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课、“X光的输运过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孤立子问题”的课等。讲稿经整理后,成为早期九院研究生部的教材。
1980年,于敏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80年代,于敏因对核武器新型初级小型化的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之后,身体罹患多种疾病的于敏留下来,参与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
于敏回母校芦台一小探访 与孙子在校门口合影
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
1988年,于敏的名字得以解禁。这一年,他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在他建议下,中国ICF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国家863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90年,他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之后,于敏任国防科技预研行业“核武器新技术跟踪研究”指导人,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顾问,中科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第二届管委会顾问等。
1999年,于敏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2月11日,刘云山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登门看望于敏,并致以诚挚问候及新春祝福。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9年1月16日,于敏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同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于敏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推动中国核事业的发展。
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空白:20世纪50年代,于敏在中国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60年代起,他投身于中国核武器事业,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氢弹理论突破:从1960年到1965年初,于敏组织领导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于敏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
中子弹突破: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于敏提出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
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
核武器发展战略:于敏与邓稼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的建议,提前规划了中国核试验的部署,为中国争取了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中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他提出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验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于敏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作出了成绩。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等相关论文。
于敏注重人才培养。出版核理论教材:1959年,于敏和北京大学的杨立铭教授合作出版《原子核理论讲义》,成为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也是其后二十多年里唯一出版的一部原子核理论教材。之后,于敏整理了1972年到1978年的授课讲稿,成为早期九院研究生部的教材。
1959年,于敏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原子核理论暑期培训班,进行授课;1972年,于敏把国际上新出现的惯性约束聚变(ICF)概念归纳了5个主要内容,在九所讲述ICF物理课;之后,吸收当时国际上正迅速发展的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的最新成果,在九所系统讲述“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课;1977年,在九所系统讲述“X光的输运过程”;1978年讲“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和孤立子问题”的课;1985年,于敏在九所讲述X光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剥离态原子物理等系列课。
设立“于敏数理科学奖励基金”:1994年,于敏拿出“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的部分奖金设立“于敏数理科学奖励基金”。对激励和鼓励中物院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核科技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先后发表论文、著作、译著20多篇、册;在研究氢弹基础理论期间,因工作保密性质,大部分论文没有发表,以内部资料保存。
2022年1月16日,于敏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天津市宁河区举办纪念于敏逝世三周年系列活动暨“于敏纪念室”“于敏科学乐园”揭牌仪式。
2023年,央视网《青春大课》第一课“英雄之光”主题课堂讲述了“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隐姓埋名28年,为国家研究核武器的故事。
2014年于敏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组委会给于敏的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è]。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热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年近九旬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坐着轮椅,由工作人员推上领奖台。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躬下身,为其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这一幕,感动了现场内外。
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致敬!
祖国不会忘记您!人民不会忘记您!
信真
【作者简介】信真,1953年生1973年入伍。历任北京军区党委秘书、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军区政治部秘书长,某甲种师政委,石家庄警备区政委。从部队退休后,放弃京城优越生活,回乡创业十年,组织退役军人、军烈属、困难户成立了天津龙鑫园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了有机生态果园,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爱好文学写作,有多部(篇)作品出版、发表,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