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的大意是:人如果在潮湿的地方睡觉就会生腰疾乃至偏枯,但泥鳅恰好喜欢潮湿的环境。人如果住在树上就会惴惴不安,而猿猴却能在林中悠然自得。对人、泥鳅、猿猴而言,真正适合居住的地方是不同的。人吃牲畜的肉,麋鹿吃草芥,蜈蚣吃小蛇,猫头鹰与乌鸦捕食老鼠。对于人、麋鹿、蜈蚣、猫头鹰、乌鸦而言,真正的美味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世上万物的样貌与习性有很大差异,适合人的生活环境,未必适合其他生物。所以有道之人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万物各有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说法,万物为了生存而演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与习性,这就叫作“适者生存”。胡适认为,庄子暗示了这种观点,但遗憾的是他从未公开提出万物的变迁就是为了适应环境。
当然,学界后来也认为,胡适的这个论述并不准确。这一切都源于当年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时,深受克雷顿(J. E. Creighton)影响,克雷顿写西洋哲学史时,非常重视进化论在近代西方哲学上的作用,所以胡适在这本书里面讨论先秦诸子的时候,最重要的共同主题就是生物进化或者进化的思想。实际上,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胡适自身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或许,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我们赞叹中国先贤对于“进化论”的感知力,但是却不能说庄子“发现”了进化论。无论中外,遑论古今,我们只有通过“在现场”的比对,以及深入了解达尔文和庄子的不同思想和论述,才能真正懂得“进化论”到底在说什么?
“赤道之国”厄瓜多尔,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生物保护圈,被誉为“可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2024年9月,极之美“赤道之国 秘境双姝”将带领我们深入亚马逊雨林 和 加拉帕戈斯群岛,去达尔文的缪斯灵感来源的起点,在充满“史前世界”意味的神秘地带,探知“进化论”的奥秘。
更多相关内容
请添加极之美客户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