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央行在博弈中掌握主动,继续大幅降息,压低实际利率

健康   2024-11-22 08:45   中国  
说明:我从2023年7月开始建议迅速降息70-100bp。从那时以来,1年期LPR已经下降了45BP,5年期下降了60bp。当时反对我的声音现在没有了。
但降息速度慢于我的建议。我认为应该继续大幅降息。目前很多机构认为2025年继续降息40bp左右。我认为太保守了。
本文我写的书中的一小节。

一、继续降低名义利率至关重要
通常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是中性的,对真实因素没有影响。这也意味着,从长期看,货币政策似乎不会对TFP增速、自然利率、以及现实中企业投资的实际回报率产生影响。
这是否意味着,按照本书的分析框架,我们不应该在乎短期的货币政策?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Keynes(1923,p.80)所说的:“……只谈论长期,会对当前事务产生误导。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如果经济学家们在暴风雨来临时只会说‘当暴风雨过后海面就会恢复平静’,那么他们给自己设定的任务就太简单、太无用了。”负责任的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不仅应该在乎自己的政策(建议)对中长期的影响,还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政策(建议)对短期社会福利的影响,以及通过各种可能的传导机制对真实因素的影响。
在我看来,如果经济受到负面冲击,导致自然利率和自然产出增速迅速下降,自然利率明显低于实际利率,而名义利率僵化,那么至少有如下影响:
第一,根据“资产负债表衰退定律”,企业和居民持有负债不划算,将被迫缩表,导致经济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进而会出现通货紧缩、失业。甚至出现螺旋下降的通货紧缩。
第二,根据“被追赶定律”,企业在本国投资无利可图,将被迫出海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这会导致本国制造业空心化。
第三,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出海投资,有大量无力出海投资的企业可能限于亏损和倒闭,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和失业。
第四,更严重的是,随着经济增速下降,政府和企业将削减研发投入。即便政府和企业维持研发投入占GDP(和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变,GDP增速和营业收入增速的下降,也足以拉低研发投入的增速,最终导致经济像日本1995年之后那样,陷入经济停滞 → 研发投入低增速 → TFP低增速、自然利率下降 → 经济停滞 →研发投入低增速……的恶性循环。最终会拉低TFP增速、自然利率和自然产出增速。
对于日本这种科技发达的国家来说,或许可以维持30多年生活水平不下降。但如果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因此,当自然率已经明确恶化时,货币政策不能像1990s的日本央行那样保持“定力”,不应该坐等CPI自己回升来压低实际利率,那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在央行看来是“定力”的东西,在企业和居民看来其实是“僵化”和“反映迟钝”,他们会怀疑央行的认知能力,怀疑央行是否了解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严重性,是否有能力采取正确的政策,从而挽救经济。如果央行迟迟不行动,会使他们进一步丧失信心,认为实际利率高企的局面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扭转,从而进一步缩表和出海。
而如果央行迅速行动起来,降低名义利率,就可以切断“资产负债表衰退定律”和“被追赶定律”的传导机制。行动得越早,力度越大,效果越好,挽救经济越容易,并且付出的成本越低。
2024年10月21日降息之后,1年期LPR是3.1%,5年期LPR是3.6%,比2023年7月分别低了45和50BP。2024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3.67%。目前(2024年11月初)实际利率略高于3%,远远高于自然利率(1.5%)。因此有必要继续大幅降低名义利率,至少要把实际利率压低到2%附近,接近自然利率。

二、央行应该在博弈中掌握主动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降息需要顾忌的因素似乎很多,比如会不会导致本币对美元贬值?是否会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到明显低于1.8个百分点?是否会导致企业和居民进一步认为经济很差?会不会显得自己缺乏定力,不够稳健?这可能是之前央行采取“添油战术”、小幅降息的原因。降息之后观察效果,然后决定是否再降。
不过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场博弈。一边是央行,一边是居民和企业。央行根据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和储蓄行为出台政策;居民和企业则根据央行的政策来决定是否继续缩表。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这哥博弈简化为表8-3。央行有两个选择:降息或不降息(包括降息不及时、幅度不够);居民和企业也有两个选择:扩表或缩表。它们都根据对方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样可能有四种结果:
A:央行降息,居民和企业扩表,经济好转。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B:央行降息,居民和企业缩表。这个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货币政策不够,需要财政扩张配合。
C:央行不降息,居民和企业自发地扩表。这不可能出现。
D:央行不降息,居民和企业进一步缩表,经济走向深度萧条。这是最差的结果。
对央行来说,它的最佳选择是:不要管居民和企业怎么选择,自己首先大幅降息。只要它迅速大幅降息,压低实际利率,就一定能避免最大的结果(D)。如果央行能通过大幅降息扭转居民和企业的悲观预期,促使他们扩表,就能达成最理性的结果(A)。但是如果央行犹豫不决,像1990s的日本央行那样,就会导致“囚徒困境”,即最差的结果D。
而对于居民和企业来说,当央行做出降息决策后,最优选择是相信央行会压低实际利率,积极扩张资产负债表,实现结果A。难点在于居民和企业是分散决策的,每人根据自己的净资本回报率决定是继续缩表还是扩表。有的人资本回报率高,有的人资本回报率低,因此在一些人扩表的同时,另一些人可能在缩表。
因此央行应该大幅降息,使尽量多的人净资本回报率转为正值,促使他们转向扩表。如果采取小幅降息的“添油战术”,居民和企业会认为央行对经济形势的严重性缺乏了解,进而怀疑央行的认知能力和决策水平,导致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从2023年初开始,我在与资本市场的同行和实体企业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深切地感到,每月20日LPR不做下调或下调幅度很小时,大家的失望情绪是如何一次次加重的。

总之,在这一博弈中,央行应该掌握主动,主动大幅降息。这样做一是可以避免最差的情况出现;二是释放政策信号,告诉居民和企业,自己对经济形势很清楚,会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促使他们配合自己。如果央行犹豫不决,坐等经济自己好转,那央行就会越来越被动。
这就是为什么2023年6月20日、2023年8月21日、2024年2月20日、2024年7月22日四次小幅下调LPR,都没能改变居民和企业的预期;2024年5月17日大幅放松房地产政策也没有产生效果;因为这些都不能改善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2024年9月24日央行行长集中宣布的宽松政策,却能迅速提振市场情绪。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2023年6月央行就迅速采取行动,大幅降息,那么经济就能早点好转。

版权所有,可以快转,严禁抄袭。抄袭者炒股票买啥啥跌。

伊洛
聊聊医药,看看世界,扯扯资本市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