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养生:以食物为药,悦性食物带来身心平衡

健康   2024-11-14 11:30   湖南  






崇尚医道●悬壶济世



翻开各式各样的养生书籍,无一不提及饮食的重要性。古语云:“养生之道,莫先于食”,更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都在强调正确的饮食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为有效。食物不仅是身体的能量来源,更满足着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层出不穷,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困扰,其根源往往都与饮食问题息息相关。因此,调整饮食无疑是养生中的关键环节。

饮食:生活质量的一面镜子

阿苏吠陀养生法指出,我们所摄入的食物不仅塑造了我们的身体,更反映了我们的生命质量。那些生命质量高的人,内心总是充满平静与喜悦,远离妄想、邪念和脾气;相反,生命质量低的人则常陷于烦恼、愤怒和躁郁之中,贪婪地追求欲望的满足,身心状态堪忧。

观察一个人的厨房,看看里面存放着哪些食物,采用何种方式烹饪,以及每天花多少时间用餐,往往就能大致判断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那些厨房过分干净,却常依赖外卖快餐的人,其健康状况更值得担忧。

悦性食物与惰性食物

阿苏吠陀将食物大致分为两类:悦性食物和惰性食物。悦性食物具有良性属性,代表着平静、纯净和平衡,能够生成最高的生命能量。这种能量使心灵表现出稳定、平静和宽恕。悦性食物通常营养丰富,味道不会过于辛辣,略带甜味,易于消化,不易在体内积累尿酸和毒素。因此,长期食用悦性食物的人往往长寿、不易衰老,充满活力,疾病少发,且心情常保愉快和祥和,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悦性食物包括所有水果、谷类、豆类、坚果类和大部分蔬菜(洋葱、蒜、葱、韭、菇类除外)。而惰性食物则代表着迟钝、腐败、堕落、衰退甚至死亡的力量。当这种力量完全支配心灵时,人们会表现出无精打采、反应迟钝、忧郁不安、粗鲁、仇恨和欲望难耐的情绪。身体机能也会开始衰退,容易生病。

惰性食物包括肉类、海鲜类、蛋、香肠、腌制品以及受到污染的不纯净食物,如加工食品和过期食品。这些残害其他生命而取得的食物通常不利于消化,容易腐败,在体内产生酸性毒素,并使心灵受累。

平衡饮食,循序渐进

为了身心的平衡,日常饮食中应多吃悦性食物,少吃惰性食物。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吃素。虽然从阿苏吠陀的养生观念来看,吃素是最健康、最营养的饮食方式,但选择吃素应出于自愿和乐意,不应勉强或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放弃所有惰性食物,以免造成压力,使吃饭变得不愉快。

人们的饮食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一下子改变很困难。因此,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增加悦性食物的比例,减少惰性食物的摄入,并自己感受身体的变化。当能够感受到悦性食物带来的能量时,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取舍。

适量食用,平衡至上

食物进入身体,就意味着它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有一句话说:“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好的食物会使身体和性情都变得更好;而不好的食物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然而,“好”与“不好”并非绝对,而是依个人体质而定。身体需要的食物就是好的食物。但即使是好的食物,也应适量食用,过量摄入也会变成负担。

最终还是要回到“平衡”这个最高指导原则上来。能量和营养是身体所需的,缺乏会导致疾病;但过多同样会成为身体的负担。不当的饮食会损害健康,而适当的饮食则是一种不伤害身体的方式。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做出伤害身体的行为,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因此,要学会选择对健康有益的食物,避免继续伤害身体。

悦性食物带来好运

为了提醒自己不要使用不当的烹调方式(如高温、油炸或煎炒)造成体内毒害,可以制作一张健康烹调饮食的海报贴在冰箱上。长期食用悦性食物的人通常会长寿、充满活力、少生病,并且心情常保愉快。这是因为物质界中存在着“物以类聚”的特性。长期食用良性属性的食物会使身体、心念和气场都成为良性属性的因子,从而吸引身心健康长寿的好运和真正的吉祥。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只是觉得:

每一个生命与每一种信仰之间,

总有一个绝对的契合点,

那就是的灵魂深处的善良;

也觉得,

每一个民族与每一种宗教之间,

也有一个绝对的交融点,

那也一定是人性本能的善良。


       ——【雅句】






    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崇尚医道 ☯ 悬壶济世

尚道堂
宗以崇尚道德,文化兴上;旨在悬壶济世,广利大众。重在服务生命之美!融工商、文化、教育、道医、养生、农林为一炉,集官、产、媒、学、资为一体,塑造品牌,创新模式,推崇道德。愿中华崛起,道德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