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阳气:健康之本与养生之道

健康   2024-11-24 12:39   湖南  






崇尚医道●悬壶济世



不少朋友深受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困扰,频繁往返于医院之间。他们脉象沉细无力,时常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手脚冰凉等症状。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典型的阳虚表现。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指人体具备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阳气。在中医理论中,阳气又被称作“卫阳”或“卫气”,宛如人体的卫兵,驻守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御外邪,确保人体安全。阳气旺盛之人,几乎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将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失去太阳,大地将陷入黑暗,万物也无法生长。因此,天地的运行离不开太阳。同样地,人体阳气的调和对于巩固防护功能至关重要,否则将招致病邪的侵袭。《黄帝内经》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由此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的核心所在。

人体血液、津液在体内的运行循环,都离不开阳气的推动。血液、津液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滋养全身,并激发精神活动和脏腑机能。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70%,阳气不足,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体液的正常状态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发病态反应。过少则表现为火旺,过多则导致痰湿。现代人罹患的慢性病或疑难病症,大多源于阳气不足引起的体内阴液失调。

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虽好,但阳气受损的因素却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往往忽视罢了。那么,什么因素消耗我们的阳气最多呢?答案是精神。从中医角度来看,人体阳气的五种外在表现——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这种无形的阳气,时刻影响着人体的健康,这也是养生的最大秘密。

就人体而言,除去先天疾病,24岁以前发病,一般问题不大。因为人在24岁之前,先天的元阳之气充足,神经、肌肉、骨骼都处于最佳状态。然而,24岁以后,随着压力的增加,精神消耗过度,也就是阳气消耗过度,身体逐渐呈现阴盛阳虚的状态。因此,24岁以后的成年人患病,更应从精神、情志层面寻找病因,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于精神、情志受损所致。

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是损害人们精神的最大因素之一。现代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还要多。信息过载导致人的精神受到损害,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听到不好的消息,生气发火,很可能立即感到血液上涌,甚至突发心脏病。信息污染伤人于无形,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将其视为科技发展的象征。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受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饮食。虽然现代社会物质丰富,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但大部分食物都受到农药、化肥或各种添加剂的污染,包括转基因食品。长期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会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人的情志,如肝不好的人易怒。久而久之,人体就会呈现阳虚状态。此外,反季节蔬菜的流行也违反了蔬菜的生长规律,导致食物所含的生命能量发生变化。例如,东北一年一季的大米之所以口感细腻圆润,是因为它吸收了一年的天地精华之气,生命力旺盛。

人的身体如同银行,阳气则是我们使用的货币。如果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身体就会不堪重负。当健康被不断透支时,身体就会以各种不适来提醒我们:阳气不足了,货币透支了。补足阳气,就像理财一样,需要开源节流。

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强大的抵御外邪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固自身阳气。接下来,我将提到的养生桩,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站桩的方式,让心静下来,以形控意,以意固形,使气血通畅运行,让机体自愈力处于最佳状态。养生桩是目前我发现的养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

人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都由阳气主导。精血津液的生成,也离不开阳气的化生。“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因此,阳气决定了生命的长短。在夏天,如果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上伤阳之病,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地,在冬天如果衣着过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度食用辛热食物,则容易患上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随他说长说短,自在,不猜人心。

任他好事坏事,终归,都成往事。


       ——【雅句】






    让智慧和慈悲永不止息!

  



崇尚医道 ☯ 悬壶济世

尚道堂
宗以崇尚道德,文化兴上;旨在悬壶济世,广利大众。重在服务生命之美!融工商、文化、教育、道医、养生、农林为一炉,集官、产、媒、学、资为一体,塑造品牌,创新模式,推崇道德。愿中华崛起,道德振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