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在柏林爱乐厅的舞台上,当基里尔·别特连科挥动指挥棒,带领柏林爱乐乐团进入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诗《死之岛》时,就像开启了通往冥河的船程。这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的再现,更是对生命与死亡、孤寂与永恒的哲学探寻。这部由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交响诗灵感源自阿诺德·伯克林的画作《死之岛》。在演出中,别特连科将这份关于死亡的冥想带给了每一位观众——这是一场充满暗示和隐喻的演奏,令观众仿佛身临一座海上孤岛,凝视着死亡、孤独与永生的本质。
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与伯克林的绘画灵感
第四版(黑白照片。原作二战期间在柏林被毁/1884)
1907年,拉赫玛尼诺夫在观看伯克林的《死之岛》黑白复制品时,内心被画作的神秘和黑暗深深触动。伯克林创作了五幅《死之岛》,每幅都描绘着类似的景象:一座矗立在海中的荒凉岛屿,中央挺立着高耸的柏树,岛上可见古堡的轮廓,透出苍凉而静谧的气氛。而渡船上站立的白衣渡者则更添一份神秘与悲剧色彩。在这些画作中,伯克林仿佛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乎死亡的梦境:那座遥远的岛屿,孤寂、静默,似乎等待着灵魂的归宿。
第三版(柏林国家美术馆/1883)
拉赫玛尼诺夫在看到这幅作品后,内心被激发,试图用音乐捕捉这一画面带来的心理震撼。两年后,他创作出了这部交响诗,用多层次的音响设计重现了这一场景。乐曲从低沉而隐晦的旋律引子开始,缓慢的脉动,模仿渡船桨叶划水的声音,仿佛冥河之旅就此启程。低音弦乐的重音和铜管的层层叠加,使得音乐在空间中呈现出幽暗深沉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死亡感,就像听者正被引向那孤寂的岛屿。
这部作品并非一部简单的交响乐,而是拉赫玛尼诺夫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一次探讨。他通过音乐,深入探寻生命的孤独和死亡的美感,创作出一部带有宗教性色彩的交响诗,用音符传达出死亡的肃穆与悲怆。
柏林爱乐的演绎——静谧而哀婉的冥听
在这场演出中,别特连科的指挥风格一如既往地精准与敏锐。随着乐团音色的不断深沉变化,他引导着乐团走向一种沉默而庄重的死亡意象。演奏中的渐强和渐弱如同潮水般涌动,将听众带入一种层层叠加的情感之中。这种表演方式不仅还原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原作精神,还赋予了作品一种当代的厚重感。
在这部作品中,圆号的音色尤为重要。柏林爱乐的中国圆号首席曾韵以他饱满的音色,将作品的悲剧性表达得淋漓尽致。圆号在低沉的背景音中时而穿插、时而隐退,仿佛冥河上的渡者在引导灵魂穿越黑暗。他的演奏深沉如呜咽,又突显出一丝希望的微光,使得这一段死亡之旅更显得曲折悠远。圆号在此处既起到情感的支撑,又营造了空间感,令听众仿佛身临孤岛,感受到海风的冷冽和死亡的静默。
此外,中提琴首席梅第扬的表现同样深刻。中提琴的音色为作品增添了悲伤和阴郁的底色,与弦乐的和声相互交织,使得音乐的质感更加厚重。两位首席的出色发挥,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丰富的层次,使得死亡之岛的景象在音乐中愈加真实而深刻。
哲学视角的死亡之美与永恒的凝视
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之岛》不仅是对死亡的描绘,还是对死亡之美和永恒的哲学探讨。德国文艺批评家瓦尔特·佩特曾提出,音乐具备一种超越语言的力量,可以传达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和思想。在《死之岛》中,死亡不仅是一个冷漠的概念,而是带有诗意的存在状态。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中赋予死亡以永恒之美,使得听众在这段冥想中找到一种莫名的慰藉,仿佛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一种通往超越的入口。
第五版(莱比锡美术馆/1886)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死亡是人类自我认知的关键环节,是通向真正存在的契机。他认为,面对死亡,人们能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从而获得一种深层的自我觉醒。《死之岛》正是这种哲学思考的音乐化表达:拉赫玛尼诺夫通过音乐中的层层递进,带领听者直面死亡,以冷静而优雅的方式凝视自身的终极归宿。音乐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成为一种思想,一种在有限生命中体验永恒的方式。
死亡主题的美学渊源与文化影响
伯克林创作《死之岛》时,正值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盛行的时代。那个时期的艺术家往往从“哥特式”元素中汲取灵感——教堂、坟墓、古堡、废墟、浓雾等场景都被用来表现死亡、孤独与超自然的恐怖。人们在浪漫主义的鼓舞下,开始将死亡视为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主题,通过艺术表达对毁灭与未知的探索。这种对死亡的美学渴望,在现代文化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时尚品牌Alexander McQueen经常使用骷髅等死亡元素,标志着一种“向死而生”的美学态度,既表达了对生命的反叛,也体现了对死亡的无畏。
时尚达人麦昆设计的领针
《死之岛》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拉赫玛尼诺夫对伯克林画作的回应,也是他个人对死亡主题的思考与探寻。死亡在音乐中不再是可怕的,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转化,它拥有一种悲怆的美,能够引导人们去理解生命的意义。这种死亡美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浪漫主义甚至更早的宗教信仰中,而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之岛》则将这种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度。
超越时间的永恒凝视
当演出结束,乐音归于平静,但这部作品所带来的震撼却久久留在观众心中。柏林爱乐的这次演出不仅再现了《死之岛》中的音乐意境,还带领听众走入了一场哲学上的冥思之旅。正如拉赫玛尼诺夫曾说,若他最初看到的是伯克林的原画,也许他不会创作这部作品。然而正是因这幅黑白图像的启发,他创作出了《死之岛》,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的渠道,与死亡、孤独以及永恒的命题对视。通过这次演出,我们不仅在音乐中探索了生命的脆弱和美丽,还在无声的凝视中感受到那份不灭的永恒。
《生命之岛》
这是伯克林1888年所绘。它也是一个小岛,但前景是神仙和一些天鹅,在岛上,一群人面对彼此,各种树木遮盖着夏日多云的天空。它与《死之岛》的第一个版本一起挂在巴塞尔艺术博物馆中。
光明源于黑暗,黑暗涌现光明。
夜晚的海面上,黑,是一种神秘的仪式。
献身黑夜的人,把生命还给上苍,安眠于天穹之下,安安静静地进入梦乡。
风推着浪,浪涌着船,蓝色黑色的海被微风擦破。
往前,再往前,远方的终点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