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报告
吴静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吴静主任在题为《我国老年人AD流行特征及防控》的主旨报告中讨论了当前我国老年人群体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控策略。我国老龄化程度严重,除了港澳台和西藏之外,各地区都已经超过了65岁以上人口占比7%的老龄化标准。同时,我国痴呆患者数量较多,约有1500万患者。在这一背景之下,吴主任介绍了我国的AD防控体系,包括健康中国2030计划及加强老龄工作意见等,提出了一系列防治行动和目标。通过技术方案和大项目推动,如全国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建立了全面的防控体系和网络,具有清晰的顶层设计。此外,吴主任还介绍了AD的防控措施,如地中海饮食和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摄入,定期锻炼、戒烟,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社交活动,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因素等,提出了“2642”居家社区管理模式,切实可行,具有指导意义。
张占军 |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占军教授以《老年脑健康多维度测评研究——以BABRI老化队列研究为例》为主题进行了报告。脑与健康是支撑个体毕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张教授指出,现有筛查工具缺乏本土化度量衡、专业性较高、题目设置具有文化差异、测评时间较长等局限性,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社区筛查,结合现有研究,他提出要编制差异化认知测评工具,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认知评估需求,在社区内注重认知下降风险居家自评,在基层医疗机构内注重认知障碍风险初筛,在等级医院内注重痴呆精准诊断,建立中国老年人群认知障碍分级诊疗体系。展望未来,张教授指出,脑健康的研究需要延续毕生视角,向中年乃至青少年转移,推动AI + Brain融合发展,实现多维跨尺度数据深层次挖掘。
沈璐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沈璐教授作了《多蛋白检测开启AD管理新纪元》的主旨报告。她指出,基于生物标志物的AD诊断将成为未来AD精准诊疗的基础,蛋白质组学已经应用于诊断、治疗、预后分析和机制研究,并结合文献进行了介绍,为改善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支持。通过脑脊液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人员能更全面地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机制,并识别出具有不同遗传风险的疾病亚型。同时,脑脊液、血清及血浆多蛋白组学分析为AD的早期诊断、疾病分期、疾病进展预测和病理学变化方面提供了新工具。免疫应答相关多蛋白水平改变在AD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焰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偏头痛的临床特征和我国预防性治疗现状,并介绍了CGRP类药物在预防性治疗偏头痛中的表现。偏头疼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不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给准确诊断带来困难,具有反复发作性,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全球约有10.4亿患者,中国年患病率约为9.3%。偏头痛不仅限于头部疼痛,还常常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头晕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干预。由于偏头痛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加之个体差异较大,使得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而CGRP类药物促进了偏头痛治疗领域的进展,已被证明在临床试验中有效,不仅能显著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和强度,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晓蕾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晓蕾教授介绍了以《AD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进展》为主旨的报告。她指出,当前AD药物研发管线丰富,早期AD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的原研药甘露特钠。甘露特钠作为一款已经上市的原研药,Ⅲ期临床结果显示了其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此外,甘露特钠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表现进一步验证了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并提示其可能适用于非AD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未来可开展进一步研究。
王拥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以《脑健康测量和临床意义》为主旨进行了报告。脑健康是保持最佳的大脑完整性、心理和认知功能,并且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王拥军院长指出,脑健康测量是脑健康研究的基础,他从脑结构正常、脑功能正常、社会适应良好和无神经精神疾病四个方面梳理了脑健康评估工具。他介绍了两种国际上最新的评估工具:脑健康评分(BCS)和格拉斯哥大学脑健康指数(BHI),并介绍了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测量工具,如特定区域的灰质体积、白质高信号、总脑容量、全脑灰质体积、脑龄、脑网络韧性和脑熵等,并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统一的脑健康测量标准的建立。
优秀征文作者分享
李雯博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博士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博士生李雯博作为优秀征文作者汇报了《在神经系统健康人群中,残余胆固醇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在2021至2022年间,研究筛选了1100名神经系统健康的受试者,进行了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局部血管超声和SMA技术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在神经系统健康人群中,残余胆固醇水平升高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而不是LDL-C。
总结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构成了巨大挑战。本次论坛聚焦“脑健康与慢病防治”,介绍了以AD、偏头痛为代表的脑健康领域的疾病现状,并分享了最新的临床进展和诊治手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脑健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