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 “逸”心向阳】孩子厌学知多少

文摘   2024-10-21 17:37   山东  


  东城逸家小学心理健康专栏


孩子厌学知多少





在校园里,我们发现有的孩子突然就不来学校了,或许在多次请假后持续不来学校了,或许是突然不来学校了,原来是孩子厌学了,孩子厌学的原因非常多,那么,孩子厌学是真的讨厌学习了么?还是其他的事情导致孩子不想来到学校学习?今天,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探索孩子厌学的原因和家长的干预措施。

原因一——学习倦怠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推上了残酷的竞争赛道,“鸡娃”、“内卷”已成为网络热词。在父母面对淘汰的恐慌焦虑中,很多孩子自幼便开始超前超量学习各种学科知识。除了极少数天资斐然的孩子能在其中如鱼得水,大部分被“鸡”的孩子实际难以承受长期的过量学习大人有职业倦怠,孩子的职业是学生,也会出现学习倦怠。尤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对学习的意义、方法等有自己独立的评估和思考,在行为上很可能会偏离社会传统期待。

原因二——社交问题


在学校中里,学习文化知识只是所有事物中的一部分。孩子来到学校之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走出家门,与社会发生更多的链接。每个孩子都会在学校之中与老师和同学发生人际上的碰撞,这其中有正向的互动,但也必然会有负面的摩擦。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些负面的社交困惑,又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及时正面的反馈和疏导,就很有可能对学校环境产生厌恶和逃避。


原因三——情绪问题

厌学的孩子,通常合并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问题,多由长期不良亲子互动和家庭或学校中的负性应激事件诱发。情绪问题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必然会影响饮食、睡眠、注意力及记忆力,进而造成孩子意志减退、执行力低下、心身健康状态全面下降。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辆油量耗光的汽车,没有能量继续前进,许多简单的事情都变得困难重重,更别提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披荆斩棘了。孩子往往会出现退缩、回避、躺平。孩子的不良状态如果不为父母所理解,势必会激起父母的焦虑、指责和愤怒,亲子关系遭到破坏,糟糕的亲子关系会加重孩子的情绪问题,恶性循环由此产生。


原因四——不典型神经发育

患有孤独症(自闭症)的澳大利亚社会学家朱迪·辛格被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末创造了“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这一名词。神经多样性是一种与先天神经发育有关的特质,包括但不限于: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阅读障碍、运动障碍等。这类孩子从小会在感知、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社交等方面显得与众不同,很容易被家长、老师和同学误解为不认真、不用功、故意捣蛋、缺乏教养的“问题学生”,所以常在学校中遭遇排挤、孤立甚至霸凌。进入传统学校对这些孩子来说往往意味着更多的适应困难。外界负面评价会对孩子的自尊、自我认同等产生严重打击。这类孩子的根本问题是先天神经发育的问题,而非精神心理障碍,但长期的外界负面反馈会使这部分孩子抑郁焦虑等继发的心理行为问题高发,进而对他们的学业产生巨大的打击。。

原因五——小孩的小心思


有的孩子不去上学可能是为了一些校外的实际利益,比如有的孩子不去上学可以在家里无忧无虑的玩游戏,毕竟电资产品的诱惑是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而小孩子的自控力、分辨力偏弱,无法理性地对待电资产品的使用。



干预方法


1.及时发现与干预
    家长如果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孩子厌学、拒学的迹象是能被及早发现的。家长应平等、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厌学的原因,但避免过度刺探孩子的隐私。
2.对孩子有同理心
    家长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容量”对孩子厌学、拒学的行为多一些包容和允许。
当孩子和家长沟通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尽量不带有批判的色彩。当家长能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包容和允许的心理空间时,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才有可能提升。
3.家长自身的调节
    家长自身的情绪处理方式,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家长先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靠山,也才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种包容和允许的心理空间。
    轻度的厌学、拒学,可以通过适当引导教育来调整。但若是孩子出现中重度的厌学、拒学表现,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编辑:李瑞芳

初审:张丽巍

复审:孙良润

终审:刘云芳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官方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