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绿洲
共建精神和谐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00年,我国首次组织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今年全国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让我们共同学习精神卫生知识、传播精神卫生理念。
任何一个身体器官生病时,人们都知道去看医生,并会受到安慰。
可是心理生病,人们不愿寻求帮助,常被认为是在矫情,甚至还会遭到嫌弃。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精神疾病污名化的存在。污名化是一种标志或标签,表明被标记者具有不受社会欢迎的负面属性,导致其个人价值受损,社会身份被贬抑。污名化现象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有人会将精神疾病和个人特质画等号。比如:
患精神疾病的人=没有学习工作能力的人
患精神疾病的人=性格缺陷的人
患精神疾病的人=不可预测的暴力倾向的人
有人会就精神疾病的病因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
“得抑郁症的人就是想太多”
“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故意找事儿”
“他就是闲的,让他忙成我这样就没空得病了”
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理解,污名化都会给精神疾病患者带来大量负面影响。
其实,对于深陷抑郁泥淖的人来说,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是最重要的。
抑郁症:
1.找他们具体优点,及时向他们真诚地反馈,以鼓励他们,减轻他们的自卑感。
2.交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鼓励和协助他们完成,提高内在价值感。
3.邀请他们参加文体活动,增强动力。
4.避免让他们感到内疚的言行。
焦虑症:
1.鼓励他们做一些静态运动(如冥想)放慢语速和他们说话,带动他们放松下来。
2.当他们想得太远陷入焦虑时,问问他们现在最急需处理的是什么?
3.多讲一些保证性的语言,如“这件事我认为你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在我看来你想得很完善了”
4.避免让他们焦虑的言行,如“如果……”“万一……”“快一点!”
双相情感障碍:
1.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表现,及时治疗。
2.躁狂相时尽量倾听他们的表达,避免在躁狂相时和他们争论,抑郁相时鼓励或陪同运动,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当然,这些只是日常行为与交流上我们需要注意的点,在此之前最重要的,还是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在此呼吁广大家长朋友们,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应该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务必不能隐瞒孩子心理问题,或者擅自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寻求心理支持:
01
校内心理支持途径
02
校外心理支持途径
值此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会通过发布心理小报、开展课上知识竞答、视频科普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我们共同携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保驾护航!
编 辑 | 唐婉欣
一 审 | 向志圆
二 审 | 马冬晴 钟武伟
三 审 | 向雄海 杨革非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