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
——狄德罗
12月9日,长征八号甲遥一运载火箭(简称“长八甲遥一火箭”)顺利装船,前往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八甲火箭作为未来我国中低轨主力火箭,将于明年1月执行首飞任务。
“长八甲火箭是在长征八号火箭的基础上,针对未来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而特别改进研制的。”长八型号总设计师宋征宇介绍,“长八甲火箭具备性能先进、低成本、高可靠性和快速发射等特点。此次首飞任务标志着长八甲火箭的正式亮相,将为我国低轨卫星组网等任务作出重要贡献,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在装船起运前,火箭院总体设计部、物资中心、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紧密配合,高效完成了箭体装箱和标准集装箱装箱工作。同时,长八型号项目办还组织了对箭体的状态监测和安全防护,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据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实验室于12月6日发布的《嫦娥七号高分立体相机影像测图能力分析及应用探讨》,嫦娥七号所携带的高分立体相机的分辨率最高将可达0.275m。根据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嫦娥七号搭载的高分立体测绘相机可在 190km×55km、200km×80km 和 200km×200km 三种工作轨道上获得分辨率优于 0.3 米、0.4 米和 1 米的月面图像,最高可达0.275米。
据介绍,嫦娥七号的相机预计在轨工作 8 年,能够为未来各项探月工程提供数据支撑。随着26年嫦娥七号的升空,我们也将能观测到更为清晰的月球图景,即使是阿波罗登月遗址也不在话下。
香山科学会议第759次学术讨论会于2024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聚焦“月基全域太空环境平台”建设。会议由多位院士和专家主持,汇聚了100余名学者。讨论会围绕月基环境探测、建造、运输和能源利用四大议题,旨在推动月球开发。张军院士提出构建月基“知-源-运-建”平台体系,开展“三站一体”月球科考工程。吴艳华强调国际月球科研站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开放科学平台。会议还包括了多场专题报告和深入研讨,旨在促进月球科研和太空探索的新发展。
2024年11月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公布评审结果,由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青年教师党朝辉副教授(SWARM-X实验室负责人)牵头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编队构型快速优化与重构技术”获得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党朝辉首次担任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这既是对他本人及团队的鼓励,也是对他们未来的责任委托和殷切期望。希望他们5年后能够交出优秀的答卷。
“引力波探测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是中国政府为支持年轻科学家在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国在引力波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还对国家的科研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
天龙三号也即将发射,为我国带来‘一箭30星’以上的‘群打’能力。也就是说,一次可以将30颗卫星送往宇宙。
国内商业航天最大运载力火箭天龙三号“苏州号”正在进行组装工作。与去年成功发射的“张家港号”天龙二号相比,“苏州号”长度增加到70多米,近地轨道运力17吨,是天龙二号的8倍,应用了不锈钢3D打印发动机、液氮汽化增压等数十项新技术,满足互联网卫星“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
星河动力航天近期成功完成了智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反推火箭的系列试验,包括方案验证、高低温性能测试和整流罩实爆打开等。这些试验验证了反推火箭的技术方案、结构可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确保了发动机性能满足指标要求。反推火箭的点火延迟时间短、短时大推力特性,对火箭一子级分离至关重要。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星河动力航天已具备大推力反推火箭研制能力,为智神星一号及其他型号火箭的分离系统研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2月7日,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吉天双星在轨测试总结评审、图像质量分析报告评审暨数据产品发布活动”。活动现场宣布,吉天双星图像质量良好,非沿轨一次过境曲线成像技术得到在轨验证,已实现超千公里的曲线目标一次成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4年12月6日,吉天双星已获取2万余景高分辨率、高质量遥感影像。
近日,航天云际时空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8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地理遥感信息服务;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卫星遥感应用系统集成;计算机系统服务等。
据企查查,该公司由中国四维、易智瑞和重庆两江专精特新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其中,中国四维出资4080万元,持股51%;易智瑞出资2720万元,持股34%。
易智瑞官微显示,10月22日,中国四维与易智瑞、重庆两江专精特新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重庆市两江新区签署《股东合资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航天云际,携手在空天信息服务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空天信息产业的发展。
新成立的航天云际将依托航天科技和中国四维在遥感卫星应用领域的专业优势和易智瑞在地理信息领域的深厚积累,结合两江产业集团在当地市场的根基,探索空天信息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空天大数据智能化服务提供商。
近期,两家通信芯片公司芯迈微半导体和中科晶上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芯迈微半导体获得华宸创芯创投的A轮融资,具体金额未披露,公司专注于4G和5G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中科晶上获得综改试验(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资金将用于芯片研发和扩大生产规模,其产品应用于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
2024年,国内通信芯片行业融资活跃,包括开元通信、迅芯微、星思半导体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完成数亿元融资,旨在丰富产品线、提升市占率、加大研发投入。这些融资事件反映了通信芯片行业的发展势头和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信心,将推动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上取得更大进展。
美国众议院即将投票表决年度国防法案,其中包括拨款30多亿美元用于移除美国无线网络中的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以消除安全风险。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估计拆除这些设备的成本为49.8亿美元,但国会此前仅批准了19亿美元。FCC主席Jessica Rosenworcel警告,资金不足可能导致农村网络关闭,威胁911服务。2019年,国会要求电信运营商清除网络中的中国电信设备。该法案还涉及其他针对中国的条款,包括报告中国规避美国安全法规的举措和评估中国生物技术能力。资金缺口的填补计划将由FCC的AWS-3无线频谱拍卖所得资金支付。
美国Ad Astra火箭公司与SpaceNukes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大功率核电推进技术,旨在载人登火和深空探测。Ad Astra拥有20年VASIMR®等离子体火箭的研制经验,而SpaceNukes基于10年Kilopower反应堆技术。他们的目标是2030年前在轨演示,30年代商业化。VASIMR®发动机利用射频波将推进剂转化为等离子体,通过强磁场加速产生推力。Kilopower核反应堆以其高温性能和安全性,成为理想的核电推进能源。合作计划先研制100 kW系统,再升级至数MW,以实现更远深空任务,无需推进剂库或阳光。
Thaicom在印度取得了关键的监管突破。其子公司Ipstar India已获得印度国家空间促进和授权中心(in Space)的授权,可以在印度使用Thaicom卫星提供卫星服务。
IN SPACe是印度政府空间部下属的一个自主节点机构,负责促进、授权、授权和监督非政府实体开展空间活动。Thaicom于12月6日宣布获得授权。
根据印度新的太空政策,IN space已授权Ipstar India使用现有的Thaicom卫星Thaicom 4和Thaicom 8提供卫星相关服务。该机构还授权Thaicom的新卫星Thaicom 9,这是由Astranis建造的具有软件定义高通量技术的下一代卫星,将于2025年发射。
Globalstar与Parsons合作,为国防市场提供安全的卫星通信服务。Parsons开发了一种波形技术,通过Globalstar的LEO卫星网络实现通信,利用软件驱动的解决方案简化了集成和更新。Globalstar的窄带卫星网络专注于语音、短信和低带宽数据应用,与高带宽服务提供商形成差异化竞争。合作利用Globalstar的双频L波段和S波段架构,以及其弯管卫星架构,无需硬件修改即可升级。该服务旨在提高在射频拥堵环境下的通信弹性,已在北美展示,并计划扩展到其他地区。Parsons还开发了兼容的用户设备,包括手持电话和跟踪设备,以适应该系统。
12 月 8 日蚂蚁集团今日宣布一项重大人事调整。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总裁韩歆毅将正式接任 CEO 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业务运营及日常管理,并直接向董事长井贤栋和董事会汇报。井贤栋表示,自己将更加专注于董事长职责,全力支持韩歆毅及其团队。
韩歆毅自 2014 年加入蚂蚁集团,历任战略投资副总裁、CFO 及董事会执行董事等重要职务。今年 3 月,他被任命为总裁。井贤栋对韩歆毅的贡献表示高度赞扬,认为他凭借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和勤勉专业的精神,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日晚上,久未公开露面的马云今日现身蚂蚁园区,为支付宝和蚂蚁集团的 20 岁生日送上生日祝福。
马云表示,「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庆祝支付宝的 20 周年,过去的 20 年,你们无中生有,创造了支付宝,余额宝,蚂蚁森林……以自己的努力和方式参与了社会的发展建设。我在这里代表最早的创始群体,致敬支付宝,致敬蚂蚁,祝福蚂蚁!」
小米正在为旗下第三款车型做准备,而这会是一款走量的车型。据悉,小米汽车第三款车也是一款 SUV,将采用增程式动力,定位较低,内部代号为「昆仑」,预计 2026 年正式上市销售。
根据最新爆料,小米的「昆仑」SUV 或将交由武汉东风汽车进行代工,也有可能是收购并改造东风的现有工厂,预计起售价格在 15 万元左右。爆料人士提到:「昆仑就是 KL,是 King's landing(君临),划时代的程度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12月8日下午,知名艺术家蔡国强《红帆》艺术白天无人机烟花表演途中,大量无人机掉落地上或坠入海中。目击者称,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暂不明。蔡国强表示,请大家帮忙收拾一下,无人机不要带回家。据悉,12月8日下午4时35分开始,当代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红帆》艺术白天无人机烟花表演活动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秀涂村举行。
谷歌表示,其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系列有一个奇特的功能:能够「识别」情绪。
谷歌周四发布了其最新 AI 模型系列 PaliGemma 2,该模型具备图像分析能力,可以生成图像描述并回答有关照片中人物的问题。谷歌在其博客中介绍,PaliGemma 2 不仅能识别物体,还能生成详细且与上下文相关的图片说明,涵盖动作、情感以及整体场景的叙述。
PaliGemma 2 的情感识别功能并非开箱即用,需要进行专门的微调,但专家们仍然对此表示担忧。
多年来,许多科技公司一直在尝试开发能够识别情感的 AI,尽管一些公司声称已经取得突破,但这一技术的基础仍然存在争议。大多数情感识别系统都基于心理学家 Paul Ekman 的理论,即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愤怒、惊讶、厌恶、喜悦、恐惧和悲伤。然而后续的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表达情感时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情感识别的普遍性受到质疑。
情感识别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其可靠性和偏见。一些研究表明,面部分析模型可能会对某些表情(如微笑)产生偏好,而最近的研究则表明,情感分析模型对黑人面孔的负面情绪判断比白人面孔更多。
谷歌表示,PaliGemma 2 在进行「广泛测试」后,评估了其在人群偏见方面的表现,结果显示其「毒性和粗俗内容的水平低于行业基准」。但该公司并未公开测试所依据的完整基准,也没有明确表示所进行的测试类型。谷歌披露的唯一基准是 FairFace——一个包含数万张人像的面部数据集。谷歌声称,PaliGemma 2 在该数据集上的表现良好,但一些研究者批评 FairFace 存在偏见,认为该数据集仅代表少数几种族群。
据悉,特斯拉即将推出一款备受期待的入门级车型——Model Q,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即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市场。这一消息是在德银投资者会议上由特斯拉方面透露的,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特斯拉透露,Model Q 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经济环保的出行选择。同时,这款新车还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选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这一设计策略不仅体现了特斯拉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先地位,也展现了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车身尺寸方面,Model Q 的长度约为 3988 毫米,相比特斯拉的另一款车型 Model 3,它显得更加小巧紧凑。具体而言,Model Q 比 Model 3 短了约 15%,同时车身重量也减轻了约 30%。这样的设计使得 Model Q 在城市驾驶和停车方面更加便捷,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出行选择。
特斯拉还宣布了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张计划。除了即将推出的 Model Q 之外,特斯拉还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车型,其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三排长轴距版 Model Y。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巩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波兰机器人公司 Clone Robotics 近日宣布,其开发的限量版人形机器人「克隆阿尔法」(Clone Alpha)即将在明年开放预订。
据了解,这款机器人被描述为「肌肉骨骼仿生人」,其模拟人类的解剖结构,拥有超过 200 个「骨骼」和一个仿生呼吸系统。使用合成器官、人造肌肉和韧带,而非传统的机器人组件。
Clone Robotics 计划仅生产 279 台「克隆阿尔法」机器人。该公司表示,「克隆阿尔法」的肌肉系统通过名为 Myofiber 的革命性人造肌肉技术来驱动骨骼。其运动系统通过电池驱动的泵和阀门系统实现,通过在体内循环水来驱动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水储存在躯干内的容器中,躯干具有类似人类的肋骨和脊柱。这种水填充的设计使机器人更加柔软,更接近人类。
虽然 Clone Robotics 声称克隆阿尔法具备 16 项预设技能,包括记忆家居布局、厨房库存,甚至还能提供「诙谐对话」,充当私人管家和保姆,但许多人对这款机器人的实际能力仍持怀疑态度。该公司尚未展示克隆阿尔法的实际运行情况,其所有组件如何协同工作仍有待观察。
尽管存在质疑,Clone Robotics 的创始人 Dhanush Radhakrishnan 和 Lucas Kozlik 相信,克隆阿尔法不仅可以在家庭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工作场所发挥作用。这种能够像人类一样移动的机器人可以更轻松地适应各种角色,无需对生产线进行重大改造。
>End
>>>
太空与网络综合转载。来源:参考消息、光明网、国际火箭发射、国际航天爱好者、微视航天。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
充满激情的新时代,
充满挑战的新疆域,
与踔厉奋发的引领者,
卓尔不群的企业家,
一起开拓,
一起体验,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质,
共同实现更高价值,
共同见证商业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与网络》,观察,记录,传播,引领。
>>>
·《卫星与网络》编辑委员会
高级顾问:王国玉、刘程、童旭东、相振华、王志义、杨烈
· 《卫星与网络》创始人:刘雨菲
· 《卫星与网络》副社长: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