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童爸育儿
有儿童健康问题,免费问童爸育儿智能体:【童爸育儿】智能问答
@四川观察:【#赵露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应#】2025年1月1日,@赵露思的微博 对最近所有发生的事件进行回应,#赵露思称21年就已开始治疗#,此前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个病的事情,不想让生病变成现在所谓的“炒作”,不过事已至此就想让大家更多了解。后悔是没用的情绪,“那就当成是给自己特殊时间去推翻此前内心的矛盾状态,重新建立自我的一次机会。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健康状况,它与一时的情绪低落或日常的忧愁有着本质的区别。抑郁症患者可能会经历长时间的情感低沉、对事物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能够在公众面前维持表面的积极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阳光型抑郁症”。这些人在人前总是带着礼貌的微笑,但背地里却独自承受着内心的痛苦与泪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正在经历抑郁症的人,并理解他们的困境不是靠“想开一点”就能克服的。大家可以给予更多理解和关心,而不是冷漠地胡乱猜测和不负责任的评论。
躯体化(Somatization)是指心理上的困扰、压力或情绪问题转化为身体症状的现象。这一过程通常不是患者有意为之,而是潜意识层面的反应,患者通过身体的症状来表达内心的冲突或不适。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躯体化被视为一种防御机制,借此个体可以将难以处理的心理痛苦转换为更易于接受的身体症状,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例如,一个人可能经历长期的情绪紧张或心理障碍,但这些心理问题并未以典型的心理症状如抑郁或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转变成了诸如头痛、胃痛、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其实躯体化现象并不罕见,许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尽管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仍然频繁感到头痛、胃痛或肌肉酸痛,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这时,我们可能正在经历所谓的“躯体化症状”。我们的身体会以疼痛、不适或其他形式的生理问题来表达内心未被解决的情绪困扰。躯体化症状不是装病,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心理障碍信号。它表明,当内心的焦虑、抑郁、压力等负面情绪没有得到适当处理时,大脑可能会通过身体上的不适来表达这些情绪。
@儿科医生小平平: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躯体化症状。那么,什么是躯体化症状呢?躯体化症状,是不是疾病呢?躯体化症状(Somatic Symptom)是指患者体验到的身体不适或功能丧失,这些症状不能完全由任何已知的医学状况解释,或者即使存在医学状况,患者的痛苦程度、关注点或行为反应明显超出了通常预期。这类症状往往是长期的,并且可以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简单来说,就是虽然通过检查,没有发现有身体上的疾病,但是患者就是感觉不舒服、难受,甚至导致功能丧失。或者,虽然有一些疾病,但是并没有患者表现的这样严重。
具体来说,躯体化症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疼痛:如头痛、背痛或其他部位不明原因的疼痛。
2. 胃肠道问题:例如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3. 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或无法达到性高潮等问题。
4. 疲劳和虚弱感:持续感到疲倦或无力,影响日常活动。
5.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晕厥、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
而且,这仅仅是部分表现,躯体化症状的表现多种多样,远远超过这些方面。那么躯体化症状,是否是疾病呢?躯体化症状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但它确实属于一种心理健康问题,具体来说它可能被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这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有详细描述。
@儿科医生小平平:和躯体症状障碍相似,还有一种疾病,叫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孟乔森综合征的患者,也往往表现出来各种症状,但是去医院检查,又不能查出特别的身体上的问题。那么,这两种疾病,有哪些异同点呢?
1. 相同点,都有躯体症状表现:两者患者均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如疼痛、疲劳、呼吸困难等,且这些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影响。
2. 不同点:
(1)概念及症状表现的不同:
• 躯体症状障碍:主要特征是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这些症状会引起患者明显的痛苦和焦虑,且患者往往过度关注和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但通常不是故意伪装或夸大症状,其躯体症状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身体不适,也可能是对正常生理感觉的过度解读。
• 孟乔森综合征:又称为做作性障碍,患者会故意伪造或夸大躯体或心理症状,甚至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以获取医疗关注和照顾,其症状往往是虚构的或故意加重的,并非真实的疾病状态所致。
(2)病因不同:
• 躯体症状障碍:通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通过心理生理机制导致躯体症状的出现;也可能与患者的人格特点、认知方式以及早期的生活经历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 孟乔森综合征:病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与患者的心理创伤、童年经历、人格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患者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过被忽视、虐待或缺乏关爱等,导致他们通过制造虚假症状来获取他人的关注和关心。
在治疗上,躯体症状障碍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对躯体症状的不良认知和应对方式;药物治疗则主要针对患者可能伴随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等。
@寒江独钓僧:躯体症状障碍表现为患者极度关注自己身体症状,如疼痛或疲劳,从而导致严重的情绪困扰和功能问题。患者不一定被诊断出与这些症状相关的医疗状况,但会对这些症状做出不正常的反应。患者经常把自己的症状往最坏的方面想,频繁地寻求医疗护理,即使已经排除了其他严重疾病,还在继续寻找解释。从而让患者难以正常生活,有时还会导致残障。躯体症状障碍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躯体症状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这些因素都可能起作用:
1) 遗传和生物因素,如对疼痛特别敏感
2) 家庭影响,可能是遗传或环境影响,或两者均有
3) 消极的人格特质,这会影响患者识别和感知疾病和身体症状
4) 对情绪的意识或处理问题的能力下降,导致身体症状成为焦点,而不是情绪问题
5) 听取不正确的医学建议。比如,亚健康之说,微博上面夸大的医学科普,等。
现在对于躯体症状障碍没有太好的预防措施,以下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1) 如果患者有焦虑或抑郁问题,请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2) 让患者学会识别的压力对身体的影响,并经常练习压力管理和松弛技术。
3) 如果发现患者患有躯体症状障碍,应尽早得到治疗,以阻止症状恶化。
推荐阅读:
3.1 儿童抑郁症
3.2 对自杀的误解
3.3 让孩子“生有可恋”
3.4 青少年自杀的早期预警征兆
3.5 如何帮助有自杀信号的孩子
3.6 部分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3.7 青少年自杀事件
四、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五、抑郁症的真实案例
5.1 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抑郁症经历
5.2 张国荣因抑郁症而跳楼自杀
5.3 演员马思纯谈自己患抑郁症
5.4 天才儿子金晓宇全网刷屏
5.5 CoCo李玟因抑郁症去世
5.6 科普文汇总: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六、抑郁症的英文专业资料
七、关于失眠和褪黑素
7.1 关于失眠
7.2 关于褪黑素
7.3 关于神经衰弱
八、关于焦虑障碍
九、关于强迫症
一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障碍日(World Bipolar Day),这是因为3月30日是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生日。梵高去世后,医学界推断梵高很可能是罹患了双相情感障碍(双相障碍/躁郁症)。为了纪念他,亚洲双相障碍网络、国际
双相障碍基金会及国际双相障碍学会联合发起倡议,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种疾病,理解和包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升广大民众防治意识。
梵高的星空
精神卫生686:抑郁症是一类很常见的精神疾病,各种原因都可能引起,主要表现是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高兴不起来),会对个体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根据WHO的数据,全球有大约3.5亿人与抑郁症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WHO预计在2030年抑郁症将位列全球疾病负担之首。抑郁症如此高发,且对人们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如何识别,如何应对呢?请看来自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的科普动画。
二
2.1 抑郁症的症状
● 一种心境状态,表现为悲伤、绝望、焦虑、空虚、沮丧或无望的感觉;没有感觉;或者表现为流泪。抑郁心境(情绪不良)可能是正常的,或者是精神病理综合征或一般躯体疾病的一种症状。
UpToDate临床顾问:抑郁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或愉快感丧失、食欲和体重减少或增加、失眠或嗜睡、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无价值感或内疚感及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双相障碍的特征是周期性病理性心境高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有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即同时有心境高涨和抑郁),且几乎总是有抑郁发作。双相Ⅱ型障碍的特征为有1次或多次重性抑郁发作,且至少有1次轻躁狂发作。
科普:抑郁没有一张固定的“脸”。抑郁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低落状态,可能给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造成障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抑郁?抑郁患者在至少2周的大部分时间内感到情绪低落,还存在1种或2种以下症状:① 对曾经的爱好失去兴趣;② 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伤心、沮丧、无助或暴躁。
推荐阅读:
✩ 怡禾心理熊红芳:“想开点吧!”这可能是深陷抑郁的人最烦恼的一句话
✩ 丁香园:这类疾病只有5%患者接受治疗,还有节目讲「别听医生建议」(躁郁症)
2.2 抑郁症的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抑郁症如何治疗?包括下列1种或多种:药物治疗;咨询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护士或社会工作者;向脑部输送磁波或电流。较轻的患者可通过用药或咨询缓解,重度患者通常需要用药+咨询。还有一种疗法称为“经颅磁刺激”(简称TMS),是用贴着头皮的装置向脑部输送磁波,药物和咨询无效时可能会使用。部分重度抑郁患者可能需要电休克疗法(简称ECT),即让电流以安全方式通过脑部。何时能好转?两种治疗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起效。许多患者服药2周内即开始好转,但可能需4-8周才完全显效。许多到咨询师处就诊的患者会在数周内好转,但可能需8-10周才能充分见效。如果尝试的第一种治疗无效,应告诉医护人员,但不要放弃。一些患者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治疗或治疗组合才能找到有效的,该过程中医生、护士或咨询师都可提供帮助,还可教您在寻找恰当疗法或等待治疗起效期间如何应对抑郁。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应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药物可能比咨询起效略快,但也有副作用。且部分患者不喜欢用药。而咨询意味着将自己的感受告诉陌生人,这对部分患者比较困难。
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和成人相同吗?略有不同。一些青少年常表现得低落或情绪化,难以判断是否确属抑郁。抑郁青少年往往暴躁易怒,甚至可能寻衅打架。对于青少年患者,一般建议先尝试咨询,再尝试用药。因为一些青少年使用抗抑郁药可能引发问题。但有时药物治疗是必需的,多数专家认为在必需的情况下进行药物治疗合理而安全。
如药物治疗期间有生育计划怎么办?一些抗抑郁药对胎儿有害,但孕期不治疗抑郁也有害。如有备孕计划应告知医生,但不要停药。医生可帮您计划如何安全妊娠。如分娩后计划母乳喂养,也应告诉医生。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很有益。一些抗抑郁药在哺乳期使用比较安全。对产后抑郁不加治疗也会造成危害,因此不得停药。医生会告诉您如何安全喂养婴儿。
UpToDate临床顾问:抗抑郁药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氟西汀于1972年合成,在1987年成为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重性抑郁的第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此后,舍曲林于1991年、帕罗西汀于1993年、西酞普兰于1998年、艾司西酞普兰于2002年分别得到批准。氟伏沙明在美国从未被批准作为抗抑郁药使用,但在1993年被批准用于治疗强迫症。除抑郁外,临床医生还用SSRI类药物治疗许多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强迫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经前期综合征)及躯体形式障碍。
@罗百竹: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有一个很难的地方——身体其他器官生病了,我们的头脑还可以做出判断是否应该治疗;但是当心理生病了,我们的头脑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没有选择去积极治疗,而选择了相反。所以身陷抑郁症的人啊,他/她很难接受自己得了抑郁症,她/他需要身边亲友的帮助——来帮助她/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更多人来了解更多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从而让这个世界少一些悲剧。
@罗百竹:我一般趁着大促活动就会给我妈买了一些左洛复(舍曲林)。我妈有老年性的抑郁症,我对老年性抑郁症这种病理解,就是一种类似于高血压/糖尿病的疾病——也是人老了之后的某些功能出现了老年性的障碍,就像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需要服药一样,老年抑郁症病人也是如此,只需要补充你所需要的物质,你就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妈一开始不接受自己有抑郁症,后来她慢慢接受了之后开始规则使用药物(请遵医嘱),伴随多年的很多疾病症状都消失或缓解了,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好的转变。
@罗百竹:如怀疑自己抑郁,应去医院就诊,只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员才能确诊。你也可以初步在线上咨询专业医生,例如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怡禾健康】【卓正医疗】,在“问医生”里搜索抑郁症,就可以找到系统推荐的医生。抑郁症患者可通过用药或咨询缓解。许多患者服药2周内即开始好转,但可能需4-8周才完全显效。许多就诊了咨询师的患者会在数周内好转,但可能需8-10周才达最大疗效。如果尝试的第一种治疗无效,应告诉医护人员,但不要放弃。
童爸提醒:一旦抑郁症达到了重度,药物治疗就要比心理治疗更重要,而且成本更低。现在很容易获取到原研药然后开始治疗,但是很多人不接受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事实而拒绝使用药物。国内针对抑郁症的高质量的心理治疗,一方面并不多(特别是小城市),另一方面高质量的心理治疗的价格也很贵。一般来说,对于治疗抑郁症,循证医学肯定是建议双管齐下,但是对于重度抑郁,我认为药物治疗要放在心理治疗前面。
推荐阅读:
2.3 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
2.4 躁郁症(双相障碍)
心境非常快乐时,也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即“躁狂”或“躁狂发作”。患者可能会:
●容易生气
●比正常情况更为活跃
●感觉拥有特殊的力量
●感觉不需要睡觉
●不加思考而做出不好的选择
●启动许多事情但并不完成
有时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即“抑郁发作”。患者可能会:
●每天大多数时候感到非常悲伤
●体重大量减轻或增加
●入睡困难或睡得太多
●感到非常疲倦
●无法享受事物
●自我感觉很差
●考虑死亡或自残
患者可能有工作或上学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无法与家人和朋友融洽相处。
●电休克治疗(简称ECT)–以安全的方式使一股电流通过患者脑部,引起脑部化学变化从而缓解重度抑郁。某些患者感到非常悲伤,可能需要ECT改善症状。
●心理治疗(咨询)–即与治疗师交谈您的感受、想法和生活。目前有不同类型的心理治疗。一般而言,重点均是帮您学习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双相障碍。
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应继续每天用药,以防止心境和行为出现大的改变。
2.5 认知行为治疗(CBT)
三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和自杀
3.1 儿童抑郁症
●低出生体重
●有一级亲属患抑郁和焦虑的家族史(包括母亲的产前或产后抑郁)
●家庭功能不良或照料者与儿童之间存在冲突
●早期经历逆境(如虐待、忽视或早期丧亲史)
●心理社会应激源(如同伴问题、同伴侵害/欺凌、学业困难)
●性别烦躁和同性恋,尤其是年少受过欺凌时
●以消极方式看待事件和应对压力
●有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学习障碍、注意缺乏多动障碍(ADHD)及对立违抗障碍的病史
●创伤性脑损伤
●慢性疾病,尤其是症状和/或治疗负担长期破坏生活时
UpToDate临床顾问:6-11岁儿童的抑郁估计终生患病率是2%,而在12-17岁的青少年中为7%。在青春期前儿童中,男孩的抑郁患病率似乎比女孩高。在青少年中,女孩比男孩更常发生抑郁,比例约为2:1。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不良、快感缺失、食欲或体重变化、睡眠障碍、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精力不足、无价值感或不恰当的内疚感、认知损害,以及反复出现死亡/自杀的想法或自杀企图。儿童抑郁通常合并物质使用障碍、焦虑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和品行障碍,而且易使青少年早期发生心血管疾病。
@三联生活周刊:#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 #童年抑郁之痛#大多数家长觉得就是孩子意志力薄弱、不听话,这也涉及到大多数家长对精神卫生的耻感:我的孩子怎么会得精神疾病呢?北大六院精神科医生林红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访谈时谈到家长可以从两方面识别孩子是否抑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社会功能。”林红提到,一些孩子间歇性不想上学,在家发脾气,甚至出现躯体症状,一到周日晚上,就头疼、眼睛疼、牙疼、脖子疼、脚后跟疼、低烧等,家长总认为,孩子只是意志力薄弱、不听话,甚至装病。林红会开玩笑,“你装一个试试”。还有人觉得,“小孩有什么心理问题,就是惯的、欠揍。”但在林红看来,“实际上孩子他有很深的痛苦,却完全被成年人的世界忽略了。”
@史秀雄Steve:美国CDC的数据是超过一半的自杀行为都和抑郁症有关,而未经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终生自杀风险是20%。重度抑郁的自杀率和终生自杀率都是最高的。高中重度抑郁这么多,在未来就必然会看到更多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杀的事件,而且会越来越频繁。
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为什么得抑郁症的孩子这么多?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从基础教育也好,到高等教育,我认为应该重新扭转方向,已经有点误入歧途。这个教授说的都是我心里想的话!
推荐阅读:
3.2 对自杀的误解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结的关于自杀的一些常见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妨碍有效的预防和支持措施。
误解:谈论自杀会引发自杀行为。
事实:讨论自杀并不会给没有自杀念头的人植入这种想法。相反,开放地谈论自杀可以让有自杀倾向的人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绝望感。
误解:只有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才会考虑自杀。
事实:虽然许多自杀者确实患有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但并不是所有考虑或尝试自杀的人都有明确的精神疾病诊断。压力、失落、孤立感等生活事件也可能导致自杀风险增加。
误解: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自杀,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
事实:大多数考虑自杀的人实际上是在内心深处挣扎,他们并非完全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危机时刻是短暂的,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误解:一旦某人试图自杀而未遂,他们的风险就降低了。
事实:事实上,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在未来再次尝试的风险更高。因此,对于自杀未遂者的持续支持和治疗非常重要,以防止进一步的危机发生。曾经自杀未遂是最重大的自杀风险因素之一。
误解:青少年不会认真考虑自杀;那只是他们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事实:青少年自杀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年轻人同样可能面临深刻的心理困扰和自杀风险。任何关于自杀的言论都应被认真对待,不应轻视。自杀是全球15-29岁年龄组中第四大死亡原因。
误解:自杀总是毫无预警地发生的。
事实:尽管有些自杀事件看似突然,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在采取行动之前都会表现出一些迹象或信号。了解这些警告信号并及时作出反应可以帮助挽救生命。研究表明,大多数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清楚地表达过自己的自杀企图。
误解:儿童不会自杀,因为他们不懂得人终有一死,而且从认知角度来看,他们也无法执行自杀行为。
事实:尽管很少见,但的确有儿童自杀的情况,因此应该认真对待在任何年纪的任何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儿童同样可能面临深刻的心理困扰和自杀风险。
推荐阅读:
3.3 让孩子“生有可恋”
3.4 青少年自杀的早期预警征兆
@王人平:如何识别出最有自杀风险的青少年呢?在《 阿内特青少年心理学》一书中, 心理学家阿内特通过研究,划分出三种不同的途径。第一种人数最多,他们与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关系常年不好,他们之前就曾尝试过自杀,并向朋友和家人传达了他们的自杀意图和计划;第二种人数居中,他们不断与严重的精神疾病做斗争,如重度抑郁障碍或双相障碍;第三种人数最少,他们之前一直表现良好,但由于某个突如其来的危机而导致自杀,他们没有明显的精神疾病,之前也没有自杀意图。然而,即使在这个组,也有五分之二的人在死前几周内表达过具体的自杀意图。综合不同的研究,都一致表明,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青少年自杀并不是对某个单一的压力或痛苦事件的反应,而是在经历了一系列长年累月的问题之后才发生的。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在尝试自杀前多多少少都会表现出情绪或行为问题的预警征兆。通常情况下,他们已经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出了努力,而这些努力的失败使他们坠人无望的漩涡,加深了他们的绝望感,最终导致自杀。
1. 直接的自杀威胁或议论,如“希望我死了”“没有我,我的家人会更好”“我没有什么可活的”;
3. 沉溺于音乐、艺术和个人写作中的死亡主题;
4. 因死亡、遗弃或分手而失去家人、宠物或恋人;
5. 家庭破裂,如失业、重病、搬迁或离婚;
6. 睡眠、饮食以及个人健康的紊乱;
7. 成绩下降,对以前看重的学校或娱乐活动失去兴趣;
8. 行为模式发生剧烈变化,比如,一个友善的人变得孤僻了;
9. 充满阴郁、无助和绝望的感觉;
10. 疏远家人和朋友,与重要的人有疏离感;
11. 将珍贵的财产赠予他人,或者“安排好自己的事情”;
12. 一系列的“事故”或冲动的冒险行为,比如,酗酒、不顾个人安危、做出危险举动。
心邻医疗: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并非完全突然和不可预测的,大多存在一些征兆。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各种严重的消极表现,如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等。具有代表性的迹象表现为:
● 赠送私人物件
● 跟所爱的人告别
● 购买凶器或藏匿药片
● 抑郁过后变得平静
● 制定结束自己生命的计划
● 发表声明说他们会结束自己的生命(包括社交平台)
低龄儿童所表现的问题行为更难被识别出来,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建议家长留意以下情况:
● 经常发脾气
● 抱怨头痛和胃痛却找不到身体问题
● 经常谈论恐惧和忧虑
● 学习出现困难
● 经常做噩梦
3.5 如何帮助有自杀信号的孩子
通义千问:面对察觉到自杀警示信号的情况,采取正确的行动至关重要。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预防自杀方面发挥作用。当注意到身边的人表现出自杀的预警信号时,如谈论死亡、表现出绝望的情绪、突然的行为改变、对未来感到无望、自我憎恶或安排身后事等行为,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来帮助他们。以下是根据宪法准则和安全合规的回答指南:
1. 保持冷静与关怀:当我们怀疑某人有自杀倾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一种非评判性的态度接近对方,表达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用温和的方式开启对话,例如:“我注意到你最近似乎有些不一样了,想知道你过得怎么样。”这样的开场白可以为对方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来分享他们的感受。
2. 直接询问但不逼迫:虽然可能让人感到不安,但是直接问及自杀念头是非常重要的。“你有没有想过要伤害自己?”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澄清情况,并给予对方表达内心痛苦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这些问题时要确保不会给对方施加额外的压力。
3. 倾听而不评价:一旦对方开始倾诉,重要的是做一个好的听众。不要打断或试图立即解决问题,而是认真听取他们的故事,展现同情心和理解力。这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并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支持。
4. 提供专业资源信息:如果确认了自杀的风险,应该鼓励并协助该人联系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有许多可用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如110紧急救援电话)、医院的精神科门诊以及社区健康中心等。同时也可以建议他们寻求家人或亲密朋友的支持。
5. 移除潜在危险物品:确保环境中没有容易获得的致命工具,比如武器、药品过量等,可以有效降低即时风险。此外,尽量保证该人在任何时候都有人陪伴,直到其状况得到专业人士评估为止。
6. 持续关注和支持:即使短期内危机解除后,也要继续定期跟进,因为自杀风险可能会随时间波动。长期的支持对于康复过程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定期通话、发送鼓励的信息或者邀请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维持联系。
7. 保护个人隐私:在整个过程中,尊重对方的隐私权同样不可忽视。除非是出于保护生命的目的,否则不应未经同意就泄露个人信息给第三方。
8. 增强正面信念:通过强调生命的宝贵性和存在的意义,尝试激发对方对未来抱有信心。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觉得非常困难,但是我相信你会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王人平:如何对青少年自杀行为进行有效干预?由查尔斯·科尔、克莱德·内比、多娜·科尔合著的《死亡课》一书中,指出青少年的自杀成因是复杂的,突出的因素是:和其他重要的人之间的关系存在缺陷或者改变,如和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同龄人或同学;为了合群而存在的潜在压力;处理问题时没有经验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与没有有效沟通、缺乏应对技巧以及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的其他问题有关。更广意义上讲,因为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异,而出现较低的自我认同、自我憎恶、精神抑郁,甚至更高的自杀风险。这样的青少年可能无法表达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自身问题,或者无法获得必需的帮助。书中还给出一些有效的干预和帮助措施:
• 认真对待他;时刻准备着倾听他的心灵。
• 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接受他;以悲悯之心镇定地、毫无成见地对待他。
• 不要害怕公开谈论自杀;问一些类似“你是否曾经想过要自杀或者伤害自己?”的问题。你也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事例,帮助你推定这个人是否有自杀的念头。
• 通过认真倾听,表达你的担心和关心,要用眼神交流,逐渐靠近他,如果合适的话,甚至应该抚摸他,握住他的手。
• 不要与他争论自杀是否是正确的,也不要争论他的感受是好是坏;一味的说教或者争论只会让你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 绝对不要激他;不要让他置于危险之中。
• 找出他是否有具体的自杀计划。
• 指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替代自杀来解决问题,但是不要欺骗他;强调自杀是用一种永恒的方式来解决一个暂时的问题,很不值得的。
• 采取行动将可能夺走性命的武器或者药物拿走。
• 提醒他尽管他可以为自己做出决定,但是人们还是愿意帮助他,人们还是很关心他的,你也可以试着与其他帮助机构取得联系。
• 向有经验的人或者专业机构寻求帮助。
• 在他得到帮助之前,要尽量与他待在一起,不要离开,不要让他独处;如果你必须离开,让他向你保证不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直到他们得到帮助解决问题。
• 不要无条件地向他保证你会保密。当然,在你们必须要互相承诺的情况下,这样的保证也是可以的。
帮助自杀者最重要的方式是要懂得倾听。关注他,在他身边帮助他。一定要倾听他的感受,试着去理解他的需求。聆听的过程包括注意获得自杀信息,理解对方的话语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大多数的危机干预工作者坚持每一个关于自杀的话语信息都必须要严肃对待。
怡禾心理:孩子自杀,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校园霸凌、亲子关系、挫折教育、死亡教育……层层相叠、环环相扣。怡禾曾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及博导 、安徽省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徐桂凤医生,针对以上问题为家长做了一次免费公益课程,以语音直播方式讲解答疑,课程推出后反响热烈,短短数天内即获得超过10万+收听,很多家长都表示受益匪浅。
课程大纲
● 为何儿童自杀事件频现?
● 亲子关系中的问题,是如何演变的?
● 养育的本质是什么?
● 挫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如何发现儿童自杀征兆?
● 当发现孩子有自杀征兆时,怎么办?
推荐阅读:
3.6 部分心理援助热线电话
国内心理援助热线电话(部分)
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12355
全国:400-161-9995
北京:800-810-1117 或 010-82951332
上海:021-51619995 或 021-12320-5
广州:020-81899120
深圳:0755-25629459
重庆:023-65372255
武汉:027-85844666
青岛:0532-85669120
吉林:0431-89685000 或 0431-89685333 (8:00 – 16:00)
天津:022-88188858
福建:0592-5395159
浙江:0571-85029595
江苏:0512-65791001
甘肃:0931-4638858
3.7 青少年自杀事件
四
@罗百竹:樊登说抑郁症——“抑郁症非常重要的心理来源,就是总是只想着自己的得失。”童爸点评:从樊登关于健康领域的一些视频来看,他根本就不专业!他可能读了几本不知道出处的相关书籍就自以为是,真是够膨胀的!他这些确定性的描述会让听众以为这些是盖棺定论,其实这些根本就是扯淡的。这些错误言论会让多少抑郁症患者在这种认知环境下更难活下去?! 其实正经的科普如下:目前科学上尚不清楚轻性抑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家族研究表明,该障碍并不存在家族聚集性。一些药物与抑郁症状有关。多重证据表明抑郁与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相关。然而,关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通常使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因此不清楚观察到的异常(如,神经影像学发现)是抑郁的病因、后遗症、两者皆不是还是两者皆是。抑郁患者在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情绪低落并持续至少2周。他们至少还存在以下2种症状之一:1、不再享受或关心过去喜欢做的事情;2、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悲伤、情绪低落、绝望或脾气暴躁。
五
5.1 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抑郁症经历
5.2 张国荣因抑郁症而跳楼自杀
5.3 演员马思纯谈自己患抑郁症
2021年3月7日晚,演员 @马思纯 在分享的视频中首度谈到患抑郁症一事,称自己应该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睡过好觉了,直到后来才意识到已经病很久了。这次经历身体上面的爆发后,更觉得“我一定要健康”。马思纯也呼吁屏幕前有和她一样问题的朋友正视并接受抑郁症,“它只是一种病而已,它和其他的病没有任何的区别,身边的人也不要把它特殊化,去看医生、吃药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5.4 天才儿子金晓宇全网刷屏
5.5 CoCo李玟因抑郁症去世
童爸点评:逝者已去,愿得到安息。生者坚强,还要继续走人间路。很多文章的题目说“李玟轻生”,我不赞同这样的描述。你只要稍微去了解李玟,就会知道她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例如她在2023年2月23日的微博——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有一个很难的地方。身体其他器官生病了,我们的头脑还可以判断应该如何治疗;但是当心理生病了,我们的头脑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没有选择去积极治疗,而选择了相反。所以身陷抑郁症的人啊,很难接受自己得了抑郁症,她/他需要身边的亲友的帮助,来帮助她/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希望更多人来了解更多关于抑郁症的科普知识。
推荐阅读:
✩ CoCo李玟因抑郁症去世,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童爸汇总的关于抑郁症、焦虑症和失眠的科普文章
5.6 科普文汇总:抑郁症患者的故事
六
抑郁症英文免费资源
1、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也有关于抗抑郁药(包括SSRI类药物)使用的教育资料,名为“哪些药物用于治疗抑郁?”,在以下网站可在线获得http://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mental-health-medications/what-medications-are-used-to-treat-depression.shtml
2、解释抑郁的症状、病因和治疗的资料也可从名为“抑郁”的小册子中获得,该小册子可在以下网站在线获得http://www.nimh.nih.gov/health/publications/depression/index.shtml。该网站还提供参考文献、用非专业人士可以理解的语言总结的研究结论,以及正在招募患者的临床试验相关信息
3、抑郁和双相障碍支持联盟(http://www.dbsalliance.org)是一个对其成员进行抑郁及应对教育的国家组织,该组织还致力于提高公众对于该病的认识,以及呼吁进行更多的研究与获得更多的医疗服务。该组织由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管理维护,设有地方分会
4、美国国家心理疾病联盟(http://www.nami.org)是一个类似架构的致力于对各类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教育、支持和维护的组织。抑郁是其工作重心之一。
七
7.1 关于失眠
住院期间睡眠不佳的促发因素和干预措施——非苯二氮卓类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如,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佐匹克隆、扎来普隆)是门诊患者中有效的镇静催眠药,也常用于住院患者。但是,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这些药物与住院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谵妄和跌倒有关,从而减少了其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应避免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用于其他住院患者时需要密切监测副作用。
时差障碍——使用的非苯二氮卓类BzRA是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在一项133名成人的随机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在向东旅行的情况下,唑吡坦(10mg,该剂量不再推荐用于女性和老年人)改善了自我报告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觉醒。在一项较小的试验中,佐匹克隆(7.5mg)改善了向西旅行期间客观记录的睡眠持续时间,但没有改善时差反应评分。
7.2 关于褪黑素
7.3 关于神经衰弱
八
@罗百竹:原来还有一种焦虑障碍叫做——选择性缄默症!选择性缄默症儿童仅在熟悉的环境中说话,通常只与少数亲密的家庭成员说话。尽管患儿的整体语言发育可能是正常的,但很难对选择性缄默症儿童进行评估。他们需要通过干预/治疗来缓解焦虑,焦虑会影响他们的社交-情绪发育和整体发育。
UpToDate临床顾问:儿童临床医生应谨慎看待下列对幼儿语言延迟的合理化解释,不应因这些理由而延误进一步评估或转诊。常见的五种说法(之一)——“他在家说得很好,但托儿所的老师说他在那里根本不说话,即使他愿意去托儿所,并且已经去了6个月。”在接受这种理由之前,必须考虑选择性缄默症,这是一种焦虑障碍。选择性缄默症儿童仅在熟悉的环境中说话,通常只与少数亲密的家庭成员说话。尽管患儿的整体语言发育可能是正常的,但很难对选择性缄默症儿童进行评估。他们需要通过干预/治疗来缓解焦虑,焦虑会影响他们的社交-情绪发育和整体发育。如果选择性缄默症儿童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不说话(例如,在托儿所或学校中),则也可能因语言锻炼不足而有表达性语言延迟风险。
九
① 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https://adaa.org/find-help ② 国际强迫症基金会:http://www.ocdct.org |
UpToDate临床顾问:一本推荐用于儿科OCD宣教的书籍名为《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The Boy Who Couldn't Stop Washing)。有一本针对CBT施治医生的治疗手册备受推崇,名为《儿童及青少年强迫症:认知行为治疗手册》(OC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Manual)。
- End -
在【童爸育儿】公众号的对话框发送/回复关键词【抑郁】【焦虑】【失眠】就可以获取这篇科普笔记的最新版本。
发送关键词 孕期用药、哺乳期用药、甲减、头痛/头晕/颈椎/腰痛、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高血压/血压计、糖尿病、乙肝、甲状腺/碘盐、胃病/幽门螺杆菌、痔疮、牙周炎/牙龈炎、减肥、戒烟、牛奶、不耐受、皮肤/皮炎、护肤/医美、hpv、体检、就医、付费咨询、健康群 等就可以获取对应的科普文章,发送【关键词】三个字就可以获取所有的关键词列表。
2025-01-01
2025-01-01
2024-12-30
2024-12-29
2024-12-28
2024-12-27
本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汇总,不能替代个人的任何医疗诊治,个人医疗问题请咨询靠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