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硬币发展历程

文摘   2024-08-31 07:36   江西  

序言

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一八四一年香港开埠初期,在中国通商口岸使用的货币同时在香港流通,即大额交易使用银锭,小额交易用银元和铜钱。银锭的形状大小不一,以重量和成色计算面值,不便于携带。银元则指外国贸易银币,是外商专为远东贸易而铸制,尤以一八二一年以前西班牙殖民墨西哥期间在当地生产的「本洋」,以及墨西哥独立后改铸的「鹰洋」之流通量最大。

这些以机器铸造的贸易银币,成色固定,大小轻重划一,交易时可以用「枚」作结算,因此广受欢迎。至于用作辅币的中国铜钱,通常以「吊」铜钱为单位,每千枚为一整串,习称「一吊钱」,一枚银元可兑换一千二百枚铜钱。 

香港首批硬币面世,面值包括一文、一仙和一毫。一毫以银铸造,而一仙和一文则为铜铸。

一文钱就是一元的千分之一。当年一文钱可买到一顿简单的早餐如一碗白粥和油条、一碗云吞面或者面包。成语「一文不值」便是形容东西不值钱。

1864年香港首批发行的硬币

一八六六年首个一元硬币面世

英国在香港展开殖民管治后,外资银行相继在本地发行钞票。香港第一间银行──东藩汇理银行于一八四五年开业,翌年便开始发行钞票,面额最低五元、最高一千元。发展至一八六六年,香港一度出现六间发钞银行,钞票的最低面额一律是五元,按照当时的兑换率,等于一英镑。这些银行发行的钞票,又称为银元券,意即寄存在银行的白银或银元的收据,凭票可以随时向银行兑换价值相等的白银或银元。换言之,在香港自铸一元硬币前,银元已充当一元在香港市面流通,墨西哥鹰洋更于一八六三年与刚铸好的香港辅币并列为法定货币。 

 

一八六三年,港府开始向英国订制一文和一仙铜币,以及一毫银币,由英国皇家铸币厂铸造,亦有部分一文铜币由伯明翰希顿父子有限公司铸制。翌年开始在香港市面流通,成为香港最早的辅币。

当时鹰洋在市面充当一元使用,所以最早的港币没有一元面额。直至一八六六年,港府在今天的铜锣湾兴建香港铸钱局,才开始铸造面额五仙、一毫、二毫、半元(即五毫)及一元银币。

由于华人习惯在银币上戳上商号名字以辨别真伪,所以市面流通的鹰洋经年累月后已成烂版,市场对完好的鹰洋需求甚殷,于是香港铸钱局开始铸制一元硬币,同样含有九成白银。该局于一八六六年五月七日上午十一时开业,自当天至八月七日的三个月内,已铸制了三十七万二千二百三十二枚一元,同年稍后再铸有六万一千二百七十一枚,所以一八六六年的香港一元硬币共有四十三万三千五百零三枚。 

当时香港铸钱局除了替香港政府铸币外,亦会接受本地银行及商人将银块、银条送到铸钱局加工铸成银币,铸钱局会收取百分之二的「附加费」,或称「铸币税」。然而,把白银及银元改铸港币并无利润可言,而且新币的市场认受性还未得到确认,再加上新币饰有维多利亚女皇像,谣传在女皇像币面上凿刻会遭受刑责,令不少商民却步。由于铸钱局在本地的订单不足,又未能拓展大陆市场,被迫于一八六八年四月底停产。这枚香港一元硬币只投产了两年,总铸量约二百一十万枚,一直流通使用至一九三五年香港政府回收市面所有银币及白银为止。 

在香港铸钱局结业后,港府虽然在一八七二年起重新向英国订制硬币,但只有五仙、一毫及二毫等面额。

一仙及半元(即五毫)分别于一八七五年和一八九零年再度出现,但始终没有一元硬币。原来自一八七二年十月起,发钞量占总值一半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取得港督坚尼地批准,发行一元面额的钞票,以解决一八六八年香港铸钱局倒闭而引起的一元银币荒,一元硬币遂由纸币所取代,一年后发行额已达十七万五千元。

稍后曾有新版墨西哥鹰洋、美国贸易银元及日本贸易银元以一元面额在香港市面流通,但都没有纳入法定货币,更于一九一三年起禁止在港流通。其中只有一八九五年起流通的英国贸易银元,能够继续以香港法定货币的身份,一直流通使用至一九三七年八月一日。 

英国贸易银元

1902年

香港硬币正面换上英皇爱德华七世肖像

1919年

香港硬币正面换上英皇乔治五世肖像

1937年

香港硬币正面换上英皇乔治六世肖像


1955年

香港硬币正面换上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肖像

节省开支一元硬币六零年重发 

随着港府于一九三五年进行币制改革,放弃了银本位币制,汇丰银行停止发行一元纸币,改由政府发行。两年后英国贸易银元停用,一元货币只剩下政府纸币。直至一九六零年十二月十二日,香港一元才重新以硬币示人。

根据报章及政府《年报》的报道,这个转变的用意是为了节省开支,因为政府花费在保持流通纸币清洁方面耗费甚钜。事实上,纸币的耐用程度不及硬币,根据一九七五年港府的《硬币检讨委员会报告书》所刊载,五元纸币的「寿命」不足一年,一元纸币较五元的使用率更频密,「寿命」可能更短。相反,该报告指硬币的寿命可以长达五十年,截至一九七四年底,已有一亿七千三百万枚一元硬币在市面流通,只有少于十万枚需要替换。 

港府重新铸造一元硬币时,原定于一九六一年一月一日才宣布成为法定货币,并在翌日推出市面流通,但由于新铸硬币在一九六零年底已有充足数量运抵香港,所以港府提早于十二月九日刊宪,改为在十二月十二日开始使用,同日宣布成为法定货币。十二月三十一日,港府已发行了七百五十万枚一元硬币,一元纸币停止印制,只限库存量继续在市面流通,直至一九六九年九月一日全面停用。

根据香港《年报》的资料,六十年代香港一元硬币与纸币流通量表一: 

截至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市面流通的一元硬币总值七千七百零四万有三百六十六元,完全取缔了纸币。这枚以红铜镍合金铸造、铸有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肖像的硬币,于一九七一年起曾有变动,硬币的边缘由安全边凹槽改为槽纹设计,然而较大的改变直至一九七八年才出现。 

香港政府于一九七三年十一月,由财政司委任了一个硬币检讨委员会,就铸造成本、携带方便、存储问题、价格模式、接受硬币和计算硬币数量的机器、伪造风险,以及未来通行的硬币与纸币关系各方面进行研究,并于一九七五年发表了报告书。报告书除了建议推出二元及五元的新面额硬币外,亦对现有面额的硬币提出建议。

内文提到一元硬币太大和太重,并引述了油麻地小轮公司的发言人表示,一元硬币令该公司的投币机不胜负荷,并因为要经常转换储币箱而增加了营运成本。

1975年首次发行纪念金币

政府首次发行面额为一千元的纪念金币

1976年五元硬币面世

政府首次发行五元硬币,为十边形设计。

1976 – 1987

发行十二生肖纪念金币

政府发行十二生肖纪念金币。每个金币的面值为一千元,并印上当年生肖。

该套金币由1976年龙年开始发行,至1987年兔年为止。

有见及此,新一元硬币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十四日面世,形状虽与旧一元相同,但面积较小、较轻和较薄。这枚铸有新英女皇头像的一元硬币,首年共订制了一亿二千万枚,逐步取代旧一元流通使用。 

自一九七八年的一元硬币面世后,当时香港市面共有九种硬币,包括新旧款的一元和五毫。(注:新款五毫于一九七七年面世。)据报章所示,当时已有市民投诉硬币面额过多而眼花缭乱,而且新一元硬币与旧五毫硬币在色泽和大小方面相差无几,容易在找续时出错,直至港府宣布一九七五年及以前的五毫硬币停用,此问题才得以解决。 

1980

铸造新五元硬币

政府铸造新五元硬币取代十边形五元硬币。

上述较轻盈的一元硬币,曾于一九八五年换上年纪较长的女皇肖像,但大小及重量维持不变。印有英女皇头像的硬币一直发行至一九九二年,随着香港回归进入后过渡期才被洋紫荆图案的新币所取代。 

九四年洋紫荆一元面世

根据一九八四年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规定:「凡所带标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位不符的香港货币,将逐步更换和退出流通。」有见及此,与其在一九九七年才推出新硬币,港府认为不如及早在一九九三年推出,避免回归时因新旧币交替而造成混乱,亦可避免多收约十亿枚的新铸硬币。

所以,港府在回归前,也就是1993年就推出了新币,用意在节省成本和有助顺利过渡。然而,在英国尚未结束殖民地管治,特别行政区政府仍有待成立以前,如何设计出一款被中英双方接纳、政治立场中立的硬币,这项重任便落在当时的外汇基金管理局局长任志刚身上。(注:香港金融管理局在一九九三年四月才成立。) 

根据金管局网站的资料,任志刚基于发行货币的保密原则,先以借口要为金管局设计标志,向政府新闻处取得几帧洋紫荆的照片,然后请人把一段包括了硬币所需文字的文章以毛笔书法写出,再由他亲手把有关的字体复印、剪贴,成为硬币设计的初稿。洋紫荆硬币于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推出市面时,最初只有二元和五元,至同年十月十一日洋紫荆一元硬币才投入市场。

与其他面额的洋紫荆硬币不同,一元硬币先后用过两种不同物料铸造。其中一九九三年的一元都用成本较低的镀钢来铸造,以代替一九六零年起使用的红铜镍合金。

1993年香港十元硬币

由于镀钢铸造的一元不适用于投币机,故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起,金管局重新发行红铜镍合金一元,所以镀钢一元只占洋紫荆一元硬币的百分之一。由于一九九四年一元硬币较具代表性,下文将采用此币作比较。 

洋紫荆硬币推出时,为避免造成混乱,在重量、形状和体积各方面,务求与当时流通的英女皇硬币一致。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洋紫荆硬币于一九九七年曾换上新面孔,其中一元背面铸有麒麟图案。当年的香港回归纪念币,背面图案均出自夏鼎基夫人的手笔。

夏鼎基于一九七一至一九八一年在港府出任财政司,当年港府发行的一仙纸币都可以找到他的签名式样。适逢港府于夏鼎基出任财政司期间发行纪念金币,其夫人便为设计纪念币而效劳。

夏鼎基

香港政府于一九七五年及一九八六年发行的英女皇访港纪念金币,以及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七年发行的十二生肖纪念金币,设计者亦是夏鼎基夫人。至于洋紫荆硬币,只发行至一九九八年,当年港府推出了约八亿枚硬币。其后由于市民对硬币的需求大减,加上电子货币日渐普及,所以政府至今再没有新铸硬币流通市面。 

四枚硬币的比较 

上述一八六六年、一九六零年、一九七八年及一九九四年的四枚一元硬币,皆标志着香港货币史的重要转折点。下文将以这四枚硬币作一简单比较,并就它们在所属年代的购买力,道出物价的转变。 

通过表二的比较,可见一元硬币在发行的过程中,体积和重量不断减小。铸币的物料因应港府的币制改革,只曾在十九世纪以白银铸制,在一九六零年以后悉数改为红铜镍合金。(注:一九九三年短暂使用的镀钢除外。)至于边缘设计,一元硬币只曾于一九六零至一九七零年间采用安全边凹槽,其余都用上槽纹边缘。至于币面图案,首三枚硬币的正面都铸有当时英国储君的肖像,与因应香港回归而诞生的洋紫荆硬币不同。硬币背面的厂号铸记,曾于一八七二年至一九七二年间的港币出现,所以这项特征亦只见于一九六零年一元,在「DOLLAR」字样的「LL」下方,可以找到「H」或「KN」厂号,前者为伯明翰希顿父子有限公司(后改称伯明翰铸币厂)的铸记,后者为京士诺顿金属有限公司的铸记,说明了硬币的铸造来源。由于一九七五年或以前的一元硬币已不再是香港法定货币,所以上述四枚硬币中只有一九七八年及一九九四年一元可以在市面流通使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后,包括一元在内的洋紫荆硬币仍然在英国铸制,只有少量一九九七年二毫,以及一九九八年二毫和二元由加拿大皇家铸币厂铸造。 

四枚硬币的购买力

这四枚一元的购买力,亦有明显分别。战前的《香港蓝皮书》都有记载消费物价的栏目,按一八六六年的资料,一磅牛肉的费用为七便士,一磅猪肉为八便士。当年港币一元可兑换英镑四先令二便士;由于一先令有十二便士,一元便等于五十便士。所以一八六六年的一元,可以购买七点一四磅、即五点三港斤牛肉;或可购买六点二五磅、即四点七港斤猪肉。 

到了一九六零年,根据港府进行的一次生活成本调查,牛肉一港斤要三点二四元,猪肉一港斤要三点八二元。换言之,一九六零的一元只可以买到零点三港斤牛肉,或零点二六港斤猪肉。从牛肉和猪肉的售价显示,与一八六六年的购买力相差接近十八倍。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消费物价指数,一九七八年每公斤牛肉的平均零售物价为十六点二九元,每公斤猪肉的售价为十三点二一元。一公斤等于一点六五三港斤,所以当时一元只可购买零点一港斤牛肉或零点一二五港斤猪肉,与一八六六年的购买力相差五十三倍及三十八倍。 

再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消费物价指数,一九九四年每公斤牛肉的平均零售物价为四十四点三二元,每公斤猪肉的售价为三十六点零六元,所以当时一元只可购买零点零三七港斤牛肉或零点零四六港斤猪肉,与一八六六年的购买力相差一百四十三倍及一百零二倍。 

时移世易,今天一元的重要性已大不及前,除了是货币的购买力随通胀而大幅下降外,电子货币如八达通的普及,亦取代了现金交易所需的辅币。小小的一元硬币,见证了香港沧海桑田的变化,不同年代的「香港壹圆」,似在诉说不同时期的香港故事,当中有政治经济的变化,也装载着民生苦乐的记忆。 

——总体资料来自《香港一元硬币的故事》

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
陳成漢先生


玩钱币的小唐
致力于分享钱币收藏知识,传播钱币历史文化。我是玩钱币的小唐,点点关注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