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村环湖酷跑卡丁车项目的创意是怎么得来的?”“我们有自己的抖音号或者其他社交平台账号来宣传运营文旅项目吗?”“枇杷作为塘栖的特色农产品,是怎么与塘栖村旅游项目进行融合的呢?”……在临平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远道而来的港澳青年们抛出了许多关于乡村振兴的问题,中心负责人耐心地予以一一解答。
这个位于塘栖镇塘栖村的区级乡村共富研学中心,为一批又一批致力于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研学团队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的思路经验。研学中心的创建,离不开两位人大代表的持续助力。
“近年来,塘栖村的环境风貌大大提升,党建引领下的村民自治也更加完善了,也引进了一些文旅项目,但是村级‘造血’功能如何进一步强大?老百姓的口袋怎么更加殷实?”……作为塘栖村的“当家人”,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区人大代表,塘栖镇人大副主席,塘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国标的心头。随着电商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他深深感觉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乡村发展要‘提档升级’,走上更大的舞台,必须要注入‘新鲜血液’,强化学习交流。”
2022年2月,经过长达半年的实地踏看和走访调研,唐国标在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关于要求加快推进区级乡村共富人才学院建设的建议》,提出通过改扩建的方式对一处旧厂房进行盘活利用,建立区级乡村共富人才学院,多维度开展人才组织和交流活动——这就是现在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的“前身”。
该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次现场踏看和共同商讨,决定对建议中提到的塘栖村老厂房进行提升改造,设置多媒体教室、住宿餐饮等功能区域。该项目于2022年7月完成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但在随后的注册登记、证照办理、资金投入、资源导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于是,2023年1月,在区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唐国标再次提交《关于加强临平区乡村共富人才学院建设的建议》。他希望农业、规资等相关部门能为该项目的资源配套和运营管理提供要素保障和技术指导。同时,建议相关部门根据乡村共富课程的需要,从理论教学、实地考察等方面帮助完成课程设计,下沉区级优秀师资,打造可以辐射全省甚至全国的“三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委党校临平区分校,与塘栖镇相关职能办和塘栖镇人大一起,第一时间赴塘栖村开展了蹲点调研,邀请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围绕运营模式、师资招引、学员招募等方面,就下一步目标任务、合作机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
2023年10月,唐国标代表建议中的“乡村共富人才学院”完成了软硬件的全面升级,正式挂牌命名为临平区乡村共富研学中心。研学中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配置有1个数字展示大厅、1个多媒体教室、3个大型教室、6个会议室、1个头脑风暴室、122个床位,能同时容纳700人以上同时教学,成为一个理论课程贴近农村、教学案例来自农村、体验课堂设在农村的乡村共富实践基地,也是临平区共同富裕建设成果成效的重要展示窗口。
研学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后,区人大代表、焙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创始人何笑晓接过了唐国标的接力棒,担任乡村共富研学中心运营负责人。她随即对全区范围内的乡村共富研学资源开展了一次深入调研,先后提出了优化研学课程、打造线上共富研学平台等多条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何笑晓和运营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研学中心与法根糕点、塘北鲜果、张国顺家庭农场等本地优质企业进行合作联建,深化枇杷全产业链发展,打造集成农事体验、观光休闲、非遗传承、共富研学等场景的研学旅游带,提升现场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同时,发挥乡村CEO人才作用,通过项目孵化、直播帮销等方式,推进共富研学中心、共富果园、共富乐园等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推动研学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何笑晓会不由自主地“分饰两角”,一边介绍引导一边带着人大代表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每走一处都会留意群众的意见建议。“渐渐地,我也发现研学中心面临研学生源不稳、专业化教学硬件设施不足、配套发展空间资源欠缺等难题。”何笑晓表示。
于是,在今年年初的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何笑晓提交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村庄”的建议》,希望充分发挥乡村共富研学中心作用,优化教学空间和班次,提升线上平台功能,升级培训和教学资源,常态化开展固定课程,提升村社青年的技能和素质。同时,可以引进外部人才,为村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部门通过建议办理,将塘栖村“研学+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在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予以推广,有力推动研学中心后续培训资源的导入和拓展。同时,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部级、省级、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和研修班资源,结合塘栖村四季果园等特色亮点,开发塘栖村特色系列课程,强化与各地交流学习,举办培训比赛,以赛促训,培育更多优质“三农”人才。
自运营以来,乡村共富研学中心共接待来自四川、广东、山东、贵州、吉林、陕西、湖北、福建、上海、江苏、安徽、内蒙古、新疆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观、考察、研学团580批次,共18000余人次,实现研学旅游收入超6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超千万元。
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塘栖镇人大
编辑: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