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展丨中央美院美术馆“古代中国艺术”馆藏珍品亮相

教育   2025-01-23 15:23   北京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古代中国艺术”展览现场


新春大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

以完整面貌亮相

“古代中国艺术”陈列

为首次展出


1月21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古代中国艺术”开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秉承“兼容并蓄,继古开今”的学术理念,在当代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以及艺术品收藏方面皆鼎力践行,致力于建构特有的美术史叙事,此次开展的“古代中国艺术”陈列是馆藏陈列的第二部分,展出藏品217件,第一部分“现代中国美术”先于2024年7月开展,展出藏品247件,至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以完整面貌亮相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现代中国美术”展览现场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直持续、有序地开展收藏工作,目前累积各类藏品2万余件,藏品种类丰富,涉及古今、兼顾中西,囊括各个美术领域。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的回信中强调,“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始终重视对经典藏品的挖掘、整理与利用,围绕藏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教育推广和对外交流活动。此次长期陈列的推出,既是美术馆对经典馆藏的重要探索,是对收藏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国家文化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时代美术馆核心价值的展示。


此次展出的古代中国艺术,是馆藏特色之一。在百余年的学院发展历史中,几代学者以服务教学和科研为目的,为学院积累了一批古代藏品,涵盖古代艺术的主要类型,并在书画、铜镜等类型有诸多精品,尤其是被《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收录的110件古代绘画。古代艺术,是建构中国文化审美观念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渠道,也是当下艺术创新的灵感源泉。在美术馆策划馆藏陈列之初,就将古代艺术作为重要基石,作为陈列的主体部分和创新源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古代中国艺术”展览现场


为此,美术馆从历史研究中汲取既有成果,并积极融入当下研究的各类新态势。在藏品择选方面,美术馆基于1983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傅熹年、刘九庵、谢辰生)和2024年中央美术学院鉴定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考古研究中心)的意见,以审美意趣、礼乐制度和文化内涵为标准,选取200余件藏品,以“器物”和“书画”为两大类型展出,包含铜镜、画像砖、俑、陶瓷、宗教造像、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书法九个子类藏品,时代跨度两千年。


在创新展示方面,美术馆与学校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古代书画研究、美术考古研究及传统艺术修复相关的课程进行了有机联合,在传统文化的数字模拟修复和沉浸交互体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展厅内不同类型的数字文物,营造出现代数字艺术与古代传统艺术跨时空对话的气氛。


部分文物模拟修复演示图


可以说,“古代中国艺术”陈列,不仅是对历代艺术与美学的一次展示、是对当下科技与传统关系的一次思考,更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视觉化表现。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包含历史记忆的古代文物、这段跨时空的艺术之旅,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由古及今的社会风俗、道德信仰与思想情趣,并由衷地体会到中国人民崇尚礼仪、敬畏自然和文化自信的精神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古代中国艺术”展览现场



古代中国艺术


丨重丨要丨藏丨品丨

01

铜镜


桥钮羽翅花叶纹四山镜  战国(楚)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圆钮四鸟花枝镜 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2

画像砖


舂米画像砖 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车马过桥画像砖 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3


陶马 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彩绘文吏俑 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4

宗教造像


铜鎏金背屏式释迦坐像 明中期式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铜鎏金释迦佛坐像 清仿元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5

陶瓷


龙泉窑青釉盘 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五彩双龙戏珠纹炉 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6

人物画


任伯年 《以诚肖像》纸本设色 1877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7

花鸟画


朱耷 《松鹤芝石图》 绢本设色 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8

山水画


张雨(款) 《山水图》 绢本设色 元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沈周 《云水行窝图》 纸本设色 1503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09

书法


左:米万钟 《行草书王维诗》 纸本水墨 明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右:王铎 《行书五言诗》 绫本水墨 164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展览资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

古代中国艺术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1日起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

展览策划与工作组


总顾问:徐扬

学术主持:林茂

统筹指导:刘培元 王晓琳 吕品晶 潘承辉

学术指导:苏荣誉 贺西林 郑岩 张伟 丘挺 邵彦 王云 张南南 田率 孙悦 郑弌 郭怀宇 苟欢

总策展人:靳军

策划总监:韩文超

策展顾问:黄小峰 耿朔 王黎明 孙舟 王希民

策展主持:高高 海军

策展执行:刘希言 李垚辰 易玥 王若冰 徐欣晨

设计总监:纪玉洁

展览制作总监:吴鹏

方案策划筹备:王静 李捷 胡晓岚 陈冠石 孙依梅 杨霖嗣 王思哲

典藏管理:李垚辰 徐研 窦天炜 王春玲 马亮 崔然然 李伟 梅琦 姜楠

设计协理:闵志伊 刘宇晗 陈家怡 李霜婷 庞明昊 杨永淳

展览管理:宿世存 荆鹏  

文物阐释撰写:王子仪 安悦萌 丁思敏 李心逸 孟岳宁 周子羽 唐怡蕊 王颖 张韩 屈书帆 李好

数字展示开发:常雨晴 刘翠 廖祖德 李文韬 孙越 杨杰 任志颖 张拓 孙煜珑 王子涵 卜亦同 廖瑾婷

藏品修复:窦天炜 杨靖 张振钰 罗永翀 杨子琦 

媒体推广:何一沙 吴靖 贺伊飞 杜隐珠 丁怡

公共教育:肖宝珍 耿菁华 王军 姚轶群 梁雯 西华伟

发展推广:孙炜 伊义 刘星伶 金简如

行政支持:蒋思妤 岳君瑶 张倩 郭旭

财经事务:杨柳 门婧 寇蕾

后勤安保:陈小华 吕智发

特别鸣谢:

展览学术合作: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考古研究中心

数字艺术合作: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

藏品修复合作: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六工作室

展览专业照明赞助:AKZU(深圳市埃克苏照明系统有限公司)

展览空间建筑设计顾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专业低反展示材料支持:台玻(青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编丨吴琼
编辑丨廖宇

中央美术学院
尽精微 致广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