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遴选的预通知

教育   2024-11-30 22:27   湖北  

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遴选预通知


计算机学院全体师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更好地推动我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进一步培育我院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将我院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遴选的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传统赛道

(一)参赛作品

主赛道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参赛作品须为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最少一篇),正在投稿的论文、已收到录用通知的论文均可,期刊级别和影响因子是重要参考项。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学科类别包含:①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②机械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③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④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⑤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详见附件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有实物或者模型。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必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每位参赛选手(包括团队负责人)只能代表一个团队参赛,且报名后不得更改;每个团队的人数不超过8人;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每件参赛作品必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作品完成全国竞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二)比赛时间

2025年3月—2025年4月

(三)参赛资格

1.凡是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
2.参赛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四)竞赛流程

1. 申报立项(2024年11月—2024年12月)
(1)作品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作品提交:参赛团队填写《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附件2简称《申报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信息表》(附件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信息表》(附件4),撰写完善作品。作品与附件装订成一册,附件包括已发表论文、专利证明、获奖证明等研究材料,《申报书》单独装订。参赛团队需将所有材料电子档打包后于2024年12月15日前统一发送至邮箱cugjsjxsh@163.com,文件统一命名为“项目名称+负责人名称”,团队纸质档材料一式一份交至计算机学院310学工组。
(3)立项初审。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文本评审,统一审核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团委,校团委进行作品复核后进入预赛。
2. 校级预赛阶段(2025年3月中旬)
校团委邀请评委对各单位推荐作品进行统一评审,公布通过预赛作品名单。
3. 校级决赛阶段(2025年4月上旬)
各入围决赛的团队通过公开答辩、现场展示等环节,对作品进行介绍,评委进行现场评分。
4.推荐省赛阶段(2025年4月—5月)
校团委根据校赛成绩确定推荐参加省赛作品名单,学院指导参赛学生完善作品、参加省赛。
2024年秀米互联网峰会将全面聚焦人工智能,以“科技无界,创新无限”为主题,举办20余场分论坛。


专项赛道

挑战杯另设三项专项赛道,通过独立评审参赛(不与传统赛道同时进行),之后另行发布有关通知。

(一)“揭榜挂帅”专项赛道。

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问题,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发榜命题,学生团队揭榜答题。参赛的作品数量不设限制,但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具体详见团中央专项通知)

(二)“红色专项”活动。

旨在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等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感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伟大成就、接受红色教育,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或视频图片等成果,全体学生皆可参与。

1. 支持学生参与理论学习、实践调研和交流分享,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形成实践成果。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支持学生依托近两年内(2023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支持学生依托曾经参加过的符合“活动内容”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制作或其他丰富形式。
2. 上报阶段(4月中下旬):以团队为单位上交实践成果到cugjsjxsh@163.com,学院对上报作品进行评选,挑选优秀作品,推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将综合评定,确定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
3. 作品要求: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

(三)“黑科技”活动。

寻找那些或围绕“卡脖子”问题或针对前沿领域或具有高精尖色彩或会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人意料、震撼震惊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者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寻找那些充满奇思妙想、脑洞大开的,灵活创新运用学习接触到的科学知识的,体现了严谨的、开放性的科学思维的,能够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小”问题的,具有一定创意性、趣味性的实物或者技术。(具体详见团中央专项通知)

作品要求:推报参加国赛的作品可以是3分钟以内的视频(MP4格式,不超过200M)或不超过5000字数的图文作品(PDF格式,不超过100M),可在上述两种形式中选择其一上传,也可将两种形式分别上传,不能上传打包文件。

选题要求

第一,要充分依托学科优势,依托学校的重要项目选取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或将学科特色与热点问题结合,注重研究作品的实用性,或者是现今的热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尤其是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国家政策导向,不失时机地对国家即将颁布的政策和法令进行研究,并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是非常合适的选题方向。


第二,作品的选题要恰当。各学院要考虑推荐长期的研究项目,分阶段分梯队逐步实施,一项成果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些人在一两年中完成的,而是通过了几届学生不断地改进和摸索,最终形成的成果。同时,还应注意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一部分科技发明类作品是在实验室研究了许多年的基础上,最后由学生整理制作完成的,也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


第三,学院之间应多加强交流,跨专业、学科交叉的选题比单一院系的作品更能体现综合研究实力。比如依托传统学科的专业优势,机械、电子等多学科合作的具有学科特色的科技发明,或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等等。

注意事项

1.各申报者若有相关获奖证明需将其复印,并以附件的形式连同申报书一起上交到计算机学院310学工组。本次申报以学院(培养单位)为单位集中报送,个人上报将不予受理。

2.所有申报的电子档材料打包发送至cugjsjxsh@163.com,命名为“项目名称+负责人名称”,纸质档材料一式一份交至计算机学院310学工组。传统赛道报名的材料均需要在2024年12月15日前完成提交,专项赛道另行通知。


联系人:王太茂  18271390705  

           王宇程  13105798309


附件:

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信息表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第十五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成果信息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计算机学院  
                                                                     2024年11月25日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算机学院
文字 | 计算机学院团委学生会
编辑 | 潘庆强
审核 | 王太茂
▼ 往期精彩回顾 ▼

↓↓↓支持我们请使用点赞和回复功能

CSer在地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官方新媒体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