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时清日复长
端午临中夏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午,端阳,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的起源,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值仲夏,端午,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在这时节里,高温湿热,天气烦闷,蚊虫滋生,身体难免受侵扰。也正因为如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节”,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端午节期间,养身很关键,起居以养阳气,饮食以调气血,运动以防疾病,中草药以避毒祛邪为主。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气门乃闭。”说明人体中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在一日之中是同步节律的。
因此在作息时间上一定要有规律,定时作息。人与天地阴阳要保持协调统一的关系,白天阳气主事之时人要劳作,夜间阴气用事之时人要休息。
如果违反了阴阳消长规律,就会给人体造成伤害。例如,有些人夜间通宵打麻将,白天才睡觉,这是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相违背的,久而久之,肯定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端午期间,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
起居:夜卧早起,养阳气
夜卧:十点半之前
虽然说睡觉更晚一些,但是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对夏季养阳气才有益。
早起:六点左右
研究发现,早起者通常醒得更快,而且头脑更清醒,能够快速投入注意力要求较高的活动,也不容易犯困,精力更旺盛。
午睡: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
饮食:健脾祛湿,调气血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除了吃粽子,饮雄黄酒、吃红豆粥、吃咸鸭蛋等等的习俗。端午正值一年阳气最盛之时,人们食欲下降,湿气加重,而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够健脾开胃、祛除燥热,所以这些饮食习俗是很有养生道理的。
吃粽子:健脾益气、开胃消食 清浮火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花样繁多,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富含维生素B,能暖脾健胃,补中益气,对尿频、自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当然,吃粽子也应有所节制,肠胃病患者、糖尿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睡前两小时内也不宜吃粽子。
饮雄黄酒:解毒杀虫、燥湿祛痰
雄黄酒是一味解毒杀虫、燥湿祛风、活血化瘀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效。
红豆粥:健脾养血、利水除湿
端午期间喝红豆利水祛湿。红豆又名赤小豆,《神农本草经》中说,“赤小豆可消水肿”。红豆搭配大米更具健脾养血、利水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而且红豆熬成粥,口感更滑润,也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经常喝点红豆粥可养心生津,对更年期中老年女性尤其有益。民间有赤小豆与薏苡仁一起熬煮煲糖水的夏日喝法,目的也是利暑湿。
吃咸鸭蛋:滋阴养肺
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肺,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咸鸭蛋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适量吃能够预防贫血,促进骨骼发育,补充身体所需。
运动:强身健体,防疾病
端午天气闷热,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
划龙舟:全身气血畅通
端午期间最好的运动,莫过于划龙舟了。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当然端午前后要想都能健康,坚持一项长期运动,比如健步走。
健步走:强身健体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炼之祖”。健步走能够很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中草药:避毒祛邪
挂艾草: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端午时节,有家家户户挂艾草的习俗,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艾草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在家门口挂艾草可以很好地驱赶蚊虫和各种毒物,也有避秽之意。没有经过阳光暴晒的艾草,香味更浓。另外,因为蚊虫喜欢从门缝隙进入屋内,艾草倒着挂在大门两侧门缝中或门楣处,香气从下往上挥发,起到很好的驱逐效果。
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改善肺功能等功效。所以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除了艾草,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香囊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总的说来,在端午节之际,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养生方式,现已成为时代潮流。它不仅能够调理身体,还可预防疾病。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用祖辈的智慧服务百姓、守护健康!
专家介绍
王 维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岐黄学者,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大学医学院中医学课程组组长。
专业擅长:擅长运用中医“六位一体”治疗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中医药辅助术后、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康复调理及防转移复发;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恶心、呕吐、脱发、发热、汗证、食欲差、口干、虚弱、失眠及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对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有较高造诣。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识别二维码 立即线上问诊)
吴 琼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管护师,从事医护工作2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肿瘤护理,中医特色护理,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发表论文3篇。
文字:吴琼 编辑:许淑娟
审核:王 维 陈红 夏冬琴 田丽娅
重庆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名家王维科普工作室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科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