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搞出来”的新疆银币

文摘   2024-10-14 00:01   江西  

喀什大清银币湘平系列,带有湖南印记的新疆银币。

湘平一两来引入吧。

喀什大清银币湘平一两设计风格独特,颇具异域风味。钱币面文上为“喀什”,下文为“湘平一两”,内圈“大清银币”四字,左右两侧为老维吾尔文,中间有花朵。

背面为蟠龙纹,左右两侧对称花叶纹。该币反面中间龙图为S龙形,龙首上有两根大龙觭角,觭角间有一龙首,上有五根龙背尖刺;龙首双眼呈椭圆形,中有小圆点为眼珠,炯炯有神;综观内环圈内之龙图,与其他之大清龙图相较,即美观又立体,有过之而无不及。

龙图外缘,有两株植物,该两株植物在下端结成双结,协调自然相映得彰,就该币本身而言,其艺术价值远超其文物价值,值得珍藏。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汉字、回文及中间的“五瓣花朵定位点”均是由“弹簧式小圈圈”来填补币体,中间的“五瓣花朵定位点”,有单独特书之必要。该五瓣花朵,中心有一小凹洞圆圈,中有一颗实心圆珠,花瓣边上均由“弹簧式小圈圈”沿着花瓣边来描绘,花瓣里亦有“弹簧式小圈圈”,在钱体下端,“湘平壹两”四字间有许多片状小麻点之留银记号;内环珠靠右方,许多环珠有重复打印之情况,该设计作用是发挥“防伪”之功能。

为什么说湘平一两是带有湖南印记的新疆银币呢?其实从“湘平”二字即可窥探一二。

这里引入史实: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复侵占新疆伊犁。

1875年(光绪元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方针,进行了充分准备。

1876年(光绪二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进疆,不久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1877年(光绪三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5月,阿古柏暴卒。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又趁敌内部变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

1878年1月2日(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军收复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纪泽于1881年(光绪七年)成功与沙俄议定《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

平定阿古柏之乱之后,清政府始铸新疆光绪银币(而手工打制币起始于雍正时期)。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始铸喀什大清银币,也就是湘平一两。

因为喀什是中国西部主要都市,受中亚文化影响很深,当地对银的成色要求很高,所以湘平一两铸的银圆成色高,并且光绪年间左宗棠督办新疆后,喀什厂所铸银圆正面用大清银币体制,而左宗棠本人和其所属军队多数是湖南(简称湘)人,所以湘平一两都用湘平计量,名称也由此而来。

湘平一两存世十分稀罕,无论是价值,照旧存世量,远非是饷银、壬子、迪化几种一两可以相提并论的。

除一两面值外,据资料记载,另外还有五钱、二钱辅币铸造,其中二钱至今未见实物。

另外有湘平弌两银币存世,也为新疆喀什铸造,是是唯一以“道”名义发行的银币,同年即改版“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重铸,虽然制作粗糙,多数压力不均图文不清,但因存世稀少而不失为新疆银币珍罕品种。

“喀什道”之珍贵,在于其系唯一以行政机关“道”为名所铸之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特色独具,极为珍贵,也因为系世所仅见,过去部分学者藏家从许多新疆币上皆有“造”字,且“道”、“造”字型形似推论,认为“道”可能是“造”的笔误,但此说法经考证清代史料记载后已知为误,“道”字确有其意,代表的是清末州县制度下的行政机关—“道”。

清统一新疆后,原实施多种行政制度并行的边疆管理政策,直至光绪十年正式建省,方改采用同于内地各省,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各级官吏的州县制度,省之下设置镇迪、阿克苏、喀什、伊塔四道,下辖府厅州县,其中喀什道包含英吉沙、麦盖提、疏勒、莎车等县,由道台管理。在此制度下,以“道”为名铸币,殊为合理,亦成为新疆建省及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之历史见证。



玩钱币的小唐
致力于分享钱币收藏知识,传播钱币历史文化。我是玩钱币的小唐,点点关注不迷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