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肯定有不少人会想:既然钱多到花不完,为什么不发给老百姓呢?
当然了,大概率大家对于财政体制、财政运作等都是一窍不通,所以,这纯属是一种天真烂漫的小想法。
当然,这只是一种天真朴素的想象,因为财政体制和运作方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但不可否认,这个稚嫩的想法,可也算是触及到了问题的根子上。
毕竟,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奇奇怪怪的事儿多了去了,这“财政突击花钱”就是其中一个。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财政突击花钱。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在岁末年初的一段时间里,会抓紧时间把预算里的钱花出去。这种行为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是持续了很多年的“传统”。每当这个时候,各种新闻报道就会铺天盖地而来,让大家对这个现象津津乐道。
岁末政府多花钱,几乎成了惯例。
专家们也说了,要是《预算法》不完善,这突击花钱的情况还得继续存在下去。
大家看看财政部统计的,2007年最后一个月,各级政府花掉了将近1.2万亿,超过全年财政支出金额的四分之一。到了2008年12月,又是1.5万亿,2009年更是不得了,两万亿出去了。到了2011年,余下的近两个月又把3.5万亿给花出去。这数据,快赶上瑞士2010年一整年的GDP了。
可这才过了短短十来年,到了2024年,财政竟然落魄到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突击花钱的荒诞现象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财政预算制度——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通过对现有预算进行细微调整来制定新预算。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的预算花得越多,明年的预算就有可能越多;反之,如果今年的预算没花完,那么明年的预算就可能会被削减。
也就是说,今年花了多少钱,就直接影响到明年能拿到多少财政拨款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财务人员坦言:“如果今年的预算没用完,明年的预算很可能就会被削减。”
这种“用不完就减”的逻辑,使得各单位在年底时纷纷加大开支力度,以确保来年的预算不会受到压缩。这就跟咱们平时攒积分似的,生怕到期清零了,得赶紧把积分给用了。
可能有人就会疑惑:“这样突击花钱,难道不是巨大的浪费吗?”甚至会觉得:“预算内用不完的钱应该退还给财政,用于更需要的地方啊。”
但现实情况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各单位宁愿选择将钱花掉,也不愿将其退回财政。
摆明就是“有钱不花,过期作废”。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各种荒诞的场景:有的单位组织员工去豪华旅游,有的单位给员工发放昂贵的福利品,还有的单位甚至通过虚报项目费用等方式来突击花钱。
至于这些钱最后是怎么花出去的,那就不重要了。
这些年,各省份的审计报告里头,也是频频曝光这事。一到第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财政支出是噌噌噌地往上涨,跟坐火箭似的。比如说四川省,有12个单位被查出在年底突击花钱,金额都快上千万了。海南省也是,好几个部门都被查出年底突击充值加油卡或者提前支付项目费用,数目也不小。
更为严重的是,即使在突击花钱最疯狂的那些年,挪用教育拨款的新闻依然被频繁曝出。有些单位一边突击花钱,一边还要侵吞教育拨款,这种贪婪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可以说,这“突击花钱”现象就像是政府财政管理的一个“慢性病”,长期存在于不同层级的政府之中。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财政那个“12月关闸、来年4月开闸”的制度。这样一来,能花钱的时间都集中到下半年了。上半年呢,大家伙都悠着点儿花,生怕花超了。到了下半年,就开始拼命地花钱了,生怕到了年底还有剩余。
不过,以上这些都只是次要原因。
要我说啊,突击花钱的根本原因就是钱太多了!
你们想想,财政收走的钱都是哪儿来的?还不是咱们老百姓缴纳的税啊!你以为国家的钱是国家挣的?哪有这事儿!国家又不是企业,它哪儿有直接赚钱的能力?
所谓的国家的钱、财政资金,都是来自于老百姓缴纳的税,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即便没有直接纳税,在日常消费中也会缴纳间接税,包含在物价之中。你买个青菜里头都有税呢。
这些钱,最后还是被那些大老爷们就这么挥霍掉了。
而且,这“突击花钱”的事还不止一年两年了。新华社1956年就报道过这事:“往年,一进入12月,‘突击花钱’现象就会显露出来,某些单位想办法把预算中可以节省下来的钱全部花掉不上缴给国家。”
这突击花钱的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了。
再到后来,还有文件明确要求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你看,这文件都发下来了,可这事还是年复一年地存在着。
说到底,这突击花钱就是无监督所导致的巨大财政浪费。
要是那时候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如说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关注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那现在咱们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这时候再想搞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那难度可就大多了。
那么,这突击花钱的现象为什么就迟迟无法得到改变呢?说白了,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
现有的财政体制里,公民的参与感几乎为零。很多人都不知道“国家的钱”其实是自己的纳税,就更别说主动参与监督了。
所以,要想真正遏制突击花钱这种怪象,就得加强公民的监督。
财政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财产,财政信息也应当由全体公民共享。
说到底,现在变了,随着经济下行,房价下跌,土地财政吃紧,很多地方现在连发工资都困难,这时候已经不是突击花钱的问题了,而是到了无钱可花的地步!
未来已来,做好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