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下午,应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李浩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以《手斧——旧石器时代早期东西方交流的见证者》为题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考古学专业陈宥成老师主持。
手斧是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技术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石器类型,为探讨古人类的跨大陆迁徙扩散及交流互动等提供了重要证据。本次讲座内容共分为三部分:
一、阿舍利名称之由来与技术内涵
1859年,雅克·布歇·德·佩瑟斯与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埃文斯、地质学家约瑟夫•普雷斯特维奇,在法国圣阿修尔遗址地层中发现了手斧,手斧制作技术复杂、形制对称规整,以手斧为代表的阿舍利石器工业以此而得名。阿舍利技术从奥杜威技术发展而来,具备剥取大石片以及制作手斧等定型化工具的能力,是阿舍利技术最突出的体现。根据加工技术和最终形态的不同,阿舍利技术工具组合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如手斧、薄刃斧、手镐等。其中,手斧的基本特征包括器身汇聚、侧边延伸、弧形把端等 。
二、阿舍利技术的起源与演化历史
当前考古证据显示,早期阿舍利遗址集中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如东非的Kokiselei 4遗址和Konso遗址,距今约176万年;南非Sterkfontein和Swartkrans遗址,分别距今约160和150万年。在非洲以外较早的阿舍利遗址包括以色列的Ubeidiya、印度Attirampakkam,测年结果都为距今约150万年。技术上显著、快速的变化以及新人种(匠人或非洲直立人)的出现,可能是阿舍利技术出现的原因。距今80万年前后,拥有此技术的人群大范围地扩散到欧亚大陆。以色列GBY(距今约80—70万年)和英国Boxgrove(距今约60—50万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遗址。自距今30万年前后,由于环境波动的加强、流动性的增加、新的功能需求、新人种出现等原因,阿舍利技术逐步向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转变,在南非的Kathu Pan、肯尼亚的Kapthurin Formation和Olorgesailie可以发现此时期的遗存。
三、中国阿舍利技术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目前中国手斧遗址在我国的三大水系流域均有发现:黄河流域的丁村遗址群、洛南盆地、三门峡盆地;长江流域的汉中盆地、丹江口库区、澧水流域、潦河流域、水阳江流域;珠江流域的百色盆地、南江流域。年代最早的手斧遗址距今约80万年,最晚的延续至距今5万年左右。不同地区阿舍利技术面貌有所不同,如:大石片毛坯的比例,百色盆地占比最低,丹江口库区次之,洛南盆地和丁村遗址群最高;薄刃斧和手镐在百色盆地鲜见,丹江口库区有所增加,而在洛南盆地和丁村遗址群较多。基于当前的考古证据,李浩老师认为手斧人群曾沿着欧亚大陆南部进行自西向东的长距离迁徙扩散,并在距今约80万年前到达广西百色盆地;从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开始,手斧人群形成以秦岭地区为核心的演化中心,并主要沿着长江水道及其支流进行东西方向的辐射和扩散。新的材料和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索和认识中国阿舍利技术非常重要,有关观点也留待完善和更新。
李浩老师的报告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讲述了在全球视野下中国阿舍利技术的发展演化过程,兼具国际化和前沿性。最后,陈宥成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国境内手斧遗存的年代、类型、功能及适应性等与李浩老师展开交流。在场同学也积极向李浩老师请教百色盆地巨型石核剥片等的问题。各位师生受益匪浅,反响热烈。
撰稿:杨澜(2023级硕士生)
审核:李浩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