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价格波动,你察觉到了吗?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困倦早晨的那杯咖啡,价格好像悄悄发生了变化。常去的咖啡店,原本亲民的拿铁,如今价格标签上多了几元;曾经每周必打卡的精品手冲,也变得不那么 “友好”。
对于我们这些离不开咖啡的人来说,这无疑是生活中一个小小的 “冲击”。当咖啡价格上涨,我们的 “咖啡日常” 似乎也被打破了。早上路过咖啡店,可能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犹豫一下,是继续选择熟悉的那杯,还是尝试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这背后,其实是咖啡生豆价格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咖啡生豆价格的上涨呢?
价格飙升,数据说话
咖啡生豆价格上涨可不是我们的主观感受,而是有实打实的数据支撑。在国际咖啡市场上,作为优质咖啡代表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路狂飙。2024 年 11 月 25 日,纽约市场上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上涨 1.54%,达到 3.0995 美元 / 磅 ,日内一度飙升至 3.1280 美元,创下自 1997 年以来的新高,2024 年累计涨幅更是达到 70%。而罗布斯塔咖啡期货价格同样不甘示弱,受干旱天气担忧的推动,当日上涨 2.63%,报 5116 美元,早前曾触及 5327 美元,这一价格创下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新高。
在国内,云南作为我国主要的咖啡产区,其咖啡生豆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云南普洱的咖啡鲜果从 10 月底的 4.3 元 /kg 涨到了如今的 6.8 - 7 元 /kg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2023 - 2024 产季的云南商品豆价格高达 45 元至 55 元每公斤,相比 2022 - 2023 产季几乎翻了一倍。这些数字直观地展示了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的幅度和速度,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场价格变动的影响力。
剖析涨价根源
天灾减产:气候之殇
咖啡作为一种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的农作物,气候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其产量产生重大影响。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正成为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的主要 “元凶” 之一。
巴西,这个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豆生产国,在今年 8 月和 9 月遭遇了 7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土地干裂,咖啡树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大量咖啡果实干瘪,产量大幅下降。紧接着 10 月,暴雨又不期而至,洪水淹没了部分咖啡种植园,不仅破坏了咖啡树的根系,还导致咖啡豆在枝头就开始发霉变质,进一步加剧了减产的程度。圣保罗州作为巴西咖啡的主产地之一,野火的肆虐更是让当地的咖啡种植业雪上加霜,大片咖啡种植园被烧毁,许多咖啡农辛苦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无独有偶,世界第二大咖啡生产国越南,近期同样在经历高温和干旱等极端天气。越南的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中部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咖啡树长期遭受高温和干旱的侵袭,导致咖啡果实发育不良,产量大幅下降。据国际咖啡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越南已经连续三年面临供应短缺,2024 - 2025 年度的咖啡产量预计为 2400 万袋(60 公斤 / 袋),这将是 13 年来的最低水平 。
除了巴西和越南,其他主要咖啡产区也未能幸免。哥伦比亚的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许多咖啡种植园被掩埋;埃塞俄比亚的干旱导致咖啡树病虫害频发,咖啡品质大打折扣。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全球咖啡豆的产量大幅下降,供不应求的局面愈发严重,从而推动了咖啡生豆价格的不断上涨。
政策风云:零毁林法案的涟漪
除了天灾,人祸也是影响咖啡生豆价格的重要因素。欧盟即将实施的零毁林法案,就像一颗投入咖啡市场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该法案于 2022 年提出,原计划 2024 年底开始强制实施,要求对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包括咖啡在内的 7 种农产品进行调查,供应商必须证明其产品未在毁林土地上生产,否则或将面临罚款和禁令。虽然今年 10 月欧盟委员会提议推迟法规的强制执行日期,但成员国之间仍有分歧,最终方案可能要到 12 月中旬才能确定。
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让咖啡种植者和贸易商们忧心忡忡。许多咖啡种植园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毁林现象,要证明咖啡豆的来源符合零毁林标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为了避免潜在的供应链风险,欧洲进口商和烘焙商纷纷提前抢购原料,一时间,市场上对咖啡生豆的需求激增,进一步推高了价格。
市场博弈:心理预期的蝴蝶效应
在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的背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和博弈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业内较有话语权的生豆商意识到部分地区的咖啡豆产量有所下降,便会抛出关于涨价的信号。从利润的角度考虑,部分供应商也会跟着涨价,导致咖啡豆整体售价提升。
随着咖啡产量下降的消息不断传出,市场对咖啡减产的担忧心理愈发强烈。这种担忧情绪在市场中迅速蔓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消费者担心咖啡价格会继续上涨,于是纷纷提前购买咖啡,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需求;而商家则看到了涨价的机会,不断提高咖啡的售价,使得咖啡生豆价格在市场博弈中不断攀升。
影响面面观
连锁品牌:巨头的从容与布局
面对咖啡生豆价格的上涨,大型连锁咖啡品牌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资源整合能力,展现出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瑞幸咖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瑞幸咖啡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 2025 年至 2029 年的 5 年内,将共计向巴西采购 24 万吨咖啡豆 。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瑞幸在未来几年内有稳定的咖啡豆供应,还通过大规模采购获得了更有利的价格,有效降低了生豆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此外,瑞幸还在巴西设立了办公室、种植者支持中心和高品质种植基地,进一步强化了在产业链上游的品控管理能力,为其持续推进全球高品质供应链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星巴克同样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长期的供应商合作关系。多年来,星巴克与全球多个优质咖啡产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通过直接采购、参与种植等方式,确保咖啡豆的稳定供应和品质。同时,星巴克还会根据市场行情提前采购和囤货,以应对价格波动。此外,星巴克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的客户群体,有一定的价格转嫁能力,即使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适当的价格调整维持利润空间。
精品咖啡:小船遇风浪
与大型连锁品牌相比,中小规模的精品咖啡品牌和烘焙厂在这场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的浪潮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由于缺乏稳定的供应链和大规模采购的优势,精品咖啡品牌在采购咖啡豆时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以一家位于北京的精品咖啡馆为例,其使用的一款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优质咖啡豆,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近 50%。为了维持品质,这家咖啡馆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涨价,导致每杯咖啡的成本增加了 3 - 5 元。然而,精品咖啡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相对敏感,过高的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客户流失。为了平衡成本和客户接受度,这家咖啡馆只能尽量压缩利润空间,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一些小型烘焙厂来说,情况更为严峻。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提前囤货,只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小批量采购。在咖啡生豆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他们的采购成本不断攀升,利润被严重压缩。一些小型烘焙厂甚至面临着无豆可烘的困境,不得不暂停部分业务,等待价格回落或寻找新的供应渠道。
消费者:钱包与口味的抉择
咖啡生豆价格的上涨,最终还是会传导到消费者身上。当咖啡价格上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一些日常咖啡爱好者来说,每天一杯咖啡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价格的上涨,他们可能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有的消费者会选择减少购买咖啡的频率,从每天一杯改为每周 3 - 4 杯;有的则会转向价格更为亲民的咖啡产品,如便利店咖啡、速溶咖啡等。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表示,原本每天都会去咖啡店买一杯现磨咖啡,但现在为了节省开支,会选择自己在家冲泡咖啡,或者购买一些价格较低的咖啡饮料。
除了价格因素,消费者对于咖啡品质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些消费者为了控制成本,可能会降低对咖啡品质的要求,选择一些价格较低但品质相对较差的咖啡豆或咖啡产品。这对于那些注重品质的咖啡品牌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应对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变化,成为了咖啡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
破局之路在何方
面对咖啡生豆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种挑战,咖啡行业的从业者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探寻破局之路,努力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找到新的生机与发展方向。
产品创新:以新应变
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中,产品创新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为了应对咖啡生豆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咖啡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新品研发,希望通过推出利润率更高的产品来平衡成本,同时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口味需求。
一些咖啡馆开始尝试将咖啡与各种新奇的食材进行搭配,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创意咖啡饮品。比如,将咖啡与当季水果相结合,推出草莓拿铁、芒果美式等,水果的清甜与咖啡的醇厚相互交融,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味觉体验;还有的咖啡馆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与咖啡相结合,研发出了龙井咖啡、普洱拿铁等饮品,让消费者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创意咖啡不仅在口味上给人带来惊喜,还通过独特的概念和包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成为咖啡馆的新宠。
除了创意咖啡饮品,咖啡馆还可以推出一些与咖啡相关的周边产品,如咖啡挂耳包、咖啡豆礼盒、咖啡器具等。这些周边产品不仅可以增加咖啡馆的收入来源,还能进一步传播咖啡馆的品牌文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营销转型:讲好价值故事
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咖啡生豆价格上涨,咖啡馆需要更加重视营销,通过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价值,提高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度。
举办咖啡品鉴活动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通过组织消费者参与咖啡品鉴活动,咖啡馆可以让消费者深入了解咖啡的产地、品种、烘焙工艺、冲泡方法等知识,提升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文化的认知。在品鉴活动中,专业的咖啡师可以现场为消费者冲泡不同种类的咖啡,讲解每款咖啡的特点和风味,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咖啡的魅力。同时,咖啡馆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如咖啡拉花比赛、咖啡知识问答等,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从而培养消费者对咖啡的兴趣和忠诚度。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也是当下咖啡馆的重要手段。咖啡馆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精美的咖啡图片、视频,分享咖啡制作技巧、咖啡文化知识,展示咖啡馆的特色和环境,吸引粉丝的关注和互动。此外,咖啡馆还可以与一些知名的美食博主、网红合作,邀请他们到店体验并进行宣传推广,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供应链升级:掌控源头
对于有实力的咖啡企业来说,布局产业链,掌控供应链源头是应对咖啡生豆价格上涨的有效策略。通过建立自己的种植园、烘焙厂,企业可以实现咖啡豆的自主供应,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稳定产品价格。
瑞幸咖啡在这方面就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除了与巴西签署咖啡豆采购协议外,瑞幸还在云南建立了自己的咖啡种植基地,与当地的咖啡农合作,共同推动咖啡种植业的发展。同时,瑞幸还不断加大在咖啡烘焙领域的投入,提升自身的烘焙技术和能力,确保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通过这些举措,瑞幸不仅在咖啡豆的供应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可控,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除了建立种植园和烘焙厂,咖啡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咖啡豆从种植、采摘、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控,及时掌握供应链的动态信息,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应对咖啡生豆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咖啡行业未来展望
咖啡生豆价格的上涨,虽然给咖啡行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大型连锁品牌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中小规模的精品咖啡品牌和烘焙厂,则需要通过创新产品、优化营销、升级供应链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寻求突破。
对于消费者来说,咖啡价格的上涨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但对咖啡的热爱不会因此而减少。随着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文化的认知不断提高,他们对高品质、个性化咖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这将促使咖啡行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咖啡体验。
展望未来,咖啡行业将在挑战与机遇中不断前行。无论是咖啡企业还是消费者,都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共同推动咖啡行业的健康发展。相信在行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咖啡行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期待咖啡市场的下一次精彩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