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是各院校年年考查的重点参考书目,是新闻传播考研中所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教材。
本次背多分的部分便是传播学,所依托的教材是最新版即《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本次的传播学带背整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传播及传播学、传播类型与传播研究五大类型,帮助大家全面夯实基础,筑牢理论基础。
本篇推文主要带背传播及传播学的部分,带背的章节是《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主要内容是围绕“传播及传播学”概念展开,包括传播及历史发展、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学研究史、传播学主要学派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等各个部分。
01/知识清单(框架、体系)
(一)传播
1、传播与信息
2、传播定义和特点
(二)传播历史发展
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一)传播过程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二)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
4、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5、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三)系统模式下社会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传播系统模式
2、马来兹克系统模式
(四)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一)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
(二)社会信息系统特点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存在着众多可变因素的系统,参与系统活动的个体或群体是伴随着丰富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主体,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不确定性,容易产生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一)传播学形成原因
(二)传播学的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2、美国源流
(三)传播学奠基者与学科开创者
(四)传播学科的创立
(一)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二)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02/重点勾勒与扩展延伸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基本特点是: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
第三,从传播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前提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扩展延伸:传播的六种话语
传播是传递、传播是控制、传播是游戏、传播是权力、传播是撒播、传播是共享和互动。
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扩展延伸:双重偶然性的原因
信息发送方自己的信息传播不明晰,对信息接收方需求状态不明,信息传播载体和媒介选择不恰当、不适配,信息加载量速不匹配,以及信息传递和理解任意一方态度与方法不佳等, 都可能增加传媒沟通的双重偶然性。
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生产活动分为两类,一是物质生产,与之对应的是物质交往活动;二是精神生产,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人类生产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扩展延伸:精神交往的意义
经验学派的传播观是一种科学主义的传播观,而交往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恰恰是在人文学科意义上建立的,与美国经验学派的传播观在研究视角上正好形成一种互补。同时,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着实证主义所缺乏的思辨精神和批判意识,可以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视野。
传播学家哈特将传播媒介分为三类:
一是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二是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对信息接收者而言则不需要。
三是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等,这些媒介传播与接收方都需要使用机器。
1、媒介发展
从传播媒介发展而言,大众报刊和电影已高度普及,作为新兴电子媒介的广播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媒介影响力扩大,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关注信息与传播的问题。
2、历史背景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利用各种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信息心理战在战争进程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3、母学科发展
与传播学有着许多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如新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已经有充分发展,为传播学提供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
塔尔德是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他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在于:
一是模仿理论,塔尔德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传播是最基本的互动渠道。模仿理论对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二是对舆论的分析,塔尔德出版《舆论与群集》,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齐美尔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形式社会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化论》、《社会学》和《社会学的根本问题》等。
齐美尔最早提出了传播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即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1、杜威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
2、库利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专设“传播”一章,对传播的许多重要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如传播概念、传播意义和重要性等。从某种意义而言,库利是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并最早进行理论化尝试的学者。
扩展延伸:初级群体与镜中我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
“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
3、帕克
帕克早年曾经从事了11 年新闻记者职业,后来为了系统研究报刊的社会功能以及报刊与舆论的关系而进入哈佛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04 年写成了博士论文《群众与公众》。现代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可以溯源于帕克关于“新闻是社会上个人间讨论之基础素材”的观点。
扩展延伸: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在关于人的行为问题上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社会互动理论。他们认为人在出生之际并不具备社会性,使儿童成为社会性存在的是学习语言和感觉自我的过程,在这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4、米德
社会心理学中互动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米德关于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取得以及社会自我理论对现代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具有很大影响,他提出的“主我”与“客我”理论,对理解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具有重要意义。
5、李普曼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由于长期从事新闻活动,他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著作中,李普曼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李普曼是较早探讨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
扩展延伸:“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这个概念阐述了现代社会“环境的双重性”和大众传播对现代人行为的影响。
“刻板成见”(stereotype),所谓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
1、拉斯韦尔
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倡始人之一,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 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此外,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
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卢因
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如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对个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独裁的和民主的领袖对群体运作效率的影响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解释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3、霍夫兰
霍夫兰的学术关心在于揭示传播效果形成的诸条件,如信源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以及受传者本身的属性条件等,并为此进行了大量实验。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4、拉扎斯菲尔德
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响。这项研究对否定“子弹论”起了直接的作用,但也开创了“有限效果论”的传统。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威尔伯•施拉姆是美国传播学的始创者和集大成者,人们称之为“传播学鼻袓”、“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的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扩展延伸1:美国的经验学派
美国的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以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保持着自己独立领域的组织体,它在国家、政党以及其他压力集团面前保有某种自治性。
扩展延伸2:传播效果研究的 14 座里程碑
从实用主义目的出发的美国的经验学派,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传播效果问题,美国学者洛厄里和德弗勒曾经归纳了传播效果研究的 14 座里程碑:
1、20世纪20年代的培恩基金会关于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这项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2、对 1938年“火星人入侵地球”广播引起的社会恐慌研究。该研究的侧重点不是为了提出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一般理论,而是探讨引起恐慌的各种心理因素。
3、1940年的“伊里调查”,成果为1944 年出版的《人民的选择》,这项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4、20世纪40年代关于昼间广播剧听众的调查研究。这些调查揭示了受众媒介接触的一些基本动机和利用形态,开创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传统。
5、20世纪40年代艾奥瓦尔大学的农村社会学家对玉米良种推广与普及过程的考察,推动了对新事物的“创新—扩散”传播过程研究。
6、霍夫兰等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于电影的说服效果的实验,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制约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耶鲁项目”,进一步从传播的主体条件、内容条件、对象条件等方面对传播的说服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实验。
8、20世纪50年代《个人影响》是对《人民的选择》提出的各项理论假说的进一步验证,其意义在于揭示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交织性。
9、1951年至1953 年的“里维尔项目”,对传单和标语的传播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
10、20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施拉姆等人关于电视对儿童生活影响的研究,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对少年儿童的电视接触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揭示了电视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的功能、影响和效果。
11、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得研究人员的关心由微观、个人层面的效果开始转向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影响和效果。
1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格伯纳等人进行的关于媒介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的研究。
13、20 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国会拨款实施的关于电视与社会行为的大型研究,该研究的结果以《军医署长报告》为题发表。
14、1982年第二次“军医署长报告”以《电视与行为:十年的科学进步及其对 80 年代的启示》为题发表,该报告总结了第一次报告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批判学派实际上是对欧洲等国家的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的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的立场所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是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
1、政治经济学派
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是英国累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G.默多克和P.格尔丁等。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则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政治经济学派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他们认为,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
总体而言,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2、“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也称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所的霍尔、莫利等人为代表。该学派继承了葛兰西、阿尔都塞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
“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有:
一是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是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三是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四是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文化研究”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两种,前者主要是为了揭示大众传媒为占统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后者则是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学派成了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扩展延伸1: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霸权”(hegemony)一词,原指国家的霸权或政治运动的主导权,由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葛兰西在《狱中笔记》中最早作为社会分析的一个主概念加以使用。葛兰西把现代国家的形成看做是作为“强制装置”的政治社会和作为“霸权装置”的市民社会的融合,认为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合意”或“同意”的组织化过程而维持统治的社会,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它将吸收政治社会而形成新型的国家。
扩展延伸2: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不仅带来了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
3、批判学派的特点
第一,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第二,更多的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第三,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定量研究方法是指用量化手段(数字和统计)来理解传播现象,其研究目的在于找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其结论具有精确性和概括性,能够了解某个现象或事物的信息,具有可信度。
1、内容分析法
作为一种实证方法,内容分析是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 1952 年曾为内容分析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内容分析的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二是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
三是普遍性——内容分析应该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2、控制实验法
控制实验法是对某些实验因素加以人为控制的一种实验方法,只在室内进行,由卢因和霍夫兰引入传播研究,适用于微观的、探究因果关系的研究。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实验因素,且实验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情境较纯粹,标准化程度高,但人为因素强,难以创作同现实生活完全相同的情境,结论必有误差。
3、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索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从而探索社会现象。实地调查法是传播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询问法两种。
扩展延伸: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方法。
1、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方法源自于文化人类学,也称田野调查法或者是人种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民族志被认为是运用观察、访谈及其他田野研究手段,深入细致地描述某一特定人群及其文化的一种方法。民族志重视一群人的活动过程,它描述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如何行动、互动、为自己行为赋予意义等。
2、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是研究者用来描述和解释媒介讯息的一种研究方法,侧重于描述文本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解释深层的潜在意义。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
3、焦点小组访谈
焦点小组的研究方法就是集体访问,类似于过去的座谈会。焦点小组可以简便、迅速地了解消费者和受众的态度与行为。参与者一般10人左右,他们在主持人的控制下集体讨论。焦点小组人数较少,代表性不足,一般用于探索性研究,帮助研究者寻找思路,或者提出特殊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