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用好这8个理论,阅卷老师一定喜欢。

文摘   教育   2024-11-01 14:07   江苏  


本文将会围绕行动者网络理论等8个核心高级理论,帮助大家在答题的时候,让阅卷老师感受你的备考专业深度。避免千篇一律,让自己的答案有亮眼之处。快来看看这些理论如何使用,让你的答题高级起来。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答题框架34】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01/行动者网络理论


【理论解析】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 Network Theory,简称ANT)是20世纪80年代以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和约翰·劳(John Law)为核心的巴黎学派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纲领。


行动者网络理论坚持的是“联结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associations)”,认为社会是很多异质性事物之间联系构成的复杂网络。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逻辑中,新闻创新的重要之处不在于这幅智媒画卷本身,而是构成所谓“智媒”的那些线条(即行动者)是如何动态连接在一起的。


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行动者(actors)”是拉图尔为批评功能主义的观点而提出。拉图尔认为任何行动者都是转译者(translator)而不是单纯的中介者(intermediary),他们本身具有能动性,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和条件进行转化,并制造差异。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转译”或“翻译”(translation)。用转译表示的意思是,由事实建构者给出的、关于他们自己的兴趣(interests)和他们所吸收的人的兴趣的解释。具体而言,行动者都有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断尝试说服其他行动者,从而使其他行动者的利益与自己的达成一致。


行动者网络理论让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以更为现实的态度去反思编辑室如何更好地吸纳技术以及技术给新闻生产带来的具体变化。尽管内容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理念、技能方法和角色定位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可能反而构成了合作的基石。


在国内的新闻创新的语境下,互动、人工智能、算法、VR和5G等新兴技术将有能力操作技术和无能力操作技术的主体之间的分割线切得更深。编辑室中不同群体的协作情况需在具体情境中细致考察。


【理论应用】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人类学家拉图尔(Bruno Latour)于2022年10月9日逝世,享年 75 岁。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今年考察概率大大增加。

ANT最初用来分析“科学”和“知识”的形成,后来作为一个分析框架被广泛地运用到地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领域。


在新闻传播领域,当我们需要回答强调技术、价值、思想等非人的作用的题目时,就可以使用这个理论,例如如何平衡人与技术做好新闻分发等。该理论最广泛的应用,就是通过描述非人行动者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行动者的平等的地位,强调二者共同起作用。


02/脱域


理论解析


脱域是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的理论,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切换身份,不受场景、地域的限制。


吉登斯指出,现代化的过程带来了“脱域”的结果,社会系统的脱域意味着社会行动从地域化情境中被“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同时又为它们的重新进入提供了机会,带来了再嵌入的可能。


【理论应用】


脱域这个概念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当我们在遇到技术对人的影响、VR新闻、场景化应用、元宇宙等题目时都可使用。尤其是当我们遇到近几年新传考研的热门概念“元宇宙”时,脱域便可应用于形容全新的虚拟现实空间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等带来的改变。


例如当我们描述元宇宙空间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已经不再与现实空间中相同,未来是否会重新建构出与现实世界相同的社会关系还未可知时便可以说:“一些原本脱域的社会关系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归到地域化情境中,这也是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03/归因理论


【理论解析】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归因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影响到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的强弱。


【理论应用】


归因理论是人们遇到危机事件、热点事件时经常依靠的一个理论,当大家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人们因为自身的某些需要,试图了解事件以做出应对和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只要这个时候有某些信息出现,很多人都会将事情归因于这个信息,这也是谣言能够迅速传递,热点事件网民热烈讨论的原因。


因此,当我们遇到谣言、舆论引导、热点事件中的受众心理等问题时都可以运用归因理论来解释。


04/补偿性媒介


【理论解析】


保罗·莱文森认为,补偿性不仅存在于媒介自身,更存在于媒介与媒介之间,任何一种新产生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人类对于信息传播可能方式的探求是新媒介技术的原动力


同时,在媒介的选择上,人类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性,新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真实的信息需求。补偿性媒介理论认为,“补偿性的媒介并不比最初的媒介本身更能‘无噪音’地解决问题。相反,他们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带来的‘噪音’比带走的要多———通过提供一个陷阱而不是绝对的进步”。


新媒介是对旧媒介的缺憾的补偿,新媒介势必在某些方面要先进于之前的旧媒介,但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是落后于旧媒介的,因此补偿性媒介天生具有双重性。


莱文森乐观地认为,进步是曲折和不平坦的,随着补偿性媒介的不断补偿和补救,“噪音”终将可以被有效规避。


【理论应用】


补偿性媒介理论是我们在考研当中常用的一个理论,此理论能用来形容媒介技术进化的规律,在网络媒体传播、人与技术关系、元宇宙发展逻辑等相关题目中都能够很好地应用


但是,补偿性媒介理论也是一个双面性理论,例如电视弥补了广播不能看到画面的不足,却使民众深陷于荧幕场景之中,手机弥补了电视不可携带的不足,却使民众产生了对于手机的强烈依赖。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个理论时也要考虑到媒介技术发展的双面性,从而提升自己答题的深度。


05/乐队花车效应


【理论解析】


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乐队花车效应”。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而这种乐队花车效应,就是乐队花车谬误及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


从乐队花车效应衍生出乐队花车谬误,又常称为“诉诸大众的谬误”或“从众谬误”,也就是将许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视为真实,例如“大家都这么说,一定不会错”。但许多事实证明,多数或所有人相信的事情,在当下或经过时间的演进,并不一定是对的事情。


建构于乐队花车谬误的宣传手法则是常见的乐队花车宣传法,宣传者营造出一种“加入我们,否则就是与大家作对”的气氛,要求阅听人接受某种仿佛大家都接受的想法。乐队花车法也暗示阅听人:“宁可与胜利者站在同一边,而不要太去计较是非!”


【理论应用】


乐队花车效应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在网络时代的受众研究这类问题中可以使用。大家可以在答题时用“乐队花车效应”来代替“从众心理”,这样不仅能表达出原有的意思,还能让你的答案显得不那么“从众”。


除此之外,乐队花车宣传法也是广告中常用的宣传手段,目标院校需要考察广告学的同学要注意这一宣传法,了解乐队花车宣传法的源头能让你在回答相关名词解释、简答题时更言之有物。


06/潜网理论


【理论解析】


美国学者沃伦·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中提出“潜网理论”,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潜网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图得以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治新手对现行的规矩冒犯。它的实质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引申至群体、组织层面,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是群体传播的主要控制机制。


【理论应用】


从传播学控制分析的角度讲,任何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都不能随心所欲地传播信息,它的传播行为总是受到社会特定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文化范式构成的“潜网”的深层控制。


因此,我们在回答有关媒介组织内部的管理和控制问题以及信息的传播问题时,运用潜网理论能拓宽我们的答题逻辑,从控制研究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分析问题,让答题更有条理。


07/广场效应


【理论解析】


广场效应是一种群众心理,指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这种心理多数时候使群众的群体道德水平比个人道德低下。


这是因为某一个目的而产生的群体,总是在一个公开场合聚会,在聚会过程中,人们的心理会发生畸变,这种畸变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洛伦兹所说的社会感应:它意味着参与的个体愈多而且群体的力量愈强时,坚决离群的行为也就愈少。在一个群体中,有意识的个体会很容易丧失,而代之以无意识的群体,洛伦兹把它称为无名群众。


【理论应用】


互联网的连通性和匿名性使得话语权下放,任何网民都能够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这使得广场效应从现实生活延伸到网络空间中。


在新传考研中,广场效应可以用来解释网络暴力、舆论审判等现象。首先,当一件热点事件发生时,由于大家处于网络群体之中,很难保持自己冷静的思考,并且秉持着“法不责众”以及“反正不知道是我”的心态在网络上随意发言;其次,广场效应在特定环境下会影响群众对法制和道德标准的判断,甚至干扰正常的司法审判,从而导致多数人暴政,或者司法审判利用群体行为制造多数人暴政的假象。


08/铺垫效果

【理论解析】


铺垫效果,也被称为预示效应、导引效果、显化效果、底色作用、启动效应等,最初出现于心理学中对记忆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相关研究。指的是一个先快速呈现的刺激(启动刺激)对紧接着出现的第二个刺激(目标刺激)的加工产生的或正或负的影响。后来被引入到传播学中,并成为了传播学的重要理论。


1984年,传播学者贝科维茨将铺垫效果引入传播学中,来研究信息铺垫对暴力行为的影响。1987年,美国传播学者仙托·艾英戈和唐纳德·R·金德在对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后,出版了《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一书,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会对公众的社会决策产生累积效果的理论作为解释议程设置发生过程的心理机制,突破了传统议程设置理论对媒体效果的认知界限,将铺垫效果正式引入传播学。


【理论应用】


铺垫效果探讨了议程设置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心理因素,突破了传统议程设置对媒体效果的认知界限,为研究媒介内容与公众意见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铺垫效果适用于与网络舆论相关的题目。铺垫效果正是通过舆论主体长期频繁接触的信息和近期接触的内容对人们的认知和情绪的影响起作用的,也可从认知铺垫和情绪铺垫来分析后真相的相关事件。


 

大家除了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适当学习一些技巧性的内容,这样才能让你在答题的时候速度又快又有亮点。


以上就是学姐帮大家整理的在考场上不容易“撞车”的8大加分理论啦,希望在12月的考场上你能游刃有余,我们岸上见!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答题框架34】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往期回顾▶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33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32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31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30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9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8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7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6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5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4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3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2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1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20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9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8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7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6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5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4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3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2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1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10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9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8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7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6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5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4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3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2

25RYM答题框架|系列专题01







新传考研任意门
成立七年,专注新传考研。获评新传考研年度机构、年度人气讲师。拿下全国25所新传院校第一名,超50所新传院校前三名,连续多年考研成绩优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