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传播学考前终极回顾(附知识框架和清单)

文摘   教育   2024-11-07 12:02   江苏  


《传播学教程》是各院校年年考查的重点参考书目,是新闻传播考研中所必须要掌握的重点教材。


本篇传播学背多分系列推文带背的是“传播类型”的部分,带背的章节是《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三章。


主要涉及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等传播类型内容。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传播学冲刺2】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01/知识清单




(一)人内传播定义

(二)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一)人际传播定义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二)群体规范与群体压力

(三)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四)流言传播



(一)组织传播定义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一)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

(二)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三)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四)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

(二)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02/重点勾勒与扩展延伸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将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总体而言,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在 1969 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基模具有以下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与人内传播紧密相连,但又与人内传播不同,这表现在人内传播是一个行为主体(个人)内部的信息活动,而人际传播则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库利是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体意识即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主要包括群体规范、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意识。



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与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扩展延伸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扩展延伸2:群体模仿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在1890年出版的《模仿律》一书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与波斯特曼的定义为,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流言特点:


1、流言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

2、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3、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

4、流言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扩展延伸:媒介流言 


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流言传播的形态、渠道和特征也都有很大变化:


1、网络言论主体多样化以及匿名性特点,使人们更难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2、数字化电子传播使得流言传播速度达到实时程度;

3、网络论坛、博客、跟帖等发布平台的媒介性,也改变了过去的主要经由人际渠道传播的特点,使流言有了同时大面积传播的可能。



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


 扩展延伸:组织的宣传活动 


这种宣传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


1、公关宣传

公关宣传,则是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2、广告宣传

现代组织从事的广告活动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非商业广告,如公益广告、意见广告以及通过媒体发布的各种公告等;另一类是商业广告,以企业组织为主体。


3、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企业标识系统是英语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的对译词,简称 CIS,有时也译为“企业表征系统”。CIS 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学者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了拉斯韦尔“三功能说”,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即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 1948 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功能主要指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的传播学者是日本的藤竹晓。1968 年,他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藤竹晓认为,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现代人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国际传播是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是国家,此外还包括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跨国组织或运动等。


国际传播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是因为它与国家或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传播充满着各个国家或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妥协以及合纵连横的关系。在各种各样的国际机构中,传播主体大多是以国家社会的代表的身份出现的,而大众传媒的国际报道也都是服务于本国利益的。


 扩展延伸:国际传播五力 


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



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它既包括传统的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


1、全球传播的出现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2、在全球传播当中,在国家和政府间机构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3、传统的国际传播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全球传播中,许多全世界、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


 扩展延伸:吉登斯现代性 


吉登斯认为当今世界的“现代性”(modernity)具有四个突出的制度特性:

信息管理与社会监控、资本与市场经济、产业化、以战争的产业化为特点的“军事实力”(对危机状况的强制性管理)



信息主权,是诺顿斯登和席勒在《国家主权和国际传播》中提出的概念。简言之,即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信息主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2、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

3、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其中第三项内容直接涉及跨国界传播,其功能包括保护国家机密和排除危及国家安全的有害信息等重要方面。


 扩展延伸: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又称为“媒介帝国主义”,美国学者席勒是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代表学者,在 1976 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


1、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2、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3、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传播学冲刺2】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新传考研任意门
成立七年,专注新传考研。获评新传考研年度机构、年度人气讲师。拿下全国25所新传院校第一名,超50所新传院校前三名,连续多年考研成绩优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