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气,即二氯乙基硫( 2,2'-二氯二乙硫醚,β,β'-二氯二乙硫醚,二(2-氯乙基)硫;dichlorodiethyl sulfide,dichloroethylsulfide,bis(2-chloroethyl)sulfide)的俗名,因具有挥发性,有像芥末的味道而得名。主要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可用于治疗某些过度增殖性疾病)及制造军用毒剂,并由于其在毒剂方面的广泛使用而声名狼藉。芥子气学名为2,2'-二氯二乙硫醚,纯品为黄色、化学式为C4H8Cl2S,微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乙醇、醚、四氯化碳、汽油等。芥子气的稳定性较好,可较长期储存。纯品芥子气为油状液体,呈无色或淡黄色。工业品由于氧化和杂质可能呈现棕色、深褐色甚至黑色,具有大蒜或芥末的气味。挥发度较低,饱和蒸气压(kPa)为0.01/30℃,20℃时饱和蒸气压为8.66993Pa。属于持久性毒剂。芥子气的凝固点高,作为毒剂,一般不在冬季等气温低的情况下使用。密度大、溶解度小,在水中大部沉于水底,少部分呈油状薄膜漂浮水面,可造成水源长期染毒。易挥发,气态情况下甚至可以透过棉衣。芥子气中的硫原子具有两对未共有的电子,由于氯原子的诱导效应,硫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沿着氯原子诱导效应的方向移动,促进氯原子分离。溶解于水或体液等极性溶液后,芥子气迅速离解,内部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正碳离子或正硫离子。正硫离子具有强亲电性,极易与生物大分子的亲核性原子S、N、O等起烃化反应,形成以共价键结合的不可逆烃化产物。芥子气合成简单,采用双(2-羟乙基)硫醚(即硫二甘醇)在三氯化磷或二氯亚砜作用下氯化,或用乙烯与二氯化硫直接合成即可。属糜烂性毒剂代表,大鼠静脉半数致死量为0.7mg/kg。皮肤是中毒的最主要靶器官之一,染毒皮肤后能够引起红斑、水肿、起疱、糜烂、坏死并容易造成二次感染,伤口愈合缓慢。较大剂量芥子气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后可致全身吸收中毒,因此芥子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装填在炮弹、火箭弹、地雷及航空布洒器或地面布洒器中使用。可单一或混装使用等。是迄今生产、储存乃至使用量最多的一种化学武器,其杀伤占已知化学战伤亡的八成以上,被称为"毒剂之王"。芥子气至今没有特效抗毒药物,仅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1822年,德斯普雷兹(Despretz)发现芥子气。1885年,Nikolay D. Zelinsky在研究二氯化硫的聚合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制备芥子气的方法。1886年,德国的迈耶(又译梅耶或迈尔,Meyer)首次人工合成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今仍是芥子气最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他刚开始以为实验过程中的不适是相关人员皮肤过敏,但后来的动物实验中让他意识到了某种危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打破僵局,芥子气被应用于战场,1917年6月1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地区(Ypres)首次对英军防线使用芥子气,造成2000多人的伤亡。由于德军在炮弹上标以黄色的"十"字与其他毒剂炮弹区分,所以当时德军内部通常称其为"黄十字"毒剂。芥子气具有的杀伤效果,尤其是心理效应使得各国军队相继效仿,当时所使用的芥子气纯度不算大,只有70%多,但因为当时的士兵只配备简单的呼吸面具(这种面具由于导致呼吸不畅反而更容易中毒),导致超过130万人伤亡,伤亡率占毒剂总伤亡人数的80%以上。当时身为巴伐利亚步兵班长的希特勒作为参战士兵曾被英军的芥子气炮弹毒伤,眼睛暂时失明,一直到一战结束也未能完全恢复。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共有12000吨芥子气被消耗于战争用途。1935年–1936年,意大利在进攻埃塞尔比亚时投撒了芥子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曾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驻有负责毒气研究和试验的516部队、731部队;并在淞沪战场、徐州战场、衡阳保卫战等战役中使用过芥子气,造成中国军民死亡近万人。1963–1967年,埃及干涉也门内战,对保皇党派投掷了芥子气航空炸弹。1983–1988年,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使用芥子气对付伊朗军队,像在1986年2月的战斗中,空投芥子气炸弹就导致超过1800名伊朗军人死亡(包括神经毒剂死亡)。据统计,伊拉克在整个两伊战争中共使用了1800吨芥子气,和数百吨其他毒气,造成伊朗方面近5万人伤亡(伊朗方面对化学战应对不足,化学战的反击基本集中在口头上)。1988年3月16日,伊拉克军队在伊拉克北部小镇哈拉卜贾对库尔德人使用了芥子气,导致超过5000人死亡,伤者过万,这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动用化学武器对付平民的军事行动。也使得当时的伊拉克政府和萨达姆声名狼藉,并成为了后来联合国特别法庭上指控的主要罪责之一。编辑自: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