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趣
wei
味
di
地
zhen
震
xue
学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地震暗能量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19、地震暗能量
19.1 墨西哥抓住了暗能量活动
19.2 静地震、慢滑移和震颤
19.3 新成果和大陆地震区
宇宙在加速膨胀。天文观测的这一发现,超出了人们对万有引力的认知。
要承认它,就要接受一个新概念——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斥力。这种能量并不吸收、反射、辐射可见光,现时的各种仪器一直没有观测到,但理性的思维推测了它:中微子和黑洞应该是两种暗物质。直到2019 年终于拍摄到黑洞照片(图19-1),尽管大部分问题还不甚清楚。
不了解这些,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宇宙
以观测为基础的地震学也是如此,一些极缓慢的运动信号和震前异常屡屡被发现,但是并没有记录到地震!
这又是哪个闹腾的结果呢?
应该就是地震暗能量, 虽然它不同于天体物理学的暗能量。目前的研究已经在三种载体上取得了进展:震颤、静地震和慢滑移。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还成功地预测了几次静地震。
不了解这些,同样不能说已经了解了地震。
图19-1 全球第一张黑洞图片(Messier 87 星系,2019)
19.1 墨西哥抓住了暗能量活动
2009 年, 墨西哥对静地震公开发布了预报[1]:根据2009 年夏季前的GPS 监测,已经发现Guerrero 地震空区出现过3 次静地震(Silent Earthquake)以及3 次事件前的慢滑移(Slow Slip)。这些现象都十分明显,地表位移量高达6cm,复发周期是4.5 ~ 5 年。他们认定:2010 年3—10 月将在墨西哥西海岸Cayaco 地区发生一次大型静地震,南北向地表位移量预计在3.9 ~6cm,太平洋沿岸可能会有几厘米的位移。
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的EOS 刊物公布了所依据的资料、数据和图件(图19-2 和图19-3),公开接受检验。
事后证明,预测正确!
图19-2 监测地区的历史地震和空区[1]
图19-3 对2010 年静地震的预测图[1]
以后,墨西哥于2014 年又预测了一次更大的静地震[2],随后还引发了Papanoa的Mw7.2 地震和两次逾6.0 级的强余震(图19-4)。这里说的“静地震”和“慢滑移”,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地震仪测不到的暗能量活动。
墨西哥的实践虽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成绩,但对国际学术界的震撼毫不亚于一次大地震。
地震预测从暗能量、暗地震入手,就突破了“以震报震”的传统思路。这里的“复发周期”又完全是GPS 实测到的,属于多次、多台、大幅度、稳定的现象,完全不是由杂乱信号的傅里叶(Fourier)分析提取的小量谐波。此外,地震活动的弹性回跳、b 值、地震迁移、地震空区、蠕变、触发等基本特征,都是先由“板缘地震”发现,然后才应用于大陆“板内地震”的。故而墨西哥的开创性成果,不可小觑。
图19-4 墨西哥2014 年的静震引发了7.2 级大震[2]
随后,2017 年9 月8 日安赫尔的Mw8.1 地震和9 月18 日Puebla-Morelos 的Mw7.1 地震,均有损失而没预报。公众和政府的反应平和,加大了监测的投入,完善和升级了GPS 监测网(图19-5)。
图19-5 墨西哥的GPS 监测网站
19.2 静地震、慢滑移和震颤
◆ 基本观念的改变
地震暗能量,名为“地震”,却静得悄声无息;称之“滑移”,又滑得似动非动!对其认识,是近30 年间地震学的一个重大进展。
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话,要从五六十年前的往事说起。1960 年5 月22 日智利Mw9.5 大地震,美国帕萨迪纳台的震中距为8 100km,地震仪在震前15min 记录到一次前震,随后就平静了(图19-6)。奇怪的是,就在震前10min,Benioff 石英棒线性应变仪(图19-7)竟然记录到一次周期300 ~ 600s的异常突变[3],长期无法解释。
图19-6 Benioff 应变仪对1960 智利地震前的反应[3]
图19-7 Benioff 和他的应变仪(1935)
1968 年,笔者在新疆地震台的观测也遇到过此类怪事。当年9 月12 日伊朗发生6.0 级地震,距乌鲁木齐水磨沟台约3 200km,置于地下室的金属水平摆倾斜仪也记录到长波信号,出现在震前8 小时(图19-8)。两套仪器突然向着背离震中的东北方倾斜,东倾0.45 角秒、北倾0.13 角秒。但地震仪纹丝没有动,只记录到随后的地震信号。
1970 年1 月5 日云南通海Ms7.7 地震前21 小时,河北红山台的地倾斜仪再次观测到同样现象,变幅0.38 角秒,震中距为1 970km,地震仪也无反应[4]。
1992 年7 月18 日日本三陆海外Mw6.9 地震, 烈度十分低弱, 却出现了滔天海啸。宫古和江刺的震中距为220 ~ 300km, 二台的伸缩仪都记录到了长波信号(图19-9)。据悉,这是日本第一次发现的大型慢地震(现已改称“静地震”)。它出现在地震之后,但比主震的地震矩要大10 倍[5]。
图19-8 1968 年伊朗6.0 级地震前的地倾斜记录[4]
图19-9 1992 年三陆地震时伸缩仪的记录[5]
如何解释这些神出鬼没的信号?
1983 年,Beavan 在《科学》上最早指出[6]:异常的根源是俯冲带上发生了不同于常规地震的“缓慢滑移”,深度在20 ~ 70km,多数出现在重力、地倾斜、地形变、GPS 长周期仪的记录中。这个论断,毫无悬念地颠覆了固有观念:地球上只有两种状态——发生地震和不发生地震!
看来,不得不考虑地震的灰色地带,即第三种状态了:
地震暗能量
暗能量的转移、释放和调节, 同样是岩层大型错动的反映,只是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没有激发出地震弹性波罢了。
既然英文单词Seismic(地震的)和Non-Seismic( 非地震的) 事件,没把现象说全,那只好对原意为“抗震的”Aseismic 追加上一个新含意——“有错动而无地震波的”, 即“无震错动”(图19-10)。
一句话, 世界上除了白猫和黑猫,还有灰猫!
图19-10 地震事件的三种状态
现在看来,是人类的惯性思维障目。我们只知道世界上有白猫黑猫,几十年间一直把灰猫视为噪音、干扰、零点漂移……坚定地从记录器中把它滤波掉、删除掉!又因为“没记录到、没感觉到”地震波,便主观地否认现实,更缺少实验和理论上的基础研究。于是,关键性的“地震目录”被我们搞的“缺胳膊少腿”。
这些问题暴露后,日美墨等国已经补建起或正在建设“静地震目录”。
墨西哥的成功,恰恰是利用了“地震目录里没有”的暗能量信息,先行了一步!
◆ 三种暗能量活动
岩层或板块位错的频谱极宽,周期可以从0.001s 延续到几十年,都能够释放出应变能。地震不过是全过程中的一个局部——扩展速度在100 ~ 1 000m/s 段的脆性破裂,释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能量。
对于暗能量的释放载体,前些年迈出了一小步:曾不加区别地一概称之为慢地震(Slow Earthquake)。
严格来讲,还是不准确。
近年,国际学界的专业术语上已走向统一。位错被明确地划分成“波动域”和“滑动域”两大块——今日的“慢地震”一词仅仅限于波动域,系指“低频、或甚低频”的能够激发出波动信号的地震;对于更缓慢的运动,则称之为“慢滑移”,限定在滑动域;二者之间属于滑动域、频率相对偏高的位错,但又没有激发出弹性波动的事件为“静地震”,是一个有意让字面相左的表述。
研究的重点是三种载体( 图19-11) —— 震颤(Tremor)、静地震(Silent Earthquake)和慢滑移(Slow Slip),它们的频谱位置、名词定义均有清晰地界定,整个频谱的分布已经排满(图19-12)。应注意:早期的各种探索性的称谓,如前兆波、临震微波动、微破裂、高频形变等,在国际学术期刊里已不再使用。
图19-11 地震、震颤、慢滑移和慢地震
名词虽繁杂,但概念已经清楚:震颤和静震是紧紧贴在“常规地震”身旁的左邻右舍,“静震- 地震- 震颤”三者构成了“地震位错的完整过程”:既收编了更加快速的破裂,也涉足了巨大的滑动位错。传统的地震学里,主角“刘备”总是单枪匹马闯天下。现在不同了:左膀有了“关羽”,右臂配了“张飞”,哥仨一起干!频域加宽了,认识就全面了。
中文里,哥仨的关系很好记:只有他们三位的头衔才有资格用个“震”字。
图19-12 波动域和滑动域的频谱和名称定义
◆ 震颤
它是一种垂直方向为主、高频的微弱波动,通常是火山爆发的征兆。岩石微破裂、地层结构改变、物体热膨胀、晶格位错等等都会引起。信号微弱, 震级多在1 级以下。成群出现,初动不清,定位困难。容易误为噪声而“滤掉”。
◆ 静地震
它的频段位于滑动域的高端,与波动域相接。海底火山的巨型滑坡和垮塌,就属典型的静地震。它不是脆性破裂,激发不出弹性波,地震仪记录不到它。定位困难,只能通过大范围连续的地形变监测来判定。能量强弱用“地震矩”衡量。事件后常伴有震颤和微震群,对强震危险性的影响并不确定。目前研究较好的,有两类静地震:
● 深部静震,25 ~ 40km 深,持续几分钟~几天,常导致1 ~ 2 级的极弱震颤;
● 浅部静震,5km 左右深,能引发3 ~ 4 级的震颤,伴极缓慢、极微弱、无灾害的地表位移。
当然,低频和甚低频地震也是很难观测的,有时会被混为静震。它们的震源深度非常浅,只能激发出面波,定位时可用之,机制多为逆冲型错动。大多数发生在板块边界,或者增生的楔形构造部位(Accretionary Wedge),高压流体会使之呈半脆性、半黏性状态。
◆ 慢滑移
它是一种非连续性的位错,会历时几小时、几个月甚至一年。通常伴随着流体运动和震颤,振幅不大,俯冲带的慢滑移具有十分明显而稳定的间歇周期,成为监测的标志。很多大地震之前都存在慢滑移,只是地震仪未记录到。较多出现在俯冲带的地壳段、走滑板块边界、火山侧翼正断层地区,构造环境是以韧性(而不是脆性)为主的部位。最低频的慢滑移,即为深部的蠕动(Creep)。
19.3 新成果和大陆地震区
◆ 各国的监测工作
美国- 加拿大监测了温哥华- 西雅图地区的Cascadia 俯冲带。震颤位置揭示了应力集中和迁移过程(图19-13 和图19-14),确认了间歇性慢滑(Episodic Slow Slip)。每隔13 ~ 16 个月就会出现一次2 ~ 4mm 幅度的反向位错, 引发静地震(图19-15),或者6 ~ 15 天的震颤和微震群[7]。缓解的应力并不消失,会沿着构造线迁移、汇集和调整。2018 年,他们曾经成功地预测了一次慢滑移事件。
图19-13 震颤的迁移
图19-14 俯冲带的震颤三维结构
图19-15 慢滑的间歇周期与震颤
1984—1996 年,美国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带捕获过1992 年12 月的一次静震,历时约1 周,应变量级为(100 ~ 500)×10-9。利用GPS 手段监测夏威夷基拉韦厄(Kilauea)火山,发现1998—2005 年间的4 次静震,GPS 的位移向量几乎相同,随后出现地震活动,确定了静震的复发区域(图19-16)。
日本也证实了西南俯冲带慢滑的间歇性特点,复发间隔约6 个月,确认了静地震的复发区域。观测系统为GEONET,1994 年后的GPS测点已逾1200 处,每天都能给出空间分辨率达20km 的全日本地壳运动图像。新西兰曾监测到2014 年9 月持续了两周的慢滑事件。对俯冲带的性质做了新划分:在闭锁段和蠕动段之间, 有一个过渡段——脆韧转换区(图19-17)。
图19-16 夏威夷的静地震复发区域
图19-17 日本和新西兰对俯冲带的划区
◆ 大陆地震区
“板缘地震”与“板内地震”的构造环境不同,俯冲带上的某些规律并不能照搬到大陆地震区。
陆地上的震颤很常见,但具有介质流变性的静震和慢滑移较少遇到,仅在大陆上的深部环境接近于俯冲带的地方(如介质Q 值偏低、低速层发育、热流值高、新构造运动强烈处等)才发现了地震暗能量活动的苗头,诸如青藏- 伊朗高原、帕米尔深震区、南北地震带地区,以及美国西部地区。
此外,观测精度还必须大大提高。GPS 的监测能力主要在低于约10Hz 的频率下测量振幅大于约1mm 的地面运动。对大陆地区的静地震和慢滑移的监测,则需要凭借合成孔径雷达(InSAR)和超长基线的激光干涉(Laser Interferometry)等高新技术,有望捕获到信息。
1998 年, 伊朗的一次静震被欧洲遥感卫星(European Remote Sensing,ERS)的InSAR 捕捉到。当年3 月14 日伊朗发生6.6 级地震,Shahdad 主断层位于图19-18山脉远方一侧的山谷,震后的外应力向东侧转移。半年后,主断层东侧10 ~ 30km 处发生了一次大型静地震,地表微形变横跨了两条小山脊(图19-18 下图),相当于一次6.0级地震,但地震仪没有反应[8]。
Benioff 地应变仪发明于1935 年,石英棒长20m,这项技术现在已被激光应变仪取代(图19-19)。测距多在600m 以内,构成两个正交的测量装置,纳米(nm)量级的精度。西班牙与英法意合作,已在西班牙比利牛斯山脉的地下隧道同时开展暗物质、中微子、引力波、高精度地应变的观测。
图19-18 伊朗1998 年静地震的微形变影像[8]
图19-19 激光应变仪观测原理
2016 年, 日本在神冈架设了激光应变仪, 跨距高达1 500m[9], 测量方差为3×10-13,干涉仪的所有光路都装在真空管中,观察到振幅微小到6.4×10-7 的地震波。1994 年,美国在南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旁也建立了超长基线的激光应变仪,曾捕捉到2009 年一次地震强活动前的断层应变信息(图19-20)。
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目前仅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主要的弱点是没有突破传统的观测理念,虽然有宽频带地震仪、GPS 和InSAR 资料,但在数据连续性、大跨距和台网密度上都还达不到捕捉微弱信号的要求。今后,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19-20 激光应变仪和监测结果
○参考文献
[1] Cotte N,Walpersdorf A,Kostoglodov V,et al. Anticipating the next large silent earthquake in Mexico[J].EOS,2009,90(21):181-182.
[2] Radiguet M,Perfettini H,Cotte N. Triggering of the 2014 MW7.3 Papanoa earthquake by a slow slip event in Guerrero Mexico[J]. Nature Geoscience,2016,9(11):829-833.
[3] 金森博雄,博斯基. 地震:观测、理论和解释[M]. 柳百琪,译.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4]冯锐. 地倾斜与地震[M]. 北京:地震出版社,1978.
[5] 川崎一郎. 何谓慢地震,探索巨大地震预报的可能性[M]. 陈会忠,黄伟,黄建平,等译. 北京:
地震出版社,2013.
[6] Beavan J,Hauksson E,McNutt S R,et al. Tilt and seismicity changes in thr Shumagin seismic gap[J].Science,1983,222(4621):322-325.
[7] Garry R,Dragert H. Episodic tremor and slip on the Cascadia subduction zone:the chatter of silentslip[J]. Science,2003,300(5627):1942-1943.
[8] Fielding E J,Wright T J,Muller J,et al. Aseismic deformation of a fold-and-thrust belt imaged bySAR interferometry near Shahdad,southeast Iran[J]. Geology,2004,32(7):577-580.
[9] Araya A.,Takamori A,Morii W,et al.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1500-m laser strainmeter installed at an underground site in Kamioka. Japan Earth Planets Space,2017,69(77). https://d°i. org /10.1186/s40623-017-0660-0
图文来源:《趣味地震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