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震学 | 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2)

文摘   2024-11-26 08:19   安徽  

qu

wei

di

zhen

xue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13、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

13.2  文化层考古

13.3 史前地震


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司马光(中)

读史让人明智

——培根(英)


13.2 文化层考古



地震考古发现了5 次新的远古事件(图13-8)[12,13],均为《汇编》所没有。



◆ 喇家地震(约1850BC)

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是2002 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3]。喇家地区位于拉脊山断裂带,多有地震(图13-10)。

图13-10 拉脊山断裂带附近的地震

该处出土了大量陶片、骨器和玉器。发现一具怀抱婴儿的女子遗骸(图13-11),另有双手紧紧护卫着4 个儿童的和下怀抱着一婴儿的女性,重现了逝者与突发灾难的最后拼搏。根据地震喷砂、地裂缝、地层塌陷、错位以及史前建筑的变形、坍塌等遗迹,推断:地震在先,洪水在后。

2005 年对这个地区张衡时代的138AD 地震做了构造研究[14];2009 年的考察认[15],地震导致了堰塞坝体溃洪;2014 年,在遗址的6.4km 处做了探槽和地震勘探[16],确认了震中在此;2018 年的沉积学调查、磁化率探测、地球化学测定、泥流沉积物的追踪[8],确认了地震引发山洪泥流,时间约为1850BC(图13-12),系迄今资料可靠的最古老地震。

图13-11 发掘出的古面条和母子紧抱的遗骸[13]

图13-12 青海喇家遗址的地层分析



◆ 薛村地震(约1510BC)

2005 年河南荥阳市薛村遗址的地震考古揭示[17]:存有清晰的地堑、地裂缝、古文化遗迹错位(图13-13), 地裂缝内还混有红烧土和文化遗物。垂直位移达2 ~ 3m,据此算出了矩震级Mw 为6.8 ~ 6.9。

上述的远古地震均位于古文化遗迹集中的中原地区(图13-14)。需注意的是,史载地震的时间多在朝代交替前夕,而考古的结果却不是这样。看来,古人在撰写历史时会受到“国家兴亡,帝王更替”观念的影响。

图13-13  长度逾500m 的地裂

图13-14 远古地震的分布示意图



13.3 史前地震


◆ 国内

调查断层崖、堰塞坝、地层对比、样品测年、湖泊沉积等,属地震考古的常规方法。现在发展了磁化率测定技术,利用了地震喷沙所携深层物质的磁化率、磁铁矿含量、锆石微形态等差异。土壤液化还会留下喷砂丘、液化丘、溢出丘和液化脉痕迹(图13-15),半固结的岩层中含有蜷曲变形、微型褶皱信息。地震扰动所形成的岩层——震积岩seismites,也已作为古地震的判据[18]

图13-15 古地震的一些地质判据

对海原1920 年8.5 级地震带的探槽研究(图13-16),发现了距今12 688 年前的16 次古地震[3]。复发间隔:东段约3000 年;中段1275—2600 年;西段1500—2400 年。而且地震高发期与海平面的剧烈升降存在对应性(图13-2)。

湖泊沉积学的研究曾在西沙群岛东岛开展, 发现了一个厚10cm 的珊瑚沙层(图13-17)[20],层中含有大量海相的有孔虫,但缺失了上下层位中丰富的鸟粪土、植物颖果和淡水介形虫,推断在1024 年前后有过一次巴士海峡的海啸地震,还袭击了广东南澳宋城[21]

图13-16 海原地震带的分段(底图取自文献[19]

图13-17 南海海啸地震[20]



◆ 国外

对地中海地震带,希腊、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合作开展了考古研究(图13-18)。2008 年启动了《地震考古:沿阿尔卑斯到喜马拉雅地震带》的IGCP567 国际合作项目。

希腊发掘出古建筑受断裂作用的变形、雁行状断层的走滑等现象, 推断了约426BC 地震、1894 年洛克里斯地震, 复发周期l00 年左右。还发现克里特岛附近365 年发生过一次8 级以上的海啸地震,约数千人遇难。

叙利亚在阿勒颇的考古中,发现了1138 年的一次约8.5 级的大震,死亡约23 万人。著名古城巴尔米拉(Palmyra)(图13-19)曾在273 年曾遭战争破坏。考古的重点在于查看神庙、石柱等遗迹,以及石柱的旋转和上下扭断。

图13-18 地中海东部地震分布

图13-19 叙利亚的巴尔米拉遗址

历史总是那么神圣又平凡,神秘又现实。

说到底,西方的摩西就是东方的大禹,都是最后一次地质突变期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带领百姓战洪水、抗地震、征战南北、建国立业……世界文明史大体都是从这个时候起笔撰写的。相比之下,再早的历史多有朦胧的传说和神话色彩。当东西方的圣人与百姓融为一体之后,历史的脉络才更加鲜活可信。

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件后印象派画家法国高更(P Gauguin,1848—1903)的作品(图13-20),思想深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再也画不出这样有价值的作品了。”图中, 从右到左描绘了人从生到死的悲欢离合, 不同民族的人都有过襁褓里的童年、果园下的中年,以及惆怅中的晚年……,远处淡蓝色的神灵在暗示:好好读史,认真地思考人类的历史和极终命运。

恰如画作的标题:《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要到哪里去?》

终日与无言的地震打交道的学者们,更能够对深沉的历史和浮华的现实讲出点什么吧。

图13-20 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要到哪里去?(高更,1897)



○参考文献

[1] 方国祥,李平日,黄光庆. 闽南、粤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J]. 第四纪研究,1992,3:233–240.
[2] 赵信文,向薇,肖尚斌,等. 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28(3):189– 196.
[3] 张培震,闵伟,邓起东,等.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J]. 中国科学(D 辑),2003,33(8):705–713.
[4]张之沧. 居维叶及灾变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 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6] 吴文祥,房茜,葛全胜. 中国龙山时代(5.0 ~ 4.0ka BP)气候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33(6):129–137.
[7] 孟婵,基于沉积学研究与历史资料记载气候水文事件对比分析——以汉江上游和黄河中游为例
[D]. 陕西师范大学,2013.
[8] 郑紫星,青海喇家遗址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史前灾难事件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9] 刁颋. 夏帝发七年“泰山震”的解读[J]. 国际地震动态,2010,4:36-44.
[10] 董瑞树,于红梅,潘波. 公元前1767 年河南偃师地震核查[J]. 震灾防御技术,2010,5(4):493—499.
[11] 范念念 ,吴保生,刘乐. 地震导致河流改道与古蜀文明的变迁[J]. 山地学报,2010,28(4):453–462.
[12] 陈剑. 先秦地震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对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的启示[J]. 民族学刊,2013,4:35-116.
[13]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14] 袁道阳,张培震,雷中生,等. 青海拉脊山断裂带新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地震,2005,21(1):93–102.
[15] 吴庆龙,张培震,张会平,等. 黄河上游积石峡古地震堰塞溃决事件与喇家遗址异常古洪水灾害[J].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2009,39(8):1148 –1159.
[16] 李智敏,李延京,田勤俭,等.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J]. 地震研究,2014,37(增刊):109–115.
[17] 夏正楷,张小虎,楚小龙,等. 河南荥阳薛村商代前期(公元前 1500 -1260 年)埋藏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2009,54:1742 –1748.
[18] 苏德辰,乔秀夫. Seismites、震积岩和地震岩等术语问题[J]. 中国科技术语,2018,20(6):39- 53.
[19] Close U and McCormick E. Where the mountains walked,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1922,XLI(5):445 – 464.
[20] Sun L G,Zhou X,Huang W,et al.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a 1000-year-old tsunami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ientific Reports,2013,3:1-5.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0411/srep01655/full/srep01655.html
[21] 杨文卿,孙立广,杨仲康. 南澳宋城:被海啸毁灭的古文明遗址[J]. 科学通报,2019,64(1):107–120.






图文来源:《趣味地震学》


-END-


蚌埠市应急管理局
负责发布蚌埠市应急管理方面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