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震学 | 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1)

文摘   2024-11-26 08:19   安徽  

qu

wei

di

zhen

xue

中国地震学会—地球科学科普栏目

地震科普—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





看天上的星星尽显光辉

赏地下的河水肆意奔流




13、读史,走进深远的时空

13.1  欧氏几何


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司马光(中)

读史让人明智

——培根(英)


地震学是个跟历史打交道的学问:6 级地震只存活十几秒,汶川8 级不过七十几秒,一眨眼就是“历史”!让人不得不读史。不过,有准确时间记载的只是自西周共和元年841BC(公元前)以来的事件,这些“历史地震”的研究较为充分。本章的重点,关注远古地震和史前地震(图13-1)。

为啥?

人类历史太短,地震周期太长。远古地震的时间和地点都有个“约”的大帽子,收入1983 年权威资料《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简称《汇编》, 下同)里的只有5个事件。

比3000BC 更早的事件为史前地震,一般要追溯到1 万年以来的全新世。好在地层是纸、遗迹是笔,只有读史才能走进深远的时空,认识自己和世界。

图13-1 考古地震学的研究对象



13.1 远古地震


◆ 地震是地质演化的突变事件

祖先交代过:创世纪的开场锣鼓是由地震敲响的。故而中国有:“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缘绝”,希腊说:“创世神仙名叫Chaos(混沌),是他让天地发生了碰撞”,晚辈好奇,非要找到证据看一看、摸一摸。

测定了冰川痕迹、雪线高度、贝壳位置、生物化石之后,明白了:

● 大约在1 万年前——全新世和新石器时期开始之时,地球是冷冰期!祖先要穿皮毛、钻山洞。后来海平面急剧升降,大规模的海侵海退……天翻地覆、沧海桑田!

● 在7500—6000BC 和4300—2600BC 年间,中国出现过地震高发期[3],恰值海平面出现(10 余米/ 千年)的巨大抬升运动(图13-2)。

● 2000BC 之后,全球气候才转入大湿暖期,人类方进入最适宜的时期,主要生活在年平均温度约13℃的地区。

图13-2 全球与中国的气候变化(海平面数据引自文献[1,2]

图13-3 列出了最早的世界大型建筑遗迹:巴比伦的尼尼微城(Nineveh)、秘鲁的卡拉尔城(Caral)、埃及的昭塞尔Zoser 金字塔、印度的摩亨佐- 达罗城(Mound of the Dead)、中国榆林的石峁古城、希腊克里特(Crete)岛的米诺城(Minoan)。修建时间居然都在3000—2000BC !而且,中国的甲骨文、埃及的象形文、巴比伦的

楔形文、印度的梵文也都是在这个时段之后才出现的。至今尚未发现更早的大型文化遗迹。

图13-3 现存的最早古老建筑遗迹

这就怪啦!

人类又不是恐龙,古文化怎么会同时在3000BC前的不长时间消失了呢?害得我们只能讲“上下五千年文明史”,谁都不会讲六千年文明史呢。那么,当时的天地一定发生过某种全球性的巨大动荡。

法国有位杰出的学者居维叶(G Cuvier, 图13-4), 他1813 年的《地球理论随笔》对后世影响甚大[4]。鲁迅赞扬他“多学博识,于学术有伟绩”。

图13-4 居维叶(1769—1832)

根据古生物和地层的变迁,他提出:缓慢作用的地应力不足以解释巨大变革的遗迹,灭绝物种和现存物种的间断必定存在一个突变环节,地质史中的剧烈突变与缓慢渐变应该是交错进行的。他指出:地球可能发生过4 次大规模的、灾害性的突变——海陆变迁、地震火山、地磁场倒转、冰川活动、极端气候等。最近的一次大约发生在3000BC 前后。

这个时间节点,恰好拨开了上述古建筑时间上限的迷雾!

不幸的是,哲学家把居维叶的地质突变改称灾变论(Catastrophism),以对照渐变论(Graduation)。政治家们干了坏事,硬把灾变论推至极端,吓得人们以为是反动观点,避而远之,颇有“文字狱”的味道。

20 世纪末,居维叶终获平反,Catastrophe 也改译为“突变”,成为一个没有人文内涵的中性名词,正如生物进化中的基因变异、电子旋转时的能级跃迁、地磁场的极性倒转、板块运动的地震等。明确了突变与渐变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们是自然界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对于约3000BC 的地质突变,西方学者是用“摩西洪水”(Moses Flood)来冠名的。

据《圣经》:诺亚方舟经40 天洪水, 摩西带领犹太百姓跨红海、出埃及,才定居中东。米开朗琪罗完成了两幅杰作:一是圣彼得大教堂里的摩西雕像(图13-5);二是西斯廷教堂《创世纪》里的《大洪水》壁画(图13-6)。善男信女遂以为地质突变只有大洪水,全然忘却了大地震才是真正的主角。

图13-5 摩西(米开朗琪罗,1516)

图13-6 摩西洪水(米开朗琪罗,1509)



◆ 蒲坂地震(约2090BC)

对《汇编》里的中国第一号远古地震,有如下史载:

● 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太平御览》

● 昔者有三苗大乱……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震。《墨子·非攻上》

●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竹书纪年》

其重点有二:

(1)它也是全球最早的、摩西洪水后的第一号史载地震。

2000 年我国完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5]涉及《汇编》里前5 次地震的时间都需订正。这次事件,以前标注“约前23 世纪”,需订正。

古文的“三苗”系江汉地区的一个古聚落。在大禹治水、禹伐三苗之战后,地震便发生在“三苗将亡”、夏朝将立之时(图13-7)。断代工程已确定:大禹建夏的时间是“约公元前2070 年”。那么前推大禹年龄20 年,地震事件就决不会早于2090BC(图13-8)

图13-7 舜禹禅位(李建国作品)

图13-8 远古地震的文化背景

(2)史载可信。环境科学的研究指出:当时的华夏古聚落在黄河流域,龙山文化正向北方高阶地和黄土塬扩张。自2500BC 至2000BC 前后,北半球出现了显著降温和一次最具影响力的小冰期,降水格局改变、海平面和气温剧烈变化[6,7](图13-2)。为争夺自然资源,聚落间的战争频发……于是,黄河的龙山文化、辽河的红山文化、长江的良渚文化相继结束,埃及古王国崩溃、两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在此时期消亡[8]

地震时刻“夏有冰,五谷变化”,以及出现黄河改道、大禹治水、禹伐三苗等事件,与全球大气候的剧变时间相符合。



◆ 泰山地震(约1652BC)和偃师地震(约1601BC)

对《汇编》里的二号地震,解译古文“夏帝发七年,陟(zhì),泰山震”是关键。经考证:“帝王之崩皆曰陟”,即“天子崩亡升天的时候,地震了”。故需将《汇编》“约1831BC”改为“约1652BC”[9](图13-8)。

三号地震,史载“夏桀末年,社坼裂,其年为汤所放”。社,国都祭祀的祭堂,在二里头文化的遗址夏都斟鄩处(今河南偃师附近);其年为汤所放,夏帝桀被商帝汤推翻[10]。则需将《汇编》里的时间“约1767BC”改为“约1601BC”。



◆ 岐山地震(约1099BC)

《汇编》里的第四、第五号地震,曾标为两次地震:约前1180 年和约前1177 年。现在看来,错了。

前者所依据的《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按商帝纪年编写的,后者根据的《吕氏春秋》是从周王角度记述的。按断代工程的编年,二者实为同一次地震!只不过应该统一订正为“约1099BC”。

想不到,此事件竟与岷江改道、三星堆- 金沙遗址的变迁有关系!

据水利学研究[11],沱江干流“湔江”暗指“从前的江”,实际为古岷江,源头白水河是断头河,对侧的雁门沟是反向河。该处发现了一座巨型堰塞坝和滑坡遗迹,经卫星影像、高程横纵剖面、水流量计算和考古分析,有结论:古岷江原本流入沱江,是地震造成的堰塞坝堵塞了岷江上游,江水改由雁门- 汶川间的一处低矮缺口溢出,借道杂谷脑河,再流入平原(图13-9)。《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亦为旁证。

图13-9 岷江水系的变迁(1099BC 之前)

岷江改道后,江边的三星堆文明(3000—1000BC)也就随之消亡,古人西迁至新岷江畔才出现了金沙文明(1200—650BC)。在新的河道处没有发现河床加深的地质证据,却有江水不断变道、洪水频频发生的记载,直到战国后期的251BC 兴建了都江堰,河床才稳定下来。

他们认为:这次突变祸起约1099BC 的地震。

该结论,可以得到地震学的支持。

川西北本属地震滑坡区,至今仍在岷江畔留存全新世以来的多处古堰塞湖堆积物。1933 年茂县地震的堰塞坝溃决,引起过岷江水灾;2008 年汶川地震的唐家山堰塞坝就在湔江上游处(北川县曲山镇3km),险些重演岷江改道。约1099BC 的震中很可能是在川西北- 陕甘交界处,即龙门山断裂带北端。随后,又在陕西西南侧的岐山发生地震(780BC,周幽王二年),并有了清楚的记载“三川皆震,三川竭”(《国语·周语》)。古文“三川竭”,系指甘肃的泾水、渭水因地震断流,下游的洛水干枯。《小雅》所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之事,只是上游才可能发生的地震滑坡和堰塞坝现象,下游的关中盆地不存在这种地质环境。

对这次地震,周幽王的太史官伯阳父首创了阴阳概念: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从矛盾双方的斗争上认识问题,在中国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图13-9 岷江水系的变迁(1099BC 之后)



○参考文献

[1] 方国祥,李平日,黄光庆. 闽南、粤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J]. 第四纪研究,1992,3:233–240.
[2] 赵信文,向薇,肖尚斌,等. 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12,28(3):189– 196.
[3] 张培震,闵伟,邓起东,等. 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古地震与强震复发规律[J]. 中国科学(D 辑),2003,33(8):705–713.
[4]张之沧. 居维叶及灾变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5] 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 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6] 吴文祥,房茜,葛全胜. 中国龙山时代(5.0 ~ 4.0ka BP)气候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33(6):129–137.
[7] 孟婵,基于沉积学研究与历史资料记载气候水文事件对比分析——以汉江上游和黄河中游为例
[D]. 陕西师范大学,2013.
[8] 郑紫星,青海喇家遗址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史前灾难事件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9] 刁颋. 夏帝发七年“泰山震”的解读[J]. 国际地震动态,2010,4:36-44.
[10] 董瑞树,于红梅,潘波. 公元前1767 年河南偃师地震核查[J]. 震灾防御技术,2010,5(4):493—499.
[11] 范念念 ,吴保生,刘乐. 地震导致河流改道与古蜀文明的变迁[J]. 山地学报,2010,28(4):453–462.
[12] 陈剑. 先秦地震考古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对龙门山地区史前地震考古的启示[J]. 民族学刊,2013,4:35-116.
[13]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14] 袁道阳,张培震,雷中生,等. 青海拉脊山断裂带新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地震,2005,21(1):93–102.
[15] 吴庆龙,张培震,张会平,等. 黄河上游积石峡古地震堰塞溃决事件与喇家遗址异常古洪水灾害[J].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2009,39(8):1148 –1159.
[16] 李智敏,李延京,田勤俭,等.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J]. 地震研究,2014,37(增刊):109–115.
[17] 夏正楷,张小虎,楚小龙,等. 河南荥阳薛村商代前期(公元前 1500 -1260 年)埋藏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 科学通报,2009,54:1742 –1748.
[18] 苏德辰,乔秀夫. Seismites、震积岩和地震岩等术语问题[J]. 中国科技术语,2018,20(6):39- 53.
[19] Close U and McCormick E. Where the mountains walked,The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1922,XLI(5):445 – 464.
[20] Sun L G,Zhou X,Huang W,et al.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a 1000-year-old tsunami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ientific Reports,2013,3:1-5.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0411/srep01655/full/srep01655.html
[21] 杨文卿,孙立广,杨仲康. 南澳宋城:被海啸毁灭的古文明遗址[J]. 科学通报,2019,64(1):107–120.





图文来源:《趣味地震学》


-END-


蚌埠市应急管理局
负责发布蚌埠市应急管理方面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