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我开始坚持具体生活

情感   职场   2025-01-03 21:01   湖北  


  点击关注「Ray先森」提升认知一起成长

在以前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非常喜欢关注过于宏大的事物,比如经济发展、外交博弈、宏观调控等等,说的聊的谈的也是一些“某某公司上市”“某某公司融资”,其实后来发现这些信息,对我那时的工作基本上没有太多帮助。‍‍‍‍‍‍‍‍‍‍‍


甚至相反让自己陷入一种目空一切、好大喜功的境地,所以这几年我慢慢回归到日常细微具体的生活中,譬如去关注更具体的人和事。


力求能在具体而微的事情上做出具体的成绩。


2025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也是人生进入中年的中段,面对过去纷纷扰扰、激荡变换的职场,我更加坚定要去坚持过好自己的具体生活。


感觉当代人对“热爱生活”的定义,好像就是“美食和旅行的照片拍得好看的人。”


许多人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向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其实李子柒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生活的深度参与。


每天关注天气,根据时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做一样东西,都从头开始,从种黄豆开始做酱油、从养蚕开始做棉被;和亲人朝夕相对,能一起吃饭、聊天、听雨……


困在信息洪流和冗杂数据中的人们,在她的视频里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就像吴军在他的《具体生活》这本书中所说:


“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畅想,而是具体而细微的实际行动。”


所以,在2025年我给自己立下3个具体的目标:


1.更关注具体的工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有时候开始一个新工作时,常常处于一种毫无头绪的感觉,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自己很想做好。


那么关于如何面对一份具体的工作,如何开展具体的工作,如何衡量一份工作能具体做好了,这些具体化的过程中,其实应该要设定一个衡量标准。


比如接手的工作必须量化,并且通过量化的数据能理清一个人的思路,知道他是从何种角度来判断这些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再比如新工作的开展需要先做什么?中间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取得什么样的进展算是初步合格?


这些都离不开具体量化的目标。


请记住。


没有可量化的目标,都是毫无意义的纸上谈兵。

没有可量化的结果,都是自我感动的竹篮打水。


2.更关注具体的生活


我以前常常看到很多年没到岁末年初就会写很多新年愿望,但一年过完甚至不到一年过完就走上了老路。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因为有时候我自己也经常这样。


生活无常,大抵是在过去的这一年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了,但幸好时间是公平的尺度,我们可以把时间线拉得长一点,专注于当下,在日常中挖掘细碎但确凿的“美好”,认真地过每一天。

就像美剧《百年酒馆》曾说的:

“活着意味着起床、上班、照顾好自己、维护好关系、睡觉、吃饭......有时候日子过得好,即使过得不好,你也知道会有还行的一天,可能还会有很棒的一天。所以你休养生息,等着瞧接下来发生的事,看生活会给你什么。”

其实,我理解的具体的生活,就是多去感知身边细微的幸福,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尽可能地让自己去过生活,而不是让生活过自己。

我以前在深圳上班的时候,经常点外卖,吃到最后自己都不想吃了。后来回到武汉自己开始做饭,做完后还带到公司吃,在做饭的过程中,我才明白原来做一顿饭真的很治愈,当你看到自己洗好的饭菜在锅里咕嘟冒着气,你会发现幸福这个词语具象化了。

这也许就像罗振宇在刚刚结束的新年演讲里说的那样:

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真得好好活,得硬朗朗的活。


3.更关注具体的思考


具体的思考,我所理解的就是:


所有的思想、理论,想法必须落在实处,必须践行。


就好比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想一件事,结果想着想着就不了了之,或者是想着想着没有边界,渐渐变得想入非非不知何处是尽头。


其实关于具体思考也有可落地的方法论,譬如不要对核心问题无关的过度思考,扰乱了我们的思维。


要想改变思考的习惯,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


1、思考要适可而止,每次思考时,奔着问题结果去思考,同时都要划定范围,不要过于发散;

2、要控制思考的时间,比如三十分钟之内,如果想不明白就建议好好休息一下;

3、要分清主次,避免胡思乱想;把时间都放在最重要问题上,按次序思考;

4、不要想得太多,有些时候,思考得太多,反而会干扰思路。

写在最后:

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有它的底层逻辑,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相同之处。

比如要知道一个人的动机,就可以从利益这个底层逻辑来考量;评价一个人,最好是基于优点来说,而不是缺点,毕竟人无完人。


任何事物都有法可依,有源可循。而清晰的思路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我们不但要有好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想法梳理成清晰的可执行路径。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具体的思路决定了更好的出路。

伟人曾说过: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凡事抓主要矛盾”,任何事物都可以透过具体的方式方法进行拆解和剖析,工作可以具体,生活也可以具体,思考同样可以具体。

希望,今年的你也能过上自己的具体生活。


Ray先森(Rayzhang1993):职场书刊《预期思维:让自己的未来更值钱》作者,微信读书、36氪、领英、BOSS直聘等多平台签约作者,专注和你分享职场工作及感悟,主要内容涉及:职场认知、个人成长、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个人作品平台:微信公号、抖音、小红书、知乎。


推荐阅读
28岁还在找工作,丢人吗?
如何判定一个领导值得跟随?这7点尤为重要!
为什么公司永远都问不到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
突然意识到打工没有出路,如何破局?这5点要牢记!
不搞关系,不跟领导来往,不讨好同事,但工作能力强,能提拔重用吗?

长按识别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职场各类疑难杂症,

保持长期主义,做更好的自己


都看到这里了,动动小手关注一下👇

Ray先森
Ray先森,Linkedin \x26amp; 36氪等多家内容平台签约作者,专注于职场成长,认知提升,终身学习。个人vx:Rayxianshen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