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地球两极,是广袤而神秘的冰雪天地,一直吸引着人类的目光。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伍正式出发,近600名队员远赴南极,用45天建成了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40年来,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接力探索,为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做出贡献,也在人类极地考察史上留下了不起的印记。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伍集结出发 受访对象供图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支远征南极的考察队离开祖国,启程远航了……再见啦,亲爱的祖国!”
1984年11月20日,20岁的杨关铭戴上少先队员们送的红领巾,在锣鼓鞭炮齐飞的欢送声中,登上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他用工整的笔迹记录下当时的心情,澎湃、激动、自豪。
杨关铭在当时留下的感想 受访对象供图
青年杨关铭,稚气未脱的脸上还带着一点“婴儿肥”,和全国近600名队员一起,组成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伍,从北半球的黄浦江出发,穿越赤道,抵达地球最南边,在冰川和企鹅的见证下,展开了南极大陆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转眼2024,中国极地考察迎来40周年,风华正茂的小伙已到了正式退休的年纪,“我还在所里负责一些项目的顾问工作,”近日,杨关铭利用午休时间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采访,回忆起那段极地时光,“自豪”依然是他口中的关键词。
杨关铭工作40年的单位,是位于杭州的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在他的办公室书架上,“藏”着两本“宝贝”——
一本影集塞满了南极考察照片,另一本小小的南极考察手册,手写着南极科考重点注意事项,集满多国南极站点的印章,还有全队大部分队员的留言和签名。
“可惜的是,还有一本日记在辗转中丢失了,” 杨关铭不无遗憾地说道,“那时候,我每天都会记一点工作、生活感想。”
翻开影集,大多数相片已经泛黄,但那时,队员们的笑容在今天看来仍然能穿透胶片,极具感染力。
南大洋考察队生物组全体队员合照 受访对象供图
经过赤道时,大家戴着“中国”字样的帽子,穿着背心短袖,背朝大海合了张影;抵达地球最南端城市阿根廷乌斯怀亚市,杨关铭和队员们“调皮”地拿起石头对着大海打了好几个水漂;最终登陆南极大陆,他蹲在成群结对、憨态可掬的企鹅前,留下一张“人生照片”……
杨关铭在南极企鹅岛 受访对象供图
对于青年杨关铭来说,代表国家登上南极洲这件事,“报名没有犹豫”“行程没有害怕”“未知和困难都不在考虑范围”。他说:“我很惊喜,刚入职工作就能应召加入南极考察队伍。一路上,最重要的是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同时还能见到企鹅、海豹、南极磷虾,心情总是激动兴奋的。”
闪耀在南极的迷人“中国红”——中国南极长城站 受访对象供图
“你想象一下,成块成块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银光闪闪,风景有多迷人。”更迷人的,还有中国人带来的“中国红”。当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建成后,杨关铭在留念照片旁写下,瞧!昔日的这块乱石滩上耸立起了一幢幢漂亮的建筑物!
真诚的笑容可以被一张张定格,但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总是不缺“生死一线”的故事。而“南极精神”,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克服中,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的实际行动中,铸就而成的。
时间紧、任务重,南极考察队被分为了南极洲考察队和南大洋考察队两支队伍,杨关铭作为74名南大洋考察队的科考队员之一,每天要在浩瀚的大洋上,放仪器、下网具、吊抓斗,日日夜夜观测作业,完成对南大洋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考察。
杨关铭和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合照 受访对象供图
1984年1月26日,是杨关铭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搭乘着科考队员的“向阳红10”号在南极的别林斯高晋海,遭遇到了12级以上极地气旋的袭击。
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极地气旋就像我们每年会遇到的台风,类比现在的台风,10级以上就足以让墙屋倾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杨关铭回忆,“当时,我国还没有对南极的天气预报,考察船上每天只能两次接收国际卫星云图来判别气象状况。”
1月25日,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进入南极圈,海况趋坏,风力超过10级,国际卫星云图也无法接收。第二天,“向阳红10号”就“赤手空拳”地开始了和老天的搏斗——
杨关铭至今仍记得当时的画面:十三、四米高的巨浪使船体剧烈颠簸,并且发出一阵阵惨烈的由钢板扭曲挤压产生的颤抖声。巨浪时而翻过10米高的飞行甲板,时而将推进器(螺旋桨)抛出海面,导致主机空转飞车九次,舵效失灵……
在南极冰川前留影 受访对象供图
“近9个小时的殊死拼搏后,科考船才冲出风暴区,逃离鬼门关,”杨关铭说,“当时心里想,这趟可能回不去了。但油然而生的还有为国捐躯、为国争光的自豪感,同时,愧对祖国、党和人民,没能圆满完成交代的任务。”
脱险之后,干劲更足。最终,南大洋考察队员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完成了34个测站多学科的科学考察,部分项目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南极科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在长城站边上,仍然插着一根不锈钢立柱,上面一笔一划刻着首批考察队里海洋二所28位科考队员的名字,和“中国·杭州”的字样。
立柱旁,有一条为长城站提供淡水的冰湖,40年前,海洋二所的队员们给它取名为“西湖”,将自己对11000多海里外家乡的深切思念藏在其中。
杨关铭和南极的“西湖” 受访对象供图
60岁的杨关铭脸上多了成熟和淡定。他说,是南极之行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20岁的时候,经历过这种生死挑战。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热爱的岗位,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保持求真务实、乐观向上的态度,”他笑着,“人生不必计较那么多个人得失,只要尽力,结果好坏都心安理得。”
因为工作性质变动,2000年以后,杨关铭开始从事更多管理方面的工作。2010年,他被抽调参与建造一艘科考船,这艘科考船后来也被命名为“向阳红10号”。
“对,和40年前在南极生死与共的那只船,是一样的名字。”说到这,杨关铭的眼睛仿佛又点燃了20岁的光芒,一下亮了。
“当时,老‘向阳红10号’已经退役,时任海洋二所党委书记郑连福也是我们首支南极考察队伍成员之一。于是在经过一系列流程申请之后,新的‘向阳红10号’成功航向了大海,” 杨关铭说,“这多有传承的意义。”
南极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是科学研究的宝藏之地,每一年,海洋二所也会有新的队员向南出征。杨关铭关心着每趟旅程,也感慨着祖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40年前,在南极建站,关乎着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40年后,杨关铭看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中国进行国际合作,中国也承担着帮扶更多国家发展的使命和角色。“科研实力代表着国家发展水平,40年以来,我一直都为祖国感到荣耀和自豪。” 杨关铭说道。
他的微信头像是一张手绘图,戴着“中国”字样的帽子,穿着蓝黄相间的羽绒服,一丝“婴儿肥”的脸上,是坚定的微笑。“这是儿子对照当时照片画的卡通图,儿子的名字里就有一个字,是企鹅的企。”他说。
南极,留下了杨关铭的青春回忆,刻画了他一生的轨迹。和他相同也不同,更多的中国故事正在这座遥远大陆上接替发生,但代表的,永远都是祖国的坚毅和实力。
1
END
1
相关阅读推荐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912916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