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第十五小学
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春来莺飞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健康、低碳环保的清明假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调休日期安排通知如下: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节假日安全提示
一、文明祭祀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但安全问题不能忽视。
1.清明祭祀要错峰:要预约错峰祭扫,既减少人群扎堆,也防止交通拥堵。祭扫时,尽量快进快出,减少停留时间。
2.清明祭祀要防火: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防火管理规定;不要燃放烟花爆竹或随意野外用火,不乱丢烟头。
3.文明祭祀新方式:祭扫时尽量以敬献鲜花、卡片寄语等方式缅怀逝者;倡导通过网络方式祭奠故人。
4.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不玩火、不乱拉电线,防止发生火灾。特别是单独在家的时候,要告知孩子正确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防止煤气泄漏,家中有燃煤取暖的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二、防溺水安全
1.不在水库、河边、蓄水池、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
2.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
3.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
4.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
5.牢记防 溺水“六不“ 要求:
(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6. 熟记溺水自救互救办法,发现同伴溺水,要大声呼救、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采取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方法指挥救援,切记不可盲目施救。
三、交通安全
2.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严禁在路上骑车时追逐打闹。
3.未满12周岁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骑 车上路遵守“一盔一带”靠右行使,
4.自觉遵守轨道交通、公交车乘车规范,注意乘车安全,不乘“三无车辆”,不乘拥挤车辆。
5.乘车系好安全带,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摘口罩,不得大声喧哗、相互推操,不得把头和其他身体部位伸出窗外。
6.若发生交通事故,要想法及时通知家长,并拨打120及时实施抢救。
四、传染病预防
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3.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4.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6.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五、预防校园欺凌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即: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 不做受害者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2) 前往校园周边巷子拐角等校园欺凌可能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2.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3.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六、居家安全
教育孩子在家时不攀高,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谨防高空坠落,不往窗外抛物,不与社会闲杂人员聚集或约架。不玩电、不私自拆装电器,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生活中养成对电器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的意识。睡觉前锁好门,不给陌生人开门。雷雨天要关好门窗,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用手机等。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若遇煤气中毒,第一时间打开窗户、移至户外开阔通风处,并拨打120抢救。不玩火,杜绝森林祭祀扫墓,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假期尽量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外出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
七、防范自然灾害
雷电灾害防范: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据有关专家介绍, 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2.地震灾害防范: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2)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3)平时进行防震演练。
(4)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 如敲击物体等发出求救信号, 等待救援。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八、注意安全饮食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 标识,不购买三无食品。
2.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隐患 。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5.多食水果 蔬菜;少吃零食、油炸、烟熏食品。
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 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
7.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8.吃饭要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说笑打闹。
9.生吃瓜果、蔬莱要洗净。带皮水果和蔬菜尽量削皮吃。
10.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 暴食。
11.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2.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3.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物或喝水。
九、防拐防骗
1.遇到有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需带你离开或带你去找父母时,不可轻信,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
4.上下学、外出游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一定要牵手、紧随家长。
5.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
6.遇到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尽量减少沟通,并果断离开。
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
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9.万一与爸妈走散了,应该马上去找警察叔叔或保安叔叔,一般找穿着制服的叔叔阿姨比较安全。一些大商场和小区门口都有保安室,一些银行里面有管保安的叔叔伯伯。
10.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敬请各位家长务必在百忙之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督力度,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重。相信孩子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孩子定能度过一个安全、文明、愉快、祥和的假期!
编辑|黄小成
排版|马蕊雪
责编|宋 君
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