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同庆,情满月圆
原州区第十五小学2023年
庆国庆迎中秋主题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德育工作扎实开展,对广大师生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丰富学生生活,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同时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校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为牵引,全面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原州区第十五小学开展“举国同庆,情满月圆”的国庆、中秋双节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举国同庆——庆国庆
歌唱祖国
各班通过主题班会、歌唱《我和我的祖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中队队员积极开展“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用灿烂的笑容,定格住美好的瞬间,这一刻,笑容被定格在图片中,但原州区第十五小学的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还在蔓延,五星红旗飘扬长空,家国情怀心中激荡。我们全体师生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生日快乐!
绘画祖国
为了庆祝祖国的生日,丰富班级文化,少先队员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献礼国庆。每一幅精美的画面与独具匠心的设计都离不开家长们的辛苦付出和孩子们的积极配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
祖国我想对你说
队员们将自己的祝福语录制视频,国庆节朗诵等形式祝福祖国,感受祖国发生的变化,让我们看一看队员们对祖国妈妈送上最真挚祝福!
活动二:情满月圆——迎中秋
读有关中秋和月亮的绘本
同学们,你们知道月亮什么时候出现吗?那月亮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月亮最圆的时候又是什么节日呢?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家人们坐在一起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和家人一起共读有关中秋和月亮的绘本,从阅读中我们可以知道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中秋的风俗习惯,一起感受节日的气氛。当中秋节遇上绘本,让我们一起赏“阅”吧!
朗诵或背诵关于月亮的古诗
中秋是中国人血脉里的诗,它上下流动,穿越了千年的历史;中秋是优秀传统文化之根,它从古至今,滋养着文明的果实。古代的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关于中秋的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绘制一幅以中秋为主题的画
在中国的古代绘画中,中秋同样是古代文人热衷于表现的主题。圆月、嫦娥、玉兔、石榴等等意象,成为既富有神话色彩,也具有现实生活意趣的主题,这些内容构成了古人笔下一首首婉约的诗词、一幅幅唯美的画作。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图画,再次感受到背后隐含着的丰厚的民俗内涵。
和爸爸妈妈一起“走月亮”
交通便利了,人却忧愁了。以往马车时代,离别都是一年半载,送别的人总是依依不舍,现在时间卡得紧紧地,不管是汽车地铁高铁,只要车一出现,还没来得及真情流露,车就载着人跑了。平日里总是忙里忙外,没有停息。让自己慢下来吧!让“走”代替“跑”,让“慢”代替“快”,让情感慢慢酝酿,团圆佳节,和家人一起在月光下慢慢走走聊一聊,这就是走月亮。
写首与月亮有关的原创诗歌
在古代,如此盛大的节日,名人雅士们自然不会错过。诗人们喜欢在中秋写作,是因为月亮赋予了中秋,养育了中秋。我们赋予圆月的含义,某种意义上是圆月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而这种美学,是我们中国之所为中国的一部分。而我们所有的情怀,也就从这里开始,慢慢的散播诗意的种子。这不,一个个小诗人诞生啦,他们用自己的原创诗歌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做一份中秋特色美餐和家人共享
父母亲除了忙于工作,下班回到家还要为孩子们做饭。这次学生自己当回“主厨",在中秋佳节,换一个身份!为父母做几道菜,感恩父母。洗菜、切菜、烧火、热油、放盐、翻炒…… 让他们学会感恩,体谅父母,一起体会一日三餐,一饭一汤的来之不易。
国
庆
节
本次主题活动不仅给少先队员们提供了向祖国表达爱的契机,更让少先队员们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与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及荣誉感,让爱国的种子更深刻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编辑|毛 芳
排版|马蕊雪
审核|冶晓玲
策划|马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