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来做好职业规划

文摘   职场   2023-05-25 07:20   江苏  

观点 / Champion   

这是瓦特产品设计公众号的 50 篇原创内容


最近陆陆续续有朋友或者读者向我请教:“该不该转行小公司值不值得去”等等这样的关于职业规划相关的问题。
抱歉,我不能给出大家具体的建议,就是说我不能够给出“该转行还是不该,值得去还是不值得去”类似这样肯定的回答。
原因是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以及你的其他相关信息,我是不清楚的。也就是说我和你之间存在着信息的偏差,你给到我的信息也是不全面的。如果我直接给出我的结论,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我可以给出我个人的见解,可以供你参考。
下面我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享下我对职业规划的理解,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希望能给迷茫的小伙伴们带来些许的帮助。

01.

时间维度:探索期、成长期和自我实现

我们先假设大部分人的成长轨迹按照时间线来说的话,从出生到24岁,是从萌芽到求学的道路,之后就走上社会,开始独立生活。

毕业后一直到65岁,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创业,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三个时期:

25~30岁:探索期;

30~40岁:成长期;

40~65岁:自我实现期;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详细说说。

探索期:

当我们从大学毕业后,从学校步入职场。大部分是因为当初的专业而进入到了某个行业。比如我吧,学的是机械相关的,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进入机械相关的行业,从一名初级的机械工程师做起,只不过我刚开始从事的是非传统的机械行业,而是电子消费品。在消费电子品行业做了六年,期间也没有想过转岗位和换行业,就这样懵懂地度过了我的探索期。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有其他的经历,比如,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比如一年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干机械设计,于是想到了转行。就像我有一些同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做采购的,也有做销售的,但是还是在机械相关的行业里面。

当然有的人,可能一两年后,发现我根本就不适合做机械相关的,我更向往做金融或者教育的,在探索期里面,我觉得还是可以尝试的。毕竟,在这能够全身心工作的40年里面,前面这五年,越早换越好,沉没成本和试错成本更低。

总之,毕业后的五年内,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探索发现真正适合自己和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不要怕走错道路,毕竟你还年轻。当然,你不能由着自己性子一个月换一个,因为一点点小事,不开心就辞职不干。而是要以终为始,确切实实地觉得和你自己的职业规划相冲突才换。否则,只会带来恶性循环,毕竟离职也会上瘾。

成长期:

当我们经过前面五年的摸索后,就可以静下心来,并选择一个成长型的公司,伴随它一起成长。并不一定需要选择那种很稳定的公司,如国企或者成熟的大外企,毕竟它们的成长有限。什么意思呢,就是这类公司虽然稳定,但也意味着你的收入增长也不会很高,顶多每年涨薪7%左右,有的甚至在5%左右,同时这类公司通常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往上爬或者升职的话,都会比较慢。

所以,我建议,在这个时期,可以选择一家初创的、业务正在增长的成长型公司,即使一开始薪水不高,也可以尝试着进去。增长和成长意味着你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比较大,无论是从报酬还是职位来看。

然后在这个阶段,一开始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是适合走技术还是管理路线,这个需要结合自身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综合来考虑;最后慢慢地让自己在选择的道路上不断积累成长,比如成为技术专家或者部门经理。

总结下这个阶段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定好公司,规划好发展方向,然后朝着方向不断前进。

自我实现期:

当人生迈入40岁阶段后,大部分人想,如果在职场的话,可能就没有发展了,从而选择躺平,放弃学习。殊不知,没有哪家公司是可以养着你而让你躺平的,即使是你自己创业,这个年龄反而是应该拼搏的时候。

所以,到了这个时期,无论你是技术型的还是管理型的,都要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什么意思?

就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说,做技术的,那我就争取在某一个领域做到行业内顶级水平,持续刷新自己,让大家只要遇到此领域的问题,就会想到你。

另外随着年龄不断增加,我们无论从体力还是脑力来看的话,都会呈现下降趋势,所以这个阶段不要想着和年轻人拼体力,而要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

何为社会资本,就是你的心智模式,即思维,以及你的资源,也就是人脉。

思维模式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和刻意练习习得,说白了也就是遇到问题,你的脑子里是否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来支撑你,而不是那种随心所欲地想解决办法。人脉就是你的社交圈层,圈子的质量也决定了你的能力,如果觉得自己圈子小,就要想着如何破圈。

自我实现也是马斯洛需求里面的最高境界,说得直白点,就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自我的价值。更多的讲究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前面两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是基础建设。



02.

空间维度:内部和外部

从内部和外部来看职业规划的话,就是要看个人与社会。

个人的话,需要从三方面考虑:

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事情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肯定不会厌烦,反而会投入激情。最好的职业就是能够与爱好结合。

但通常都比较难。我觉得,有时候不能融为一体,我们反而可以将兴趣和爱好,发展成为我们的第二职业。这样的话,职业规划或者说职业发展曲线就会迎来职业的第二条曲线,找到另一个成长飞轮。

我也听过一句话:我们往往是从工作中去不断培养自己的爱好的。带着好奇心,保持空杯状态,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因为,兴趣并不是经久不变的,同样可以被培养。

专业和擅长:

其次,我们要选择我们擅长的领域和岗位。只有从事我们的专业方向,才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成绩。因为你贸然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或者新的领域,你只能是从头干起,需要付出比人成倍的努力。也就是你费了老半天劲掌握的知识,只不过是别人的基本功。

从事你所擅长的,会持续给你带来正反馈,不断激励你前行。

性格和价值观:

性格这东西,有时候说不清。有人说可以改变,也有人说80%改不了。于是我可以抛开它不谈,否则会成为我们的借口。

我更想表达的是价值观,一个人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或者想把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对工作的认可度,也就是价值观。比如,有的人天生口才好,活泼开朗,喜欢讲故事,那么这种人大概率会倾向于选择销售或者演说家这类的工作。

讲完了个人,接下来聊聊社会方面。

趋势:

职业的规划,离不开社会层面。主要需要考虑社会的发展,比如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等。比如最近比较流行的ChatGpt,有人就担心是不是以后内容创作者,如作家或者画家,是不是就会失业。

行业发展趋势,就是什么样的行业是目前国家政策比较倾向扶持的,比如新能源行业,就是未来5年的一个好的行业。

那我们个人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自己在这些风口型的行业或者领域里面,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加我们的稀缺性,使我们越来越值钱。

风险

做职业规划的时候,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风险。

来自社会层面的风险就好像,有可能你认为你选择了风口行业,贸然进场,结果国家政策突然变化,或者行业其实已经进入红海,竞争十分激烈。最后作为后进入者,分到的羹少得可怜,同时还面临行业下滑的可能。

再比如,你选择的部门或者公司吧,也可能存在着关闭的风险。

所以,我们要时刻有危机意识。增加收入的来源。

比如前面说的,可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能够通过它们来实现价值。





结束语


今天按照时间关系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三个时期:探索期、成长期和自我实现期,并提供了在不同时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同时通过个人内在因素和社会外在因素的综合考虑,建议从各个方面更加全面地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时长足足有40年之久,可以说几乎占据我们一半的人生。如何通过职业的规划,实现我们自我的价值,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去思索。共勉!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请帮忙点个在看

也可以分享给你的朋友们,邀请他们一起来看看!


推荐阅读:从用户思维出发,提升职场竞争力
上一篇:电机控制器的气密测试泄漏率计算

END


瓦特产品设计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见解\x26amp;人生思考哲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