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教回顾|科学x艺术展《万物之镜》的台前幕后

文摘   2024-01-08 17:00   上海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艺术亭台的沉浸式展览《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由瑞士科技文化中心(Swissnex in China)携手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与上海当代艺术馆共同主办,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主管Katharina Weikl与中国艺术家、诗人韩博共同策展。


本次展览起源于苏黎世大学主导的 《运动触发(Triggered by Motion)》 野生动物影像捕捉项目,自2022年以来,《运动触发》 野生动物影像监测项目已通过展览的形式先后在多个城市展出。基于这样的跨领域科学与艺术项目,2024年1月3日,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杨华教授带领上科大来自科道书院和创意与艺术学院的包括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化学等专业的同学们来到《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展览现场,与上海当代艺术馆执行馆长孙文倩、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跨领域项目主管孙逸雯(Cissy)共同探讨展览背后的科研项目、科技转换为艺术形式的技术应用、科技如何与艺术与大众完美联结的新课题。


 




上海当代艺术馆

执行馆长

孙文倩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跨领域项目主管

孙逸雯(Cissy)

上海科技大学

创意与艺术学院

杨华教授





展览背后的那些事


    

  


          由Cissy详述《万物之镜》展览内容







《万物之镜:科技与艺术视角的生物多样性》这个展览背后的科研项目从疫情前便开始筹划了,瑞士方的策展人——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主管Katharina Weikl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整体研究上。这个科研项目最早由苏黎世大学发起,因为苏黎世大学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物进化学这一领域,以及地质学研究上,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学科排名也是全球名列前茅。


但是科学研究如何跟社会公众产生更多的联结呢?我们的策展人就开始邀请科学家与艺术家进行合作,通过展览的方式创造更多与大众的联结。作品《万物之镜》就是其中的一件,但其实它最早的名称叫《Triggered by Motion》,因为它运用了运动触发相机来采集全球不同的野生动物影像,作品内含 21 个影像,这 21 个影像分别采集自全球 14 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并重新将它们按照同一个时间线进行剪辑才呈现出来这样一个完整作品。


展览作品说明折页上,有每一个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二维码,可以通过扫码去发现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内容,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这个折页与我们的作品图像是一一对应的。


《万物之镜》作品说明折页


《万物之镜》这件作品除了做野生动物采集的影像外,还加入了另一层思考,大家可以看到除野生动物影像外还有许多动植物插画和动画,这些插画和动画是为了此次展览新加入的,也是这次展览当中的另外一条主线:去关注到一些已经灭绝的动植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影像当中有一个影像是发生在上海,采集自上海的天马山,天马山是上海的佘山地区。我们当初大约在 2020 年的时候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由他们的副研究员李必成老师带队去安装摄像机并采集了天马山地区的野生动物影像,这个点的数据采集自2020年4月—2021年4月,记录了整个年度镜头下所发生的一切。


镜头记录下的20多个物种包括上海地区比较常见的鸟类如喜鹊、棕背伯劳和上海比较常见的国家二级动物貉等生物。如果大家能够沉下心来看的话,能够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场景,有些小动物会对着镜头自拍,有些小动物会有各种非常奇妙的动作,整个作品大约是 21 分钟。


天马山影像


除了这件主要的作品之外,我们展览其实是从艺术亭台外部开始的,大家能从外面的两个小小的窗口窥视到展厅内部的景象,概念启发自从前猎人们在灌木丛中打猎的情形——他们会透过灌木的缝隙去观察猎物。


亭台外部


另外这件面对艺术亭台外观众的影像作品,名为《擦除Wipe Out》,是瑞士艺术家Karoline Schreiber创作的,她也关注到了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她通过不停地擦除的艺术手法,来提醒大家这些生灵曾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擦除Wipe Out


艺术亭台空间内还有另外一件毛毡作品《仙丘》,它来自中国艺术家朱云雁之手,她用毛毡作为创作媒材,所展示的纹样也来源于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身上皮毛的图案。这件作品与其他作品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因为其他的都是摸不着的影像,但是这一件是可以通过触摸的形式去感受到“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似乎依然存在”的所在,是一件很有温度的作品。


《仙丘》


另一件非常特别的作品是《自然影像按摩》,是由中方策展人韩博老师和苏黎世大学地质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观展的形式相当创新,大家可以趴在按摩床上,用上帝视角去俯视下面的卫星影像,影像通过延时摄影的方式去展现这些年不同地形的变化,包括冰川,森林,煤矿等,也提醒大家去思考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自然影像按摩》


最后,我们展览名字叫《万物之镜》,由中方策展人韩博老师所提出,万物之镜是取自庄子《外篇·天道》中的 “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是希望大家能够重新去思考我们与自然的关系。




探讨“艺术与科技”


孙文倩

《万物之镜》展览体现的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今天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与AI相关的科技类专业的同学,对于科技艺术类展览有什么观展体验?


杨华

我们会经常带上海科技大学不同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去看科技艺术类展览,学生对科技艺术的兴趣很浓厚,但在观展时会反馈一些问题,例如不太看得懂,展览的体验很难让他们去深入理解作品,有些作品仅仅通过一个展签的介绍好像不足以了解,希望展览能够有专业的讲解,或有与艺术家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在艺术展览与科技类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个沟通障碍,因为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科技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系统知识。


上海科技大学非常重视持续地为理工科的学生开设艺术理论的课程,也希望艺术馆能够为观展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艺术普及及公共教育活动。


孙文倩

现在有很多艺术作品是多元化的跨界合作,同学们是否觉得看得懂或看不懂这类型的作品?于我而言,我不会很在乎看得懂或看不懂,因为艺术本身是很自然的,如同我们呼吸一样。譬如我们去一个地方看展,兜兜转转可能不太看得明白,但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有一个标准答案去说懂与不懂。


当然这也基于艺术馆对于一些艺术理念的梳理或是定义,以及在选作品时的角度问题,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多一点点“common sense”的,这样的“common sense”我们在国内可能比较少去学到,也是我们在体验生活时稍微有一点欠缺的,比如:我们可能很少去艺术馆。


在亚洲,小孩子的美术课很少安排在艺术馆里,因此我作为艺术馆馆长,特别荣幸大家此次的到来。虽然这个展览看上去呈现形式较为简单,但其实《万物之镜》是艺术家与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个展览,里面汇集了许多智慧,也是瑞士与中方合作的一个跨界艺术形式。诚如瑞士科技文化中心跨领域项目主管孙逸雯(Cissy)所说,将一个高校如此深刻的研究,用一个很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我觉得这就是用艺术去呈现科技与技术最好的方法。


杨华

其实每个同学都有对生活感受表达的愿望,不仅是艺术家,科技类的年轻人也希望有机会表达自己,科技艺术就是让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表达对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2023年上海科技大学带领学生参加奥地利林兹科技艺术节时,有一组科技艺术装置作品令大家印象很深,作品阐释的是关于水科学的概念,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装置艺术效果,传递水的科学知识,展陈形式具备很强烈的艺术美感,这也让学生们感受到:原来他们其实不光可以做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还可以当艺术家!可以把自己研究的东西用美的方式展现出来。




Q&A环节


上科

同学提问:

像这样的展陈,我们可以看到大概是三个模块。我一进来展品给我一种视觉冲击力,但是持续观看的话会被作品的声音吸引到屏幕上,再仔细观看,发现屏幕上的元素很多很多。想知道布展时如何用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去把繁杂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现在看这个展览我能欣赏到美,但如果让我去试图理解一下这个布展的途径的话,会觉得好像很疏离。


#前期布展工作是怎样的?


孙文倩

其实我也认同,刚开始策展讨论时,可能是文化差异还有地理相隔的原因,很多细节的沟通都是特别的繁杂,所以我常常会跟同事说,在艺术馆工作你需要什么都要会、都要懂,必须去帮助每位艺术家、策展人,甚至是布展工人。展览呈现效果美好,但过程其实是一个相当杂陈的工作,就算是一个很小的项目每个细节也都至关重要。这次的策展人与艺术家对于细节非常重视,纵然工作过程艰辛,但最终有好的展陈效果大家都备受鼓舞。


Cissy

我觉得中西方的工作方式还是比较有差异的,关注的点、技术的要求和细节的要求都很不一样,我们作为中间的桥梁可能需要去协调各方面不同的需求然后尽量去达到一致。其实这个展览《万物之镜》原来不是这样的呈现形式,它在瑞士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装置。这次展览是先有这个空间,再做调整,才有了这样的呈现方式。这面墙本来是一个劣势,因为它有个转角,通过两台投影的方式去铺满了整个空间,增加了沉浸感,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将劣势转变成了一个优势。


#策展时我们在“策”什么?


杨华

策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除了对所有流程和细节的把控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作品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与表达,最能契合艺术家与策展人本身所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另外也要考虑展览的空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和优势等,这些内容是要系统学习的,我认为可以通过课程去学习。


孙文倩

策展除了基础知识面外,也涉及到许多其他层面,如展览策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展品之间的沟通,这些沟通经验的积累,会成为策展工作的一个优势。


想问一下上海科技大学的同学,在这次展览中运用到的科技技术对你们来讲会是难事吗?还是创意的部分比较难?


杨华

我们第一反应会想它是用什么技术完成的。这里面包括影像采集,就是引用摄像头来采集影像的技术;另外一个是影像的合成,如何将这些影像合成在一起;还有插画和影像怎样形成一个融合;以及投影、声音的融合技术。


并且,很多元素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互相关系。最重要的是作品用这样的科技呈现形式来引起观众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与观察,从而引发他们对每个动物和其生存环境问题的理解。




万物之镜与AI


Cissy

这件作品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它的技术背景,我们之前在瑞士和韩国展出的时候,它其实是强调AI的作用的,但是这次我们在这里并没有去显化这个话题。全球14个地方的摄像机采集了一年的影像数据,它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及深度分析,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科研人员掌握当地野生动物物种生存状态及其栖息地演化进程。在中国的展览中,我们并没有停留在艺术和技术的层面,而是通过主题阐释,加入了另外一层关于哲学的思考,最终也是一个很丰富的呈现。


孙文倩

最后,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今天讲到的上帝视角,现在的AI技术也是另外一种层面的上帝视角,就像我们观察动物一整年,如果有上帝的话,就好像上帝一直在观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MoCA






 《万物之镜》主办机构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Swissnex in China)


Swissnex全球网络致力于拓展世界范围内的知识和人才交流,在中国、巴西、日本、印度、美国波士顿和旧金山六个国际创新枢纽建立能力中心,并与各地瑞士大使馆科技处密切合作,将瑞士的创新精神推广至全球。位于中国上海的瑞士科技文化中心(Swissnex in China)于2008年成立,与瑞士驻华大使馆科技教育与创新处、瑞士驻上海、广州和香港总领事馆密切合作,是联结瑞士、中国和世界教育、研究和创新的桥梁。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


苏黎世大学作为欧洲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瑞士规模最大的大学。成立于 1833 年,苏黎世大学是欧洲第一所在民主政治制度下建立的大学。目前,该校有七个院系,课程涵盖近百个学科,是瑞士提供学位课程最广泛的大学。在“2023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苏黎世大学在生态学领域排名位居全球第五。

 

苏黎世大学艺术与科学办公室(Art x Science Office UZH)致力于在艺术、科学和社会之间建立沟通桥梁。该机构在苏黎世Kunsthaus美术馆、苏黎世设计博物馆(Museum für Gestaltung)、韩国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Mun Gallery和印度班加罗尔科学博物馆(Bengaluru Science Gallery)等知名场馆举办过装置艺术展和展览,建立了国际影响力和全球化网络。


上海当代艺术馆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成立于2005 年,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公园内,是民营非盈利性的当代艺术馆。艺术馆以“汇天下精萃,聚世界华章”为愿景,旨在建设一个国内、外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平台,向国人展示来自本土与世界的先锋艺术与设计的窗口。作为由艺术馆推动的青年艺术家孵化平台与作品展示空间,艺术亭台(MoCA Pavilion)于2015年成立,致力于在上海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一一南京西路营造出一片独特而开放的文化氛围,展现摩登上海的大都汇人文景观,合力共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艺术馆”。




 支持机构 

瑞士科技文化中心
瑞士是一个引领前沿科技、强调品质、并兼具创新性与开放性的国度,是唯一与中国建立创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 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 swissnex China 致力于促进瑞中两国学术交流,推动创新项目合作,跨领域连结人才网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