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落魄的一首词,最后16个字道尽漂泊之苦,成千古经典!

2024-12-05 06:2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漫步于斑驳古道,夕阳如血,洒落千年尘埃,每一砖一瓦皆镌刻着历史的低吟。 仿佛能听见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苍凉,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以及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兴衰更迭。 这些诗句,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吊古讽今,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文化之魂,历久弥新,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滴泪与笑,都化作了滋养心灵的甘露,让人在回望中,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


烟波江上,薄雾轻绕,水天一色,远望如诗如画,轻云微月,宛若佳人淡妆,羞涩地挂在天边。

这江畔夜色,不禁让人想起苏轼那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此时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静谧与和谐之中,唯有江水的潺潺声,打破了夜的沉寂。

苏轼,这位文坛巨匠,他的诗词如江水般浩渺,又如明月般皎洁,他的文字,总是能触及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则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然而,在苏轼的众多佳作中,有一首词却让我深感其内心的落魄与漂泊之苦。那便是他的《醉落魄·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

此生飘荡何时歇?

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宋·苏轼《醉落魄·离京口作》

词中的“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苏轼在微醺中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京口,踏上了新的旅程。


他回望那座孤城,只见苍烟弥漫,仿佛是他的心情一般迷茫而沉重。

这里的“轻云微月”和“孤城回望”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美丽,又透露出苏轼内心的孤独失落。

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则进一步表现了苏轼的迷茫无奈,他记得当时欢歌笑语的场景,却忘记了归家的时刻。

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现实漂泊生活的无奈,让人深感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而“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则是对苏轼落魄生活的生动写照。

他独自躺在藤床上,巾扇滑落在地,醒来时却发现无人可诉幽梦。

这里的“无人说”不仅表达了苏轼内心的孤独寂寞,更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漂泊无依的深深感慨。

最后一句“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则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苏轼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道出了他内心的漂泊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他的一生都在四处漂泊,无法停歇,即使家乡在西南方向,他也常常要离开它前往东南。

这种对家乡的眷恋与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苏轼内心的痛苦挣扎。

它让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风光背后的落魄与无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平凡而美好的时光。


《临江仙 · 送钱穆父》所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而他的这首《醉落魄·离京口作》,更是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了千古经典之作。

苏轼的落魄与漂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他的诗词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漂泊的孤独,思乡的凄苦,望断天涯路,何处是归途。

半生飘泊,每一次都雨打归舟

我往车窗外望,我原地不动,故乡却一直后退。它离我越来越远,影子伏地,像是在哭泣。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