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皮”的一首诗,调侃杜甫减肥,读来使人发笑

2024-11-28 06:28   福建  



点击上方“诗韵词意录”关注我们吧!
漫步于斑驳古道,夕阳如血,洒落千年尘埃,每一砖一瓦皆镌刻着历史的低吟。 仿佛能听见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苍凉,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沉痛,以及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兴衰更迭。 这些诗句,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吊古讽今,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唯有文化之魂,历久弥新,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滴泪与笑,都化作了滋养心灵的甘露,让人在回望中,更加坚定前行的步伐。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以笔墨为媒,将这份轻松诙谐的情谊镌刻于历史的长卷之中。

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笑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简单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友人相聚、围炉煮酒的温馨画面。

苏轼的戏谑:“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樽。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以酒为引,幽默地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如期而至的“埋怨”。

更有杜甫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而提及唐代诗坛的两位璀璨明星——李白与杜甫,他们的交往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

李白,这位被后人尊称为“诗仙”的伟大诗人,其一生如行云流水,不拘一格,他的诗歌豪放洒脱,意境深远,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在《新唐书》中,他被赞誉为“天才英特,卓绝异禀”;《旧唐书》则称其“才大语壮,众望所归”;就连清代的赵翼也在《瓯北诗话》中感叹:“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更是将个人豪情与时代沧桑完美融合,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

李白的《戏赠杜甫》,它以轻松诙谐的笔触,调侃了挚友杜甫,短短四句,却将李白“最皮”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唐·李白戏赠杜甫


首句“饭颗山头逢杜甫”,开篇即设下一幕偶遇的场景。

饭颗山头,一个看似随意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李白与杜甫不期而遇,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

次句“顶戴笠子日卓午”,通过“笠子”与“日卓午”的描绘,勾勒出杜甫在烈日下的模样,既体现了杜甫的朴实无华,也为下文的调侃埋下了伏笔。


第三句“借问别来太瘦生”,“借问”二字,带有几分好奇与关心的意味。

而“太瘦生”则是李白对杜甫身形消瘦的直接观察,言语间透露出朋友间的亲近与随意。

末句“总为从前作诗苦”,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李白以一种半开玩笑的方式,将杜甫的消瘦归因于他过于投入地创作诗歌。

杜甫曾写“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关于写诗这件事,他是认真的。

这首《戏赠杜甫》,不仅展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深厚的友情,更通过轻松幽默的方式,反映了唐代文人间相互调侃、彼此关心的生活常态。


正如余秋雨所言:“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时的玩伴,也不是人脉,它不为任何功利原因而存在。”

正如李白与杜甫,他们的友情,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却在平淡中透露出真挚与深厚。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

诗韵词意录
沉醉于诗词歌赋的世界,每一首诗都是心灵的悸动,每一阕词都是情感的流淌,在墨香古韵中得到了宁静与安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