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要和央行作对

财富   2025-01-07 15:00   云南  
美国有个股神叫塞斯·卡拉曼,他管理的基金在过去的30年里从来不使用杠杆,只用5成仓位的情况下,年复合回报率能达到20%以上,显然是属于股神级别。

这个人几十年前写过一本书,记录他炒股的秘诀。书名叫《安全边际》,我现在书柜里仍然放着这本书。尽管在eBay上,现在这本书已经炒到了3000美金以上,这人坚决不再出版。原因是啥,你自己细品。

二级市场上所有股票的走势,在技术分析流派的眼睛里,无非就是这几个阶段:建仓、洗盘、突破、换手、出货;在基本面流派眼里,股票所代表的公司要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几个阶段。成长股投资人在成长期玩,价值投资人在成熟期玩。

这炒股看起来好像挺复杂的,然而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不要和央行作对。

股市里既有政治经济学,也有市场经济学。而现在,更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无论哪个国家,股市都是政策市,股市都要为政治服务。

所以那个叫赛斯·卡拉曼的股神坚决不再出版炒股秘诀的原因,你大概也就知道了。

去年9月19号,美联储一口气降息了50个基点,历史上这么大比例的降息,只发生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之后。而这一天,降期前公布的8月零售销售增长和8月制造业产出环比,居然还超了预期,你确定这不是为了美国某个大事件服务吗?大家都看到了,这次美国公布的非农的就业人数是25.4万,预期是15万人,凭估多了10.4万人,一下子就业这么强劲,那前面刚刚降息50个基点是几个意思?细品吧!

在中国,当初建立股市的目的,其实最早是为了国企脱困融资而服务的,追求IPO的数量,是官员考核的政绩之一。所以A股一直是一个融资市。所以,过去长期把股市当成上市公司圈钱的提款机,把投资者当成韭菜,诞生了很多奇葩的操作。比如说上市前粉饰财报,上市后业绩变脸,长期以来融资额大于分红额,财务造假,违法犯罪成本低,退市难,投资者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所以未来我们股市长牛慢牛的基础就是保护好投资者利益,让投资人有赚钱的效应。

要记住,任何资产价格的上涨都是货币效应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2018年金融危机之前只有9000亿元,执行量化宽松之后,到2020年口罩爆发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是4.5万亿美元。随着应对口罩政策的出台,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到2023年已经达到了8.5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翻了整整的9倍。你看一下美股和美国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性,你还不相信股市是货币现象吗?据数据统计,股市的上涨其实80%来源于资金的推动。

我们这次这么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力度以及股票回购的力度,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移,让人对中国股市充满了期待。你犯不着跟政策作对,跟央行作对。

股市对多数人来讲确实就是一场零和的游戏。要想从其他人嘴里抢肉,必须要学会反人性,牛市里什么时候卖压最大,是很多亏损的股民回本的时候,股市里最容易亏钱的行为是什么?是你看你的股票不涨,隔壁的老王股票在涨,你剁掉你的股票去追隔壁老王的股票,被你频繁换股追涨的时候,还有那些在股票上涨途中加杠杆爆仓的,你知道洛克菲勒为什么能够在1929年打盘的时候可以全身而退吗?是因为他当时听到一个给他擦皮鞋的男孩向她推荐股票,他果断的清仓离场。

佛说不着相,即不要执着于表象而脱离了本质。什么时候要卖出股票,不要让价格的涨涨跌跌牵着你的鼻子走,是要看到股市的本质。要看到什么时候衙门的快刀要落下,什么时候股票的价格远远的脱离了基本面,什么时候市场已经再无增量资金入场,什么时候股市完成了衙门的要求,但是给衙门带来了比收益更大的风险的时候。那买什么票?你千万不要迷失在5000多只股票的森林里,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买那些不会被未来改变的公司,和那些长期来看能够改变未来的公司。

知之为不知,不知更非知,有人先知先觉,有人后知后觉,有人不知不觉。这大概就是股市的魅力吧。

价值罗盘
传播投资理念、拆解投资案例、讲解模型工具、培养投资心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