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来的这一周多的时间,市场有一个与过往完全不同的特征,那就是杠杆资金蜂拥而入。一周多的时间,超800亿的杠杆资金进场。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7日,沪深北两融余额为17870.0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245.7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7764.70亿元,较上一日增加243.04亿元,创2015年8月以来新高。
本周共230股获得融资净买入超亿元,其中东方财富、中信证券融资净买入居前,分别为51.44亿元、17.7亿元。东方财富本周获杠杆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其中周一净买入达到16.26亿元,为本周最高,股价本周累计上涨26.48%。
中信证券本周亦获杠杆资金连续4个交易日净买入,昨日净买入达到9.1亿元。今日早盘高开后回落,开盘涨超6%,午后居然封板了。
中信这种拉板节奏,也是非常明显的短线杠杆资金的风格。而之所以会选择在下午1点45分拉板,而且拉的是中信,就是为了给市场以震慑,从而产生强烈的逼空感。
中信涨停之后,就是告诉你:中信被拉涨停了,你们就说慌不慌吧。
单说是在股票市场,确实起到了逼空的效果。涨停之后,几大指数纷纷跟进。尾盘,一些资金甚至封涨停了同花顺。
问题来了,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么大的杠杆资金涌入股市,究竟是什么利好能够吸引如此大规模的杠杆资金迅速集结,跑步入场。那么,这一次的杠杆牛有什么不一样,底层逻辑是什么,今天罗叔就来把它说清楚。
先说结论:这次杠杆牛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化债!
你可能会说,股市的杠杆牛跟政府地方债的化债会有这么大的关系啊!这是什么逻辑?!
这个问题讲起来太专业,有点复杂,所以我用一个故事来深入浅出讲清楚。
张三因为想让妻女过的好一些,也为了投资,借了一笔钱,在楼市最热的时候,以利率5.8%借了200万买了一套房子,当然,此时经济好,夫妻二人每个月还房贷还是比较轻松的。
然而,没过几年,大环境开始变差,夫妻二人工资收入减少,还房贷的压力变得非常大,想卖掉房子变现,然而房价也不断下跌,无法出手。没有办法,为了每个月能够按时还房贷,夫妻二人只能把孩子的课外班、兴趣班给停了,旅游、下馆子一律停止,物业费,水电费能欠就先欠着,但是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的,没办法,只能把之前买的一些长期的投资、保险全部赎回,牺牲一部分投资收益,日子过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终于有一天,张三的父亲看不下去了,决定帮帮张三,但是父亲也没钱,不过他的资质比较好,可以找银行借低息贷款。于是,张三父亲找银行以3%的利率,先息后本的方式借了100万,然后转头把这钱借给了张三。张三拿着这笔钱,还了一半的房贷,每个月还款压力大大减少,每个月又有了余钱,生活回到了正轨。
我们复盘这个故事,张三的债务消失了么?其实没有,只不过转移到了父亲那里,而且由高息变成了低息,每月还款变成了每月付息。但是,张三的压力大大减少,每个月又有了结余,又可以投资孩子的教育、妻子的美貌、自己的事业了。而且,因为父子的关系,父亲大概率会自己去给银行还钱,可能借给孩子的这100万自己先去想法办给还掉了。
所以,化债简单的逻辑就是,随着土地财政的终结、地方收入大幅减少,债务增长,还款压力增大,没有能力继续进行经济建设。中央财政发债融资,将资金借给地方,让地方把债务人置换成自己的亲爹(中央),降低地方的还款压力,从而好让地方把精力放在三保、经济建设上,推动经济的复苏。
逻辑通畅了,资金也腾挪出来了,央妈给金融机构的互换便利工具也开始实施了,总之,市场确实有钱了。而且,地方化债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这是未来5年的大事。
这个化债化的是什么债?这个债如何去化?对我们普通股民基民的投资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罗叔今天就把底层逻辑说清楚,同时梳理、挖掘出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机会。
本文已同步到价值罗盘知识星球,星球读者无需付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