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迭,华章日新
2024年,感谢每一位与艺术相遇的您
步履不停,热爱不止
“强化设计赋能,彰显川美智慧”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助力学校再创佳绩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2024年于7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全国美展艺术设计作品展是展示中国设计发展史主线的重要载体,对当代艺术设计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建构意义和导向作用,推动了中国艺术设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专项美育活动。在2024年7月13日至8月18日期间推出共计24场公益导览服务。旨在发挥重庆作为“设计之都”的独特优势,展现重庆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实力,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公益导览、儿童探索手册和工作坊等活动,让公众共赏设计最新成果,激发他们对艺术设计的认知与兴趣,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艺术素养,推动新时代设计美育的发展。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
展览及开幕式现场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专项美育活动
“筑平台、聚资源:'艺术×'品牌合作创 IP ”
·“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特别活动“国窖1573·美术馆之夜”跨界视觉秀
第四届“国窖1573·美术馆之夜”主题为“元启之夜•数智未来”,元启寓意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新发展阶段,四川美术学院正迈入新一轮艺科融通与服务社会的学科建设进程;在新技术、新业态、新实践的新构建时期,四川美术学院将持续擦亮“金名片”,与校友们、同仁们数智同行并共创未来。
本届“美术馆之夜”线上直播平台关注度超百万,2024年“开放的六月”毕业展及美育周期间共迎接约330,327位观众,日均观众数较去年增长60.4%,相关内容美术馆融媒体平台(小红书、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B站)阅读量达220,895次,同比上涨10.3%,夜游美术馆活动期间为22,565名观众带来了难忘的光影回忆。
第四届“国窖1573·美术馆之夜”主题为“元启之夜•数智未来”
活动现场
“开放的六月”特别活动“公共美育周”系列美育浸润活动
“开放的六月”特别活动“公共美育周”系列美育浸润活动
·构筑国际展览品牌,拓展国际交流新空间
策划组织“比邻共潮生——中国与东南亚艺术邀请展”“再遇——中法艺术展”“光与色:尤里·卡留塔”三个国际展览,同期举办 2 个相关国际学术论坛。32位(组)海外艺术家参与了本年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24年度国际展览项目。
活动现场照片
·重视学统梳理,全方位呈现川美文脉
持续推出“文脉与谱系”系列研究展,举办“汪子美漫画回顾展”“陈安健个展”“四川美术学院主题作品展”“名师博物馆开馆展”“思与境偕——傅舟书法篆刻艺术展”等,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川美文脉的丰富内涵,进一步提升川美的学术地位与社会影响力。
活动现场照片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美为媒联动双圈
策划并举办“何以闪烁——四川美术学院与大湾区新媒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后有机之穹下的智媒新图景学术论坛”,通过跨区域、跨学科的互动交流,探讨新时期数智赋能与艺术进阶的新范式,邀请到来自粤港澳深成渝6地26位(组)艺术家参与,彰显出成渝双城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圈青年艺术家,为愈放光芒的中国叙事体系构建所作出的传承与创新。
“何以闪烁——四川美术学院与大湾区新媒体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及论坛现场
·打造“青年艺术”学术矩阵,全力培育艺术新力量
策划了“距离绕城两公里:2023-2024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终期汇报展”及系列工作坊活动。完成2024-2025年度30位驻留艺术家(策展人)的招募及入驻工作,并开启新年度“青年艺术家30问”及走访工作室交流活动,搭建青年艺术创作与交流成长的多元平台。
联合芒果美术馆完成“2024 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树立艺术界评价体系的新标杆。完成“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计划”,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高层次理论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虎溪公社”艺术生态体系建设。
驻留计划与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计划活动现场
“2024 罗中立奖学金作品展”活动现场
·强化收藏管理,活化藏品资源
本年度共计收藏 45 位艺术家 55 件作品;办理并接收50位艺术家及家属捐赠 123 件作品。对馆藏 137 件作品进行专项修复和保护工作。参与学校数字化专项工作,完成美术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学校指导下制定《四川美术学院收藏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四川美术学院收藏工作领导小组和收藏推荐专家库,全年组织收藏专题会议4次。
2024年受捐作品现场
名师博物馆开馆
美术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
·藏品利用率和对外交流频次日趋提高
除自主策划馆藏作品外,另组织 137 件(组)藏品参加 12场展览活动。大大加强藏品学术研究与运用管理,为我校收藏工作以及无偿捐赠创造良好口碑和环境。
策划“从馆藏出发:川流不息——四川美术学院馆藏作品展”“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主题作品展”两场馆藏作品展览,分别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当代美术馆开幕。
“先生——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名师捐赠作品展”顺利在四川美术学院名师博物馆开幕,展出了54位名师艺术家的捐赠作品。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主题作品展
从馆藏出发:川流不息——四川美术学院馆藏作品展
先生—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名师捐赠作品展
馆藏作品展览现场
·从公教出发助力乡村振兴,凝练公教品牌化与辨识度
今年正值红岩“11·27”烈士殉难 75 周年,公教工作在注重凝练品牌、聚焦辨识度的思路下,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岩精神,进一步聚焦“思政+艺术”铸魂育人工作,联合学校乡村振兴干部和重庆市中小学校组织青少年作品,主办“红岩新声——青少年红岩主题绘画作品展”。此外,“热血青春梦,少年红岩志——红岩艺术流动站文献展”将在2024年至2025年在重庆市的中小学巡回展出。这些活动不仅是对红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新时代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据统计,本年度共举办公共教育活动 452 场,参与观众近万人。其中,开展常态化导览讲解 212 场、固定公教活动 187 场和23场工作坊;配备中英文二维码语音导览 144 个。
“红岩新声——青少年红岩主题绘画作品展”现场照片
“热血青春梦,少年红岩志——红岩艺术流动站文献展”现场照片
常态化导览讲解
固定公教
工作坊
·不断完善和健全大中小幼全学龄段馆校合作体系
2024年,我馆被评选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积极推动重庆市艺术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拓展合作校方,使美术馆美育惠及不同学龄段学生,为我市中小学提供高质量的美育活动。通过结合美术馆展览和公教活动,为师生打造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美育活动,共建馆校合作新生态,合力创新育人新机制。与重庆科学城中科启智幼儿园、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重庆科学城高桥学校、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和重庆大学城第一实验中学校等20多所学校,开展了研学、馆校合作课程、教师培训、进校讲解和进校展览等35场活动。
馆校合作活动
·优化志愿团队管理,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2024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虎溪校区)、重庆当代美术馆(黄桷坪校区)新招募志愿者165位,形成了一支260余人的学生志愿者团队。考核73人次上岗讲解,组织策划8场志愿者培训及专题活动,其中还吸纳了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及西南大学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本年度对志愿者团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管理、培训、考核和激励制度,以使志愿者以更好的姿态面向公众,接棒担任传播美的使者。
志愿者活动图片
·自营融媒体平台数据稳步增长,打造美术馆宣传品牌
截止至 12 月 10 日,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推送 171条,总阅读量 659,473 次,总用户数达 611,722 人,相比上年度新增 160,565 人;短视频平台共发布 15 条原创视频,单条阅读量最高达 5.6 万人次,制作并发布青年驻留项目艺术家专访30人次,馆藏节庆主题海报17张。
馆藏作品节庆海报
青年驻留项目宣传片
·优化官方宣传平台数字化服务水平,媒体矩阵多维发力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官方小程序完成中英双语版本更新,进一步拓宽美术馆小程序线上公共服务能力与辐射面积。
围绕本年度重要活动,共组织媒体报道 30 余场次,媒体外宣 127 篇。其中,国内官媒海外报道 21 篇次;重庆卫视“重庆专访”栏目专访 2 场次;学术媒体深度报道近 20 篇。
美术馆小程序双语页面
·强化学术论坛与出版工作,推动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双轮驱动
共主办学术论坛及讲座 17 场。其中第四届“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论坛,持续对中国当代雕塑领域中的基础问题和前沿话题进行讨论和回应,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
完成《美术馆年鉴 2021-2022》《1949 年以来的川渝少数民族题材版画展》《2020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青年艺术云论坛文集》3 本著作出版。
本年度学术论坛与讲座案例
学术活动现场
本年度出版封面图
终 审:何桂彦
复 审:李 芳
初 审: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全体馆员
编 辑:李呢喃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入 馆 指 南
友情提醒:
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观入口:美术馆东门(四川美术学院东2门旁)
开放时间:9:00-17:00 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参观费用:免 费
地 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6号
官方网站:https://www.scfai.edu.cn/museum/
服务热线:177840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