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光与色:尤里·卡留塔”展盛大开幕。本次展览不仅是艺术的盛宴,更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12月15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给点颜色就灿烂——亲子共创工作坊”,邀请了8组亲子家庭参与,共同探索色彩的魔力,共同绘制亲子的温情。
在艺术的璀璨星空中,尤里·卡留塔教授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当代俄罗斯油画界的一颗耀眼之星。他的作品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与独特的创作风格,其作品运用丰富且富有层次的色彩体系,结合对人物情感细致入微的精准捕捉与呈现,深刻地反映了俄罗斯绘画传统中的人文主义内涵与精神脉络。他的画作超越了视觉体验,将色彩转化为情感语言,启发观众重新思考生命与艺术的关系。
美育专员张溧苒带领亲子家庭参观“光与色:尤里·卡留塔”展
在本次工作坊中,亲子家庭在美育专员的引领下,步入了卡留塔教授的艺术殿堂。美育专员在讲解过程中,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融入艺术欣赏之中,他们精心挑选的旋律与画作中的色彩相得益彰,为家长和孩子开启了全新的视听盛宴。在音乐的环绕下,色彩仿佛被赋予了声音,画作中的情感仿佛随着色彩在流溢。通过这种多感官的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在暖场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亲密拥抱
亲子家庭参与色彩接龙游戏
参观完展览后,亲子家庭在美育专员的引导下,围坐成一个温馨的圆圈,通过一个简单的拥抱活动,彼此间的柔情被悄然唤醒。这个充满温情的破冰环节,迅速缩短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紧接着,美育专员引导大家围绕特定的色彩展开联想,开启了一场色彩接龙游戏。每个人轮流说出与特定色彩相关联的物品,在这场色彩与想象的游戏中,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激发,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的色彩画卷。
美育专员谢子琰讲解色彩知识,并示范作品
小朋友们踊跃回答问题
随后,美育专员以展厅内的色彩和展品为起点,巧妙地将导览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她们首先引导家长和孩子们细致观察展厅中的色彩和艺术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于画面色彩和人物性格的第一印象和直观感受。随着家长和孩子们对作品有了初步感受,美育专员适时引入色彩理论,将个人体验与科学理论相结合。他们详细讲解了色环的构成,将色彩划分为冷暖亮暗四个维度,引导参与者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参与者理解艺术家在选择色彩时的逻辑和意图,以及如何影响作品的情感表达。她们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探讨如何通过色彩传达情感、营造氛围,以及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和搭配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家长和小朋友运用颜色来描述对方的性格特征
为了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美育专员邀请孩子们和家长互相用三种颜色以及相应的性格特征来描述对方,并将这些描述记录在作业单上。这个环节有效地巩固了之前学习的色彩心理学知识,并且通过这种互动方式,加深了亲子双方对彼此性格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为接下来的创作环节提供了具体的参考和灵感。
家长描绘小朋友的轮廓
在艺术创作环节,美育专员向家长和孩子们展示了示范作品和创作步骤,随后大家移步至美术馆的开放空间,准备投身于创意的海洋。孩子们在画纸上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而家长们则细心勾勒出他们的轮廓。随着轮廓的完成,孩子们加入到填色和装饰的行列,与家长携手完成作品,将个人感受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探索亲子交流的新视角,并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他们一同涂抹色彩,粘贴装饰,营造出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画面。最后,大家将孩子们的画像张贴在美术馆彩色外墙上,创造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所有参与者在作品前合影,将这个充满温情的下午定格于照片之中,为工作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家长和小朋友共同进行创作
集体合影
在本次亲子活动中,我们践行了“具身认知”理念,将沉浸式艺术体验与身体参与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认知发展。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我们引导孩子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探索了色彩与情绪的关系,提升了自我认知,还进一步激发对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提升自我调节的能力。家长们的全情投入不仅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联结,还共同缔造了难忘的家庭回忆。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还加深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爱意流露,为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增添了新的色彩。
终 审:何桂彦
复 审:李 芳
初 审:王文娟
编 辑:李呢喃
排 版:盛铭鼎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入 馆 指 南
友情提醒:
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观入口:美术馆东门(四川美术学院东2门旁)
开放时间:9:00-17:00 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参观费用:免 费
地 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南路56号
官方网站:https://www.scfai.edu.cn/museum/
服务热线:1778408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