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11·27”烈士殉难75周年,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岩精神,进一步聚焦“思政+艺术”铸魂育人工作,由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共同指导,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宣传教育处支持的“‘红岩新声’——青少年红岩主题绘画作品展”于2024年12月14日在重庆当代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以青少年为主体,联合重庆市各大中小学校和四川美术学院驻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乡村振兴干部,广泛征集以红岩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在众多投稿中,经过精心挑选,共有335件作品脱颖而出,涵盖了中国画、版画、烙画、剪纸、素描和水彩等多种艺术形式。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项目策划 李芳 致辞
李芳副馆长讲到,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岩精神体现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和浩然革命正气,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本次“‘红岩新声’——青少年红岩主题绘画作品展”既是一次青少年的主题绘画创作展览,又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美育浸润活动。本项目对于青少年而言,无论是对澄明其人生价值,还是促进其追求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感谢每一位参展的同学们和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
颁发参展学生代表入选证书
随后,四川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斌、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肖力、四川美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垂利、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李芳向参展学生代表颁发入选证书。
参展学生代表、酉阳县天馆乡杉坪村中心小学学生 熊浩宇 发言
开幕式中,来自于酉阳县天馆乡杉坪村中心小学的参展学生代表熊浩宇分享了他此次创作作品、走出大山参观四川美术学院校园并参加展览的感想和体会。小艺术家讲到今后要努力考川美,并现场介绍了他的作品《美丽家乡》,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到自己的家乡。
颁发指导老师代表指导证书
本次展览的支持单位代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宣传教育处副处长罗雪,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贾安东,向指导老师代表颁发指导证书。
颁发指导老师代表、四川美术学院乡村振兴干部代表指导证书
四川美术学院涌现了一大批有情怀、有抱负、有才华的青年教师扎根乡村,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精研深耕乡村美育工作,提供智慧动能并做出无私贡献。为了红岩精神的传承教育,四川美术学院的乡村振兴干部、来自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三位驻村第一书记——黄欣、张剑、孔宇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又抽时间分别在金丝楠村、中心村、杉坪村,开展红岩主题辅导和作品指导组织工作。开幕式上,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黄云向三位老师颁发指导证书。
指导老师代表、四川美术学院乡村振兴干部代表孔宇 致辞
孔宇老师谈到,红岩精神是一座丰碑,每当我们想起红岩精神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们前进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时刻指引着我们前进。在乡村振兴的驻村工作中,我们开展了“艺术树人”的乡村振兴工作。如何将红岩精神传递到乡村、播种在乡村,是我们此次工作中面对的课题。在指导过程中,我们通过讲述各种先辈们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源自于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对历史故事和当下家乡发展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四川美术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黄云 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幕
黄云书记提出,红岩精神在烽火岁月的革命中孕育,在风雨如磐的斗争中永生,如璀璨星辰般照亮人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四川美术学院作为拥有革命光辉的高等美术院校,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本次展览用心用情讲好红岩故事,让红岩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是一次以艺术形式传承红岩精神、讲述革命历史的创新教育实践。每一位参展的小艺术家都是红岩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每一幅作品都是孩子们对红岩故事深刻理解和真挚感悟的结晶。从他们稚嫩笔触和鲜活色彩中,我们看到了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与革命历史的壮阔场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红岩精神的创新传承,展现了红岩精神闪耀新时代的不朽价值和魅力。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公教部主任、 展览策展人王文娟主持开幕式
王文娟主任讲到,本次活动共计收到400余件作品,经过层层评选最终有335件作品入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对红岩精神的新颖诠释,而且是青少年心中理想与信念的真挚流露。“红岩新声”不只是一场展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经典文化的传承。
开幕式嘉宾合影
终 审:何桂彦
复 审:李 芳
初 审:王文娟
编 辑:李呢喃
排 版:盛铭鼎、曾雨馨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入 馆 指 南
友情提醒:
请关注四川美院美术馆公众号参观须知,提前预约入馆观展。
重庆当代美术馆、名师博物馆
开放时间:9:00-17:00
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参观费用:免 费
地 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108号(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内)
服务热线:023-8618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