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万物生长,孩子们也像小树苗一样开始拔高。
家长们总盼着自家宝贝能像雨后春笋似的,一不留神就窜得老高。
可有些孩子就是长得慢半拍,眼瞅着比同龄娃矮了一截,这可急坏了家长。
这3种类型
容易长不高
想让孩子长高,别乱补,找对原因才关键。孩子长不高,通常分这三种情况:
脾虚型
孩子不爱吃饭,挑食,容易积食,嘴巴臭,大便不畅,体型偏瘦小。
这是因为脾胃吸收差,孩子“吃不下”,即使吃了也消化吸收不了,影响生长。
这类孩子得补脾胃之气。
胃强脾弱型
孩子爱吃肉、水果冷饮,手脚多汗,睡觉打呼噜,只长肉不长个,看起来圆滚滚的。
这类孩子其实脾胃吸收能力还好,但吃得太多,超过了脾胃负担,导致食物无法被完全吸收,形成“痰湿、水饮”。
就像植物浇水过多会烂根,孩子脾胃里阳气不足,生长就受限。
这类孩子得改善饮食,清淡为主,吃热食,给脾胃减负。
肾气不足型
孩子早产或先天弱小,晚上容易醒,怕黑,胆子小,手脚凉。
肾是人体的“种子”,肾气足,先天发育才顺利。这类孩子先天肾气弱,得补肾阳,养肾气。
1个方法
孩子长高离不开
以上3个类型的孩子,想要改善体质,在这个春天能够长高高,都可以用到同一种方法: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符合当今医学推崇的绿色治疗。
这三类孩子本身保持健康已较吃力,没有多的阳气和能量分配给生长。
通过小儿推拿调和气血、激发潜能,能助力他们在春天里茁壮拔高。
而春天的阳气,是树枝上微微冒头的一缕嫩芽,十分娇贵。
因此,进行小儿推拿时需格外细致,手法轻柔,以推、拿、揉、捏等温和技巧为宜。(建议在专业小儿推拿师指导下进行)
用好孩子身上
这6个长高“开关”
春天助长,为家长们介绍6个推拿穴位,6个藏在孩子身体里的生长“开关”。
推大椎
提升阳气,增强免疫。
大椎穴是督脉与三阳经的交汇点,被誉为“阳脉之海”的督脉在此汇聚,阳气是孩子生长的动力。
推拿大椎穴,既能补阳又能调节体内寒热,特别适合春天。
位置:孩子低头时,颈背部交界处最突出的那块骨头下方就是。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或大鱼际肌,从大椎穴向上推至发际线,每次推100-200次,力度适中。
揉身柱
助长强身。
身柱穴如同身体的支柱,推拿它能补肾强腰、增强肺气、提升抵抗力。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从肩胛骨连线中点向上数四个椎体即是。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端揉按身柱穴,每次揉1-2分钟,力度轻柔。
摩中脘
调理脾胃。
中脘穴是胃经募穴,胃的经气汇集之处,推拿它能有效缓解脾胃虚弱、运化失调等问题。
位置:肚脐上四寸,即胸剑联合中点和肚脐连线的中点。
推拿方法:用掌根或四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摩动中脘穴,每次摩5-10分钟,力度适中。
按肾俞
补肾益气。
肾俞穴是肾经的俞穴,推拿它能将肾脏的寒湿水气排出,补肾益气。
位置: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中线左右旁开1.5寸处。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或掌根,按揉肾俞穴,每次按揉1-2分钟,力度适中。
搓涌泉
滋阴补肾。
涌泉穴是肾经井穴,位于脚底,既能补肾固本,又能引火归元,防止推拿上火。
位置:卷足时,足底前1/3处凹陷处。
推拿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从涌泉穴向脚跟方向搓揉,每次搓50-100次,力度适中。
敲打阴陵泉
祛湿排毒。
阴陵泉是脾经合穴,推拿它能有效运化脾胃运化不良产生的水湿。
位置:小腿内侧,膝关节下胫骨内侧缘向上弯曲处凹陷处。
推拿方法:用手指关节敲打阴陵泉穴,每次敲打10-20次,力度以孩子能忍受为宜。
3套助长推拿配穴方案
脾虚型
配穴:大椎、中脘、身柱、涌泉。
四穴搭配,既能补阳健脾,又能滋阴补肾,兼顾助长。
推拿时间可选择饭前半小时,有助于促进食物吸收。
推拿期间,饮食忌冷,水果尽量热后再吃。
胃强脾弱型
配穴:大椎、中脘、身柱、阴陵泉。
大椎补阳,身柱助长,中脘调理脾胃,阴陵泉祛湿排毒。四穴协同,效果更佳。
肾气不足型
配穴:大椎、身柱、肾俞、涌泉。
四穴搭配,补肾助阳,兼顾助长。
大椎与涌泉搭配,既能补阳又能滋阴,避免补阳太过。
推拿期间,饮食可适当添加黑色种子类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以培补元气。
这些穴位适合文中提到的三种类型的孩子,可根据孩子情况选择主穴进行推拿,家长们摸不准的情况下,请您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操作。
东济堂传统中医儿科外治部,每年都会推出春季儿童扶阳生长推拿,结合小儿自身的体质特点,采用纯绿色调理自然疗法。
在3-5月运用传统小儿推拿、足浴及贴敷手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儿童机体的潜能及自身抵抗力,从而帮助孩子长高。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让我们一起用推拿、饮食、作息、情绪、运动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能量满满的“易长”体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