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是一种非常矛盾的体质:
眼睛红,嗓子疼,口腔溃疡,但是脚是凉的。
喝姜茶上火,但是肚子又凉凉的,脸上长痘,却又容易痛经……
上热:
口舌生疮,口干口臭、嗓子痛,牙痛,爱流鼻血,甲状腺问题,满脸爆痘、急躁焦虑、脸比周围人要红……
下寒:
小腹凉,手脚冰凉、脚脚常出冷汗、血块多、痛经、腰膝酸冷、时而冷痛便溏时而便秘难解、手肘/膝盖/后腰/屁股/肚脐周围都拔凉拔凉的......
大家可以先看下面这幅气机升降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
心火通过胃气、肺气的下降,能够下行到达肾脏,下半身受到心火的暖煦,会变得暖和,而不是像冰块一样冷冰冰的。
肾水通过肝气、脾气的升发,向上到达心火的位置,上半身得到滋润,就不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所以,会出现上热下寒有两个原因:
1.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水上不来,中焦脾胃被堵住了,道路不通。
2.另一个原因是,上面的火太旺,或者下面的水太少,水压不住火了。
简单的动作
可以改善“上热下寒”
说到“上热下寒”,得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说起。
我们常盯着手机、电脑,用脑过度,气血就容易往上涌。
再加上平时运动少,上半身就容易发热,下半身却显得冰凉。
要是再吃得过多、过杂,脾胃就容易堵住,上面的热气下不来,下面的寒气上不去,就成了“上热下寒”。
想象一下,脑袋里满是想法、压力和烦恼,像个小火炉转个不停,热得发红。
而肚子却像块黑土地,淤堵不通,腿脚呢,冰冷得像深海的蓝色冰块。
要改变这种状态,得疏通中焦的淤堵,把上面的热气引下来,让气血平衡。
最常用的简单方法,就是多锻炼下肢。
下肢气血通顺了,就像给全身气血加了个泵,让它们都活跃起来。
这样一来,下焦气血通畅,中焦淤堵也通了,气血就不会总堵在脑袋里,能量分布也就更均匀了。
4个动作
全身都“通”了
跳绳
疏通经络助长高。
小时候,跳绳玩乐,简单运动就带来整天欢笑,还悄悄助力长高。
跳绳能促血液循环,让气血通到手脚,疏通经络、引火下行。
跳法多样,可单跳也可双脚交替。
跳绳时,选软鞋,在草坪、木地板或跑道跳更安全,防扭伤。
在家练习时,用减震垫或瑜伽垫,不打扰邻居。
深蹲
简单、方便、见效快的典型代表,“上热下寒”体质最好每天多做一做。
刚开始,5-10个一组,做3-5组,慢慢来,加到30个一组,分4组练。
蹲时别急,慢慢来,起身别光靠膝盖,肩膀、背、胸、臀、大腿、小腿一起用力,让全身动起来。
这样一蹲一起,一压一放之间,形成整个身体的律动,身体更协调,膝盖压力也小。
刚开始可能累,坚持练,臀腿会越来越有劲,也就不觉得那么累了。
金鸡独立
改善双脚冰凉,更能把气血往下引。
自然站立,微闭双眼,抬起任意一只脚。
引气血下行的原理很简单,身体单脚站立的时候,为了保持平衡,会调动大脑神经,使意念集中在腿脚上,而我们的意念在哪里,气血就会引到哪里。
慢慢,你会感觉,抬起来的腿,有暖流注入。时间不必太长,每脚各站立1分钟即可。
八部金刚功
更温和,适合身体能量不够的人。
如果觉得身体太弱,气血不足,也可以从更温和的八部金刚功开始练起。
八部金刚功结合“阴阳五行”的中医理论,通过八套动作,疏通全身的经脉,协调五脏六腑的运作,排除体内各种病气。
不仅可以改善“上热下寒”,坚持练习,还有平衡阴阳、祛病健身的作用。
练习时肩膀可能会咔嚓咔嚓响,有时大腿后侧拉伸感很强,整个身体的经络都感觉得到了全面的舒展。
练到最后一式时,感觉整个身体的气血都在源源不断流向脚底。
收工后,心很平静,不由自主地想闭上眼睛站一会,去好好体会身体迎来的奇妙感觉。
初学者要去仔细体会功法蕴含的道理和身体的感觉。
运动起来的自己,才是真正活着的时刻。
很多人也知道运动很好,但刷了半天的健身视频运动文章,最后还是葛优瘫。
这时候,你需要迈出第一步,从第一个动作,第一个一分钟开始,你会发现其实运动起来,真的没那么难。
越动,身体越温暖,越想多动一动。头脑清晰起来,做事也会变得更有效率哦。
张正杰大夫
专病门诊 肥胖、脾胃病、失眠
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每周二、周四、周六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