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建设培训暨自杀预防论坛成功举办

健康   2024-10-17 12:52   北京  

2024年10月16日,由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危机干预技能建设培训暨自杀预防论坛圆满落幕。论坛汇集了国内心理危机干预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内容丰富,向我们介绍了相关理论、技术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参加培训学员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精防人员、京津冀心理援助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和心理工作者、教师、各地医务人员、心理工作者等80余人。


论坛主席王绍礼教授为论坛开幕致辞,总结了近年来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果和不足,希望论坛暨培训能够给学员带来收获,并预祝论坛成功。就此拉开了三天培训的序幕。


首日,由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梁红率先带来了题为《儿童青少年危机预干预处置策略》的讲座。重点阐述了如何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的干预连续体,提出了“心理韧性”在危机应对中对个体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了应对危机的有效手段和应急策略。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刘肇瑞教授带来了关于《精神卫生工作者在应对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中的作用》的分享,详细讲解了当前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性别暴力问题,并分析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性别困境,尤其是在家庭暴力中的受害情况。特别引出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指出她们的双重困境,并分享了针对这类群体的专门心理干预策略,强调了长期支持的重要性。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书记杨甫德带来了题为《自杀预防现状、实践与展望》的主题讲座。从中国自杀率的变化与现状出发,深刻分析了自杀预防的社会、文化背景,展望了未来预防工作的创新方向和挑战,强调了社会各界在自杀预防中的协作与责任。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李晓虹带来了讲座主题为《危机实践中的家庭应对与思考》。通过分享家庭在危机中的应对案例,提出了家庭支持系统在心理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各界加强对危机中家庭成员的心理援助。


第二天的论坛迎来了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费立鹏教授,通过腾讯会议与参会者们“云端相聚”,讲解了《危机干预新进展》。费教授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展示了国内外自杀率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不同国家在自杀预防方面的成效与挑战。此外,费教授还介绍了国内正在进行的自杀预防措施,强调了国家层面在预防自杀领域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的解析,费教授为与会者提供了理论与实务并重的自杀干预新视角。

清华大学的陈润森博士从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概念出发,详细讲解了这一行为在青少年中的普遍性和成因,并进一步介绍了NSSI的本土研究现状。陈博士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对NSSI的研究趋势,分享了自己团队正在进行的学校自伤预防干预项目,及早识别和干预青少年自伤行为,并展示了他们在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果。项目结合了心理教育、情感管理和危机干预等多种手段,旨在减少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孙春云主任主讲《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心理解读》,不仅具有理论深度,更注重实操性,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咨询中应用这些理论与技巧。使得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更能将其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安静和郎俊莲老师通过《哀伤案例演练》展示了丧失案例的辅导过程,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视角。两位老师通过案例还原,展示了哀伤干预是如何从情感支持、认知重构和行为调节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哀伤者。此次演练为参会者提供了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



最后一天的议程开始于中国人民大学李洁教授的讲座《基于自我重建的哀伤干预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哀伤反应的常见反应,哀伤对个体心理和生活的深远影响。向与学员介绍了其团队近期关于中国本土化哀伤的研究进展。旨在开发出更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哀伤干预策略,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哀伤者走出心理困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黄悦勤教授在论坛中主讲了《中国自杀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人群自杀的现状,涵盖了性别和城乡分布等多维度内容。黄教授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展示了中国自杀率的演变,讲座为与学员提供了全面的数据视角,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自杀问题的复杂性。自杀预防策略。

论坛的最后环节, 北京理工大学的贾晓明教授在论坛的最后环节带来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个案概念化”》的主题。贾教授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通过互动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个案概念化如何帮助咨询师了解来访者。在讲解中,贾教授详细说明了个案概念化的完整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咨询师构建清晰的干预思路,也提升了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贾教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个案概念化这一重要技能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理解。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回龙观医院是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是北京大学教学医院,承担着全国疑难急重精神疾病的诊疗任务,以及科研、教学和健康促进工作,逐步形成了精神分裂症、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酒依赖、精神康复等十余个优势和特色学科,为人民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