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早期康复,良肢位摆放的正确姿势

健康   2024-11-14 16:45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研究显示肢体功能在脑卒中后3个月内恢复最快。 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良肢位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为后期的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良肢位

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


为什么要摆放良肢位

早期脑卒中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不正确的卧床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采取正确的体位非常重要,既能促进患者康复,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良肢位摆放是对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抑制痉挛模式(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良肢位摆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因发育障碍、疾病或创伤而导致躯体残疾患者、长期卧床患者,偏瘫患肢肌力在2级及2级以下软瘫期(迟缓性瘫痪期)。


(二)禁忌症

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患者,骨折、帕金森、精神异常者。既往遗留肢体挛缩变型,处于肌肉痉挛期的患者,肌张力高,拒绝或无法配合者。


需要良肢位摆放的人群包括:

①偏瘫患者、肌力≤2级的患者。

②长期卧床的患者均需摆放良肢位。


良肢位摆放什么时候开始

尽早实施越快越好。


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48小时内无加重,即可介入良肢位摆放,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发病后早期有效的康复干预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姿势

仰卧位

1.床单位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

3.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或垫子)固定。

4.患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

5.患侧上肢:和躯干呈90°角,在床铺边放一小台子,手完全放上;肘关节尽量伸直,手掌向上。

6.患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

7.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或垫子)上。

8.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


健侧卧位

1.床单位必须尽量平整。

2.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

3.躯干略为前倾。

4.患侧肩关节:向前平伸。

5.患侧上肢:放枕头(或垫子)上,和躯干呈100°角。

6.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脚放枕头(或垫子)上。

7.健侧上肢:病人怎么舒适怎么睡。

8.健侧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


坐位

一、床上坐位

1.床单位尽量平,病人腰背部放枕头(或垫子)。

2.头部:不用固定,能自由活动。

3.躯干:伸直。

4.臀部:90°屈曲,重量均匀分布于臀部两侧。

5.上肢:放在一张可调节桌上,上置一枕头(或垫子)。


二、轮椅坐位

1.腰背部放置一个枕头(或垫子)。

2.病人双手前伸,肘放在桌上,转移双手正确姿势。

3.双足平放地上,或平凳上。


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无论采取哪种卧位,都应以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为前提,功能位摆放到位。


1.患侧腕及手指充分打开放松,不在手中抓握物品。注意保护踝关节,可用软枕保持踝关节中立位,不应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


2.患者卧床时身体应与床边平行, 手中不要放任何东西来对抗痉挛。

体位摆放训练时室内温度适宜,因温度太低易使肌张力增高


3.为了防止关节挛缩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必须定时更换体位,一般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


4.摆放以上各种体位时,切勿托、拉肩关节,减少肩关节半脱位产生的几率。


康复社说:

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还能有效缩短住院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这也鼓励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摆放,共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编辑排版/y

内容来源/网络

注: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员更正或删除


康复社谈康复
传播康复智慧,交流康复理念,做有温度的康复人!
 最新文章